主管:中共眉山市委眉山市人民政府 主办: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眉山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市长热线)电话1:028-12345(眉山区域拨打)
眉山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市长热线)电话2: 028-38119999(非眉山区域拨打)
网站标识码:5114000002 蜀ICP备:12025919号-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001
,推荐使用1366*768分辨率以上显示器及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进行浏览
青神民警赴凉山精准扶贫记 |
2018-08-17 10:12
[字号:大 中 小]
打印
|
李佳俊(左)在洛礼村走村入户 李佳俊走村串户了解群众情况 今年6月29日,青神县公安局南城派出所民警李佳俊作为省委组织部安排赴凉山精准扶贫驻村工作队队员之一,来到凉山州喜德县李子乡洛礼村。初到洛礼,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条宽敞的水泥路、一座座崭新的彝家寨,这让李佳俊深切感受到精准扶贫工作带给彝族群众的巨大变化。 洛礼村党支部书记俄木打史说道:“这些年,随着精准扶贫工作的持续深入,我们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特别是今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到凉山指导扶贫攻坚工作,为凉山的发展谋划出新的发展蓝图。我们村地理条件差、基础设施落后,目前全村并没有实现全脱贫,扶贫路上走得依然艰难。” 转换角色 做一名精准扶贫的“战士” 洛礼村位于李子乡西面,距离乡政府数公里远,全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是李子乡人口较少、贫困户最多的贫困村。 为尽快从一名人民警察转换成精准扶贫战线上的“战士”,在到达洛礼村的第二天,李佳俊便与村干部一起走村入户,实地了解掌握村上贫困户住房、收入、教育等基本情况,以便尽快进入工作状态。 走访中,李佳俊与村干部一道同吃同住,无论贫困户家有多远、路有多难走,他也绝不落下一户。半个月时间,他就走访了全村所有的村民。不仅了解了村民的基本情况,收集了大量数据,还与村干部、贫困户以及村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走访中,李佳俊采取分析与总结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入户调查,白天挨家挨户了解情况,晚上将了解的情况整理汇总后,将当天发现的贫困户房屋、教育等问题以及困难,形成书面材料后汇报乡党委政府以及乡驻村工作队的领导,为领导的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 李佳俊了解贫困户情况,不仅要与贫困户本人谈,还通过村干部以及贫困户邻居、亲戚等多方面了解,确保情况真实、全面、客观,为确定贫困户资格及各项资金政策的落实提供参考,并针对贫困户实际量体裁衣建档立卡,为其量身定制“一人一策”的帮扶方案。 作为驻村“四治”专员,李佳俊在禁毒、防艾、防超生、防辍学上有大量的数据信息需要录入各类信息化平台,而洛礼村村委会班子成员无人懂电脑,这项任务自然就落在驻村工作队员身上。为此,李佳俊熬更守夜、通宵达旦地开展工作。 同时,还以驻村工作队员为主、村干部辅助开展资料整理工作。在近半个月时间里,李佳俊与村组干部结合上级部门下发的数据、历史资料、前期走访资料、村组上报数据及图片等,梳理形成了全新的精准扶贫资料数据档案,弥补了过去这方面的缺失。 持续发力 多措并举打造绿色产业 初到洛礼村,村主任阿生日古就向李佳俊介绍道,洛礼村管辖的4个村民小组都地处海拔2500米的大山上,土地贫瘠,交通不便,种植玉米、土豆成了村民的主要收入,加上缺少发展资金、贫困户大部分文化低学历浅,没有一技之长,一系列原因加剧了当地的贫困。目前虽有部分村民搬迁到了山下的平原地带,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但仍有40余户村民居住在山上,加之外来自主搬迁户迁入,对扶贫政策的落实和社会资源管理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发展经济是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环节,一味依靠国家资金的帮扶是治标,如何在依靠国家资金投入基础上结合实际发展本地经济,实现农民收入提高,才是治本之策。抓住发展要点后,李佳俊与村干部群策群力,在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探讨出一条以传统种植养殖业、乡村旅游服务业相结合的绿色发展道路。 其实这条绿色发展之路就是利用本村特有的自然条件继续引进新品种,开展花椒、玉米、土豆等传统经济作物种植,在此基础上利用天然地理优势拓展林下猪、林下鸡养殖业的规模化,形成“支部+企业+贫困户”三级产业链脱贫模式。 同时,村委会积极沟通协调外部企业吸引资金,利用原居住地的大片山地资源,鼓励村民种植药材、水果等作物,发展复合性型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乡党委政府还依靠地理条件和绿色产业优势发展乡村旅游,打造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示范点,带领贫困户充分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把被动扶贫变为主动参与脱贫,让贫困户真正得到实惠。 发展教育 紧抓“四治”实现全脱贫 发展教育事业,是实现脱贫攻坚战的长效手段。洛礼村目前的文盲人数占到全村总人口的36%,小学文化人数占总人口48%,初中以上学历的人寥寥无几。近年来国家加大对凉山州教育事业的投入,这一现状有所改善,但是教育依然滞后。 来到洛礼村后,李佳俊与村组干部一起,开展“农民夜校”“法律讲座”等活动,努力提升彝族群众的思想意识,从思想上变“要你脱贫”为“我要脱贫”。梳理村辍学儿童和少年的基本情况,制作花名册,与村组干部挨家挨户到辍学儿童及少年家中劝返复学。 还以李子乡政府开展的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为契机,提升农民工技能水平,鼓励优秀农民工回乡创业发展家乡,在政策上对返乡创业的农民工给予倾斜。 通过近两个月的努力工作,李佳俊更加坚定了扶贫帮困的信心和决心。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