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重大民生信息 >> 乡村振兴 >> 正文

真情播绿到乡村 脱贫攻坚有新路 ——我市“绿色基地”建设活动综述
2018-08-13 09:18  原市扶贫移民局 [字号: ] 打印

                                                        义务植树

                                                   为绿色基地树木挂牌

                                                        绿化荒山

                                                   建产业基地美化乡村

核心提示

今年以来,我市各单位纷纷前往联系乡镇或联系村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全力以赴建设“绿色基地”,掀起了党政带头、全民参与的森林城市建设热潮。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绿色基地”403个,面积4827亩。

“绿色基地”建设是全市创建森林城市的重要活动,可成片种植,也可沿沟渠、道路、池塘、房前屋后等四旁种植,干部人数20人及以下的单位创建“绿色基地”不少于3亩,21人及以上的不少于5亩。

打造美丽乡村风景线

把“绿色基地”建设

与走基层活动相结合

今年以来,东坡区各部门、乡镇(街道)结合走基层活动,相继到联系村开展了义务植树活动。截至目前,该区建成“绿色基地”43个,面积339.3亩,刻立石碑28个,共种植银杏、紫薇、枫杨、水杉等10余个品种苗木约25000株,累计投入资金144.4万元,带动机关单位干部职工约2000人参与。同时,结合眉州大道门户景观绿化建设,58个区级单位集中打造以竹为主题的森林城市“绿色基地”65亩。

在“绿色基地”建设中,彭山区各机关单位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建成50个“绿色基地”,共栽植元宝枫、紫玉兰、三角梅、桂花等10余种苗木约2500余株,完成公共绿地绿化10340余平方米。

“绿色基地”作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的重要载体,仁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先后制发《我为“森林”仁寿植棵树系列活动》《仁寿县绿色基地建设方案》等指导性文件,并打破往年建设模式,创新开展“绿色基地”建设。一是与绿化荒山结合。按照“栽一片活一片”的目标,该县各部门和园区到联系乡镇、各乡镇在本辖区内各自“承包”一片50亩以上荒山,组织本单位职工自筹经费进行义务植树,用3年时间建成50亩以上“绿色基地”,今年已完成总体任务的三分之一以上。二是与脱贫攻坚结合,有联系任务的单位到联系村、联系户家开展植树,绿化美化贫困户居住环境,与帮扶的贫困户共栽“连心树”,共造“致富林”。三是注重成果宣传。每个单位须向林业部门报送相关资料,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活动影响力。截至目前,该县共建成“绿色基地”128个,面积2765亩。

为助推乡村振兴,今年以来,洪雅县将“绿色基地”工作任务细化分解,纳入乡镇和帮扶单位的工作目标任务,并与全县乡镇和帮扶单位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各乡镇和县级各单位、部门积极到联系村开展植树活动。该县参与创建“绿色基地”活动的单位共154个,参与干部职工800余人,共建成“绿色基地”16个,面积570亩,投入资金180余万元。

为助力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引导广大机关干部职工积极投身爱绿建绿护绿的行动中,丹棱县“四步走”助力“绿色基地”建设。目前已建成“绿色基地”51个,总面积达153.5亩。一是精细谋划。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绿色基地”创建实施方案,并将创建任务精确分解落实到县级各单位、部门。二是广泛宣传,营造创建氛围。引导全社会力量投入“绿色基地”创建活动中,掀起造林绿化高潮。三是多措并举。通过结合河岸绿化、道路绿化,开展绿化活动,打造特色森林小镇、通道绿化工程。相关单位、部门对接联系村,为联系户免费送果树苗,义务栽植,助力产业扶持,拓宽产业致富道路。四是长效落实。全县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分区划片落实责任,做好后期监管工作,确保“绿色基地”建成率,提高验收合格率。

今年以来,青神县以建设森林城市、创建国家级园林县城、建设幸福美丽青神为目标,大力开展“绿色基地”建设,加快构建以竹为主,多层次、多色谱、翠竹掩映、春花秋色的城乡绿化新态,在全县掀起了全民动员、全民绿化的热潮。县级各部门、各乡镇在县城主要道路以及各乡镇沿河沿路、生态脆弱区因地制宜栽植琴丝竹、凤尾竹等竹品种。截至目前,已建成义务植树基地1个,“绿色基地”15个,栽竹7万余株,总面积600多亩,其中成片面积200余亩,累计完成投资约600万元。

促发展助增收

把“绿色基地”建设

和联系村脱贫攻坚工作相结合

为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市政府办公室在彭山区青龙镇狮子村种植400棵柑橘树,为联系村柑橘产业发展添砖加瓦。在植树过程中,干部职工还与产业扶持对象、贫困户群众深入探讨了脱贫致富的办法和途径,鼓励他们通过“绿色发展”实现脱贫致富。

在联系村仁寿县大化镇寒保村,市直机关工委组织党员干部与村“两委”班子成员、驻村工作组一起种植爱媛38果树6亩,既增强了干部职工与精准帮扶村齐心协力、团结协作的凝聚力,又改善了村容村貌,受到了当地群众的欢迎。

按照市委、市政府开展2018年度“绿色基地”创建活动的部署,市委老干部局全体党员干部深入扶贫联系村——仁寿县城堰乡灯杆村,根据当地实际,创建“绿色基地”3亩,共种植果树300余棵。此次活动把“绿色基地”创建与走基层活动相结合,把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及时送到群众身边。

市经信委把“绿色基地”创建作为美化乡村的重要抓手,在联系村仁寿县大化镇英雄村与村民共建产业基地,成片种植5亩优质柑橘树,为山区增添一片绿意,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下一步,市经信委党员干部将积极践行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幸福美丽乡村的理念,继续做好绿色植株后期管护以及秋季补植、补造等活动,把“绿色基地”建设与发展致富产业相结合,与脱贫攻坚工作相结合,助推贫困户脱贫致富。

在仁寿县虞丞乡反封村,市财政局植树队伍团结协作、有序分工,在援建当地的“柑橘种植示范基地”内种植果树苗200余株,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打下了基础,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了力量。大家纷纷表示,本次植树活动意义特殊,既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又增添了绿色产业发展的举措,更为联系村致富奔康种下了“希望的树苗”。

在洪雅县花溪镇张沟村,市国土局党员干部实地走访了凤凰李基地,并结合工作实际,在2017年资助创建的扶贫抱团产业发展基地基础上,再扩大6亩,种植500棵凤凰李苗木。“绿色基地”建成后,预计新增经济效益12万元,收益将全部用于张沟村扶贫攻坚工作,切实提升扶贫实效。

市林业局组织干部职工近40人在联系村青神县瑞峰镇尖山村开展了“绿色基地”建设活动,栽植绵竹8亩,与联系村群众共同打造了美丽乡村风景线。

作为“绿色基地”建设的发起单位之一,市林业局高度重视本项工作,局党组会专题研究带头建设高水平“绿色基地”事宜。结合青神县尖山村正在以竹为特色争创省级森林公园的客观实际,市林业局将本次“绿色基地”栽植品种确定为绵竹,完成了市直联办规定任务3亩的267%。

在“绿色基地”建设中,市商务局创新建管形式,在联系村仁寿县向家镇向荣社区,采用向结对帮扶的1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认领树木的方式,现场签订协议。10户贫困户承诺认真做好植树、浇水的工作。

市卫生计生委组织市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院等直属单位在仁寿县促进乡铁炉村开展了义务植树暨“绿色基地”创建活动,种植200余棵柑橘树,占地2.5亩。此次活动,为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贡献了卫生计生系统力量,同时结合走基层和城乡党建结对共建活动,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得到了机关干部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党员先锋队、志愿者服务队在联系村洪雅县高庙镇中和村开展“绿色基地”创建活动,为联系村农户种植藤椒树苗。大家纷纷表示,此次种植藤椒树苗活动,既是助力我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具体举措,也是推动落实联系村藤椒栽种实验基地项目、促进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手段。作为联系帮扶单位,将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体思路,以城乡党建结对共建为重要抓手,坚持从联系村实际出发,科学规划,强化落实,实实在在“走基层”,不折不扣“解难题”,推动联系村持续向好发展。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