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中共眉山市委眉山市人民政府 主办: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眉山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市长热线)电话1:028-12345(眉山区域拨打)
眉山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市长热线)电话2: 028-38119999(非眉山区域拨打)
网站标识码:5114000002 蜀ICP备:12025919号-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001
,推荐使用1366*768分辨率以上显示器及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进行浏览
发挥党建引领 助力脱贫攻坚 |
2018-07-19 11:14
[字号:大 中 小]
打印
|
三苏源家庭农场 郑继辉(右一)与团队探讨产业发展事项 7月10日,雨后初晴。在东坡区三苏镇三苏源家庭农场,来自周边的村民正在对果树施肥、剪枝。眉山市苏果源水果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郑继辉站在果园里,一边对村民进行技术指导,一边查看晚熟杂柑的长势。 据介绍,郑继辉于2015年3月建成三苏源家庭农场,集中成片流转土地530余亩从事春见等晚熟杂交柑桔的生产,同年6月成立了眉山市苏果源水果专业合作社;2016年年底,该合作社党支部成立,郑继辉被选为党支部书记, “脱贫快不快,全靠党建带。”三苏镇党委书记彭怀春介绍说,该镇创新通过党支部统领、党员引领、人才带领,实施产业扶贫,助力群众脱贫致富。 “入股分红+技术帮扶” 助力脱贫攻坚 “现在我已经脱贫了,而且每年的收益都在增加。”正在三苏源家庭农场劳作的三苏镇新西村村民黄运德告诉记者,除了流转土地的收益,他在合作社还有股份分红。 据了解,由于意外丧子以及缺乏资金和种植技术,导致黄运德依托杂柑种植脱贫的信心不足。为此,郑继辉将他纳入小额信贷扶贫名单,并定期到其家中指导发展杂柑种植和葡萄种植,并免费提供部分农资。“以前总觉得日子没有盼头,每天过一天算一天,从来不敢想以后的日子。现在我家修了新房,生活越来越好,这要感谢郑总(郑继辉)一直以来对我的帮助。”黄运德说。 据郑继辉介绍,为了帮助贫困户脱贫,他想了很多办法,其中“入股分红+技术帮扶 ”效果最好。2016年—2017年,该农场采取“贫困户入股分红”与“种养殖技术帮扶”相结合的方式,给三苏镇4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年分红4000元以上;通过股权量化的方式给予帮助,目前已吸纳100名建档立贫困户,人均年分红700元。同时,为32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量身定制种养殖帮扶计划,并鼓励周边农户加入专合社,实现统一管理、统一销售。 截至目前,苏果源水果专合社有100余户社员的水果种植面积在3亩以上,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增收总额100万元左右;农场每年提供就业岗位120余个,带动周边农村新增就业人员增加收入总额240余万元。同时,还为100名丧失劳动力的贫困户提供长期稳定的生活保障。 发挥党建引领 抓牢产业促发展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脱贫致富的火车头就是党支部。”说到苏果源水果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当地不少种植大户纷纷竖起大拇指。 为切实起好带头引领作用,作为专合社领路人的郑继辉着力在创新创优发展方面下功夫,倾力打造优质杂柑良繁基地。他先后投入资金200多万元,新建玻璃温室1383平方米、连栋大棚(育苗圃)2304平方米、连栋网室(采穗圃)1632平方米,配套建设了移动苗床、配电系统、微喷系统、升温及降温系统、育苗基质搅拌机以及托盘、营养杯等设备设施,建成了占地面积近30亩的优质杂柑良种繁育基地。2016年5月到2017年11月,带动当地农户种植新品杂柑3000余亩、高接换种新品杂柑2000余亩,并为东坡区崇礼、金花、修文等乡镇提供了10万余株的杂柑新品苗木。 苏果源水果专业合作社党支部,只是三苏镇实施党建引领,抓牢产业促发展的一个缩影。该镇通过将重点项目与基层党建相结合,按照“支部跟着项目建、党员跟着支部干”的思路,将支部建在项目上,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服务项目、推动发展中的战斗力和凝聚力。 与此同时,在支部带领下,引入社会资本,群众自发入股,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有机水果,从栽培技术、日常管护、销售渠道实施一条龙服务。实行条块结合建成三苏旅游环线“五个一万亩”优质水果产业带,围绕打造“万亩爱媛38”、“万亩春见”、“万亩不知火”、“万亩丰水梨”、“万亩葡萄”,着力解决农业增收、农民致富的难题。 如今,三苏镇正在将党建优势逐渐转化为精准扶贫优势,一个个基层党建与扶贫工作深度融合,一个个绿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基层党组织已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并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党建引领,绿色发展”的新篇章!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