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重大民生信息 >> 乡村振兴 >> 正文

防返贫 补短板--东坡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蹄疾步稳
2018-07-16 16:00  原市扶贫移民局 [字号: ] 打印

今年初以来,东坡区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防返贫、补短板、下真功,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呈现蹄疾步稳势头。近日出炉的四川2017年度脱贫攻坚“1+3”成效考核结果显示,在全省综合评价好的31个县(市、区)中,除开16个贫困县(市、区),该区在15个非贫困县(市、区)中榜上有名,成为全市获此殊荣的唯一区(县)。

据了解,从2014年以来,东坡区经过连续4年攻坚,到2017年底,全区9472户建档立卡29458人,实现全部脱贫摘帽,成为全省率先全面完成脱贫任务的19个县(市、区)之一。在此基础上,如何巩固脱贫成果,确保不返贫、奔富裕,成为该区工作的重中之重。

今年初,该区针对省、市脱贫成效交叉考核验收中反馈的问题短板,不掩饰、不回避、不推脱,并以此作为整改和努力的方向。围绕实施产业扶贫提升工程、政策兜底提升工程、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文化惠民工程等八项脱贫奔康工程目标,区委、区政府与各乡镇和区级部门签订年脱贫攻坚巩固提升责任书,全面实行“清单制+责任制”工作法,确保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坚持问题导向,帮扶力度不减,工作格局不变,全区2800名党员干部合力攻坚,持续推进联系帮扶工作开展。

与此同时,该区从创新建立长效机制入手,全面落实建档立卡人口门诊特殊疾病救治政策,即把“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和慢性病门诊维持治疗医疗费用个人支付占比均控制在10%以内”,“贫困人口中的常住人口的家庭医生服务签约率达到100%”。

为避免新贫困现象发生,该区对全区临界困难群众进行全面摸排,重点针对其中的两类群众,一是住房条件较差,收入虽然在国家扶贫标准线上,但因大病、残疾等原因,无法通过自身努力改善住房条件的农村临界困难群众,拟定了《临界困难群众农村保障房建设实施方案》;对收入超过国家扶贫标准,因大病致使家庭支出过大、自身无力承担的农村临界困难群众,也相应制定了《临界困难群众医疗救助方案》。

据悉,今年上半年,全区启动22个扶贫专项实施方案,共落实到位资金1.96亿元,预算安排区级脱贫专项资金5000万元,较上年增长42.8%,争取中央、省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362万元,投入成为脱贫攻坚持久战的主要支撑。截至目前,全区贫困人口门诊特殊疾病筛查工作已基本完成,对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门诊特殊疾病患者均被纳入门诊特殊疾病管理,对筛查后新发生的贫困人口门诊特殊疾病患者可以随时申报,同样享受政策。通过各项帮扶政策的出台和创新举措的落实,进一步提升了脱贫群众和临界群众生活质量水准,防止返贫现象发生,走好脱贫奔康富路。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