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重大民生信息 >> 乡村振兴 >> 正文

实施精准扶贫 55户贫困户脱贫“摘帽”——市公安局着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纪实
2018-03-05 14:26  原市扶贫移民局 [字号: ] 打印

                                          帮助困难群众从事养养增收

2月28日,四川省吉香居泡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香居)生产车间内,东坡区复盛乡观盛村身患残疾的48岁农民工刘树辉正在专注地包装泡菜,进入这家泡菜企业半年来,他每个月都能拿到3000元左右的工资。同样,仁寿县观寺镇升龙村的贫困户谢永清一家也靠养羊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刘树辉和谢永清两个贫困家庭实现脱贫,得益于市公安局的精准帮扶。从2015年开始,市公安局联系帮扶升龙村和观盛村的55户贫困户,到2017年年底,这两个村的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摘帽”。

制定帮扶计划

修羊圈送种羊

“真得感谢党和政府,感谢市公安局,脱贫攻坚让我看到了生活的曙光!”2月28日,谢永清聊起自己的生态羊养殖满怀感激地说,“以前连饭都吃不起,现在还能养10来头羊,简直像做梦一样。”

据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支队长甘志伟介绍,支队从2016年6月开始对接帮扶谢永清一家,他们一家5口人,谢永清70多岁的母亲体弱多病,妻子和10岁的儿子又是有智力障碍,家里还有一个7岁的女儿。“针对他们一家的具体情况,我们制定了帮扶计划。经联系,谢永清的妻子被安排到公益性岗位上班,每月有300元的收入,儿子则被送到仁寿特殊教育学校读书,女儿在镇上就读方便接送。”

为帮助谢永清一家实现脱贫,在了解到其母亲还能干些家务活,该支队决定帮助他们发展养殖业。支队民警自带干粮,花10余天时间,修起了两层的羊圈,并筹款3770元买了10只良种大耳羊,与羊饲料一起送到谢永清家里。

谢永清没了后顾之忧,去年外出深圳务工。今年1月底,因母亲去世,他回到家里。“养羊收入还不错。”谢永清说,他不想外出打工了,留在家里养羊。

联系用工单位

助残疾村民增收

春节刚过,刘树辉就回到了吉香居上班。他从小残疾,一直跟随现年80多岁的母亲生活。

“要想改变他家的贫困现状,只能从刘树辉本人入手。”该支队帮扶人员表示,经过交流,他们发现刘树辉头脑灵活,如果不是残疾,其早已成家立业了。

几经周折,帮扶人员将刘树辉送到吉香居上班。“我想一直在这里上班,把钱攒够,好在眉山买房安家。”刘树辉满怀信心地说。

“我们早已把刘树辉当做自己的亲人了,除了真心真意地帮助他,还想为其撮合一段婚姻,让他真正成家立业。”甘志伟说,接下来,支队打算帮他把家里的土地流转出去以增加收入。

筹集资金110万元

助联系村脱贫“摘帽”

从2015年10月开始,市公安局就深入观盛村走访调研,全面摸清该村贫困户基本情况,找准贫困原因,明晰发展优势和脱贫突破口,一人一策,精准脱贫。市公安局机关党委副书记邝文杰介绍,从2016年6月开始,局里又把升龙村纳入联系帮扶的对象,积极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建立健全帮扶工作台账,实行台账制管理,脱贫一个销号一个。

整个帮扶过程中,该局帮助落实项目6个,解决资金110余万元。其中,市局机关资助贫困户从事种植、养殖业启动资金21万元,为观盛村修建“警民连心桥”投入6万余元,为升龙村争取乡村道路建设资金60万元。

该局在观盛村通过公共运行维护资金和服务群众专项资金,完成了柑橘林提灌站700余米长的沟渠整治;为6组修建了一口山坪塘;为2、6组增加了2台变压器,解决了群众用电难的问题;为1组、2组、8组硬化“断头路”1公里,修建村组道路6658米、生产道1319米、沟渠1845米等

同时,该局还为升龙村3公里长的乡村道路争取到建设资金60万元,目前已完成招标,将于今年上半年完工通车;为该村打通“断头路”提供资金4.8万元,为改善村委会办公条件投入1万元。

“我们将继续深入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抓好‘回头看’,一如既往,全力以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平安眉山建设贡献力量。”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