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重大民生信息 >> 民生工程 >> 正文

眉山民生(总第30期)
2020-11-03 17:08  市民生办 [字号: ] 打印

眉山民生(总第30期)





要 目

重要活动

●慕新海书记对全市巩固“双创”成果深化文明城市创建作安排部署

●胡元坤市长主持召开30件民生实事推进会

●刘十庆主任调研推进民生实事票决项目建设

●吴小可主席视察全市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水平工作

文化惠民

●聚焦公共文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就业促进

●青神县“稳、保、护”助力就业加速度

便民出行

●仁寿县“智慧交通”初见成效

简 讯

三苏说“民生”

重要活动

慕新海书记对全市巩固“双创”成果深化文明城市创建作安排部署 10月12日,全市巩固“双创”成果、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会议召开。市委书记慕新海强调,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是发展所需、民生所盼、职责所在。要提升“品质品位”,加快实施数字城市管理提升工程,健全防洪、防疫、消防等应急指挥体系,开展“五大专项整治行动”。要坚持“惠民利民”,抓紧启动全市首批440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争取引入更多高端资源、谋划更多高端项目,提升城市人气、增强城市功能,真正把“品质民生”做实。要推动“入脑入心”,全面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广泛开展道德模范、眉山好人、最美系列等评选表扬和学习宣传活动。要着眼“常态长效”,加强“双创”指挥体系建设,进一步优化城乡环境管理、卫生检查评比、月测评常通报、定期会商研究、考核奖惩激励等制度,不断加大执法监督力度,以法治思维解决“城市病”。

胡元坤市长主持召开30件民生实事推进会 9月28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市民生工程协调小组组长胡元坤主持召开全市30件民生实事推进会,要求市级牵头部门、各县(区)政府主要领导要落实工作责任,当好“施工队长”,定期汇报、盘点,及时研究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要对照目标任务,将剩余工作量再细化、再分解,倒排工期、挂图作战。要健全完善机制,加强督查考核,对推进不力、进度不快的及时提醒、加强督导。要做好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使之更好发挥效益,服务群众。要针对不同项目、不同区域、不同情况,结合党建引领和基层社会治理,探索建立建后管养机制,提升民生项目管养科学化、精细化水平。要加快资金拨付与使用。要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聚焦重点领域、短板问题,提前谋划好明年民生实事项目,为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刘十庆主任调研推进民生实事票决项目建设 9月22日—23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十庆率队赴各县(区),调研推进十项民生实事票决项目建设,强调民生实事票决项目来自于民、造福于民,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要抓进度、保质量、重安全,科学有序高效推进,保障项目如期完工运行。要优方法、强督查、勤指导,加大宣传力度,争取群众支持,破解结症难题,为项目建设“加码”、护航。要建机制、抓长效、促常态,做到建养并重、管养结合,完善运行、维护机制,确保利民效益常态长效。要提前谋划、研究明年民生实事项目,扎实做好项目征集工作,把牢项目论证、审核关口,科学确定2021年度民生实事票决候选项目,做到找“焦点”、抓“热点”、破“难点”,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吴小可主席视察全市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水平工作 9月28日,市政协主席吴小可对我市彭山区、青神县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水平工作进行专项视察,强调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基础,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协委员的履职实践作用,推动扩大多领域、多层次、多渠道的基层民主协商,做到凡是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决策事项、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困难和矛盾纠纷,都要进行协商,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水平。要始终把依法治理作为事关全局的重点任务和系统工程来抓,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基层综合治理的新路径,建立健全基层治理体系,不断提升治理能力,进一步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文化惠民

聚焦公共文化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1)基础设施无缝化。建成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31个,村(社区)文化活动室1363个。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博物馆、图书馆、文化站、文化院坝150个,1186个行政村实现广播“村村响”。(2)惠民服务菜单化。试行“群众点戏,政府买单”的文化产品供给新模式,每年投入2000余万元购买文化服务,精心打造“东坡大舞台”“文化惠民乡村行”“乡村春晚”等基层文化活动品牌,每年开展群众文化活动2300余场次,惠及群众上百万人次。(3)文艺创作生活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贴近生活的创作源泉,创作农村题材作品238件,《迟到的新娘》《假如我是村长》获得四川省群星奖;创作新冠肺炎题材文艺作品295件,歌曲《回家团聚》《与你同在》被学习强国app采用。(4)人才配备专业化。成立眉山市歌舞剧院,扶持“东坡区心连心艺术团”“仁寿大舞台艺术团”等发展壮大,成立文化志愿服务队116支,注册文化志愿者近4000人,常年深入基层开展艺术培训、惠民演出等活动。(市文广旅局)

就业促进

青神县“稳、保、护”助力就业加速度 (1)稳住就业基本盘。走访调查企业188家,评估复工复产情况,做好失业风险防控和预警,开启“就业服务不打烊、网上招聘不停歇”模式,召开招聘会6场,提供岗位1200余个,解决企业用工900余人。(2)保障民生全兜底。开发“农村公益性岗位”“西部计划志愿者”等公益岗位353个,发放公益性岗位等各项补贴1451万元,实现安置贫困家庭劳动者196名,职业技能培训958人,切实兜牢民生底线。(3)护航企业促满产。开展一人联一企、点对点服务行动,对企业养老、失业、工伤3项社保缴费实行减半或免收政策,共为206家企业减免1146万元,为23家企业兑现稳岗返还补贴119.49万元,惠及职工2241人。 (青神县政府)

便民出行

仁寿县“智慧交通”初见成效 (1)智慧停车引领。开启路内停车泊位智慧停车新模式,驾驶人只需按位停车,车辆号牌、停车起止时间、停放时长等信息自动采集,车辆离开时,驾驶人通过手机扫码交费。智慧停车无需人工管理和收费,节约了管理成本,有效解决了停放管理不规范、停车时间长短收费无差异等问题,提升了停车管理科技化水平。(2)智能信号灯引领。针对学校、医院、商场等人流量、车流量密集的重点区域,安装“触摸式智能人行横道信号灯”。学生、行人有过街紧急需求时,触摸信号灯感应区即可改变控制信号,实现及时安全过道路。(3)智能抓拍引领。先后投放800余个智能抓拍仪器,实时发现交通违法,及时调度警力查处。特别是在城区集中整治行动中,利用智能抓拍共查处乱停乱放6000多余起,查扣无牌无证电动车、机动三轮车、四轮车560余辆,其他违法3500余起,大大震慑了交通违法,有效规范了城区道路交通秩序。 (仁寿县政府)

简 讯

●1—9月,全市30件民生实事178个项目中,98个项目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累计筹集拨付资金56.23亿元。

(市民生办)

●近期,成都、德阳、眉山、资阳、遂宁、巴中六市签署劳动保障监察同城化发展协议,将通过信息分享、风险预警、协查协办、协同维权、业务交流、人员培训等机制,畅通跨区块办案协作互认通道,发挥同城化建设在化解陈欠案件、办理跨区案件、提升办案质效、加强合作交流等方面的联动合作。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眉山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调整为城市630元/月、农村450元/月,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调整为城市820元/月、农村590元/月。调整后的保障标准从2020年7月1日起执行。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近期,2020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丹棱桔橙、青神竹编继上榜2018年、2019年中国品牌价值(地理标志产品)百强榜后今年再度荣耀上榜。 (市农业农村局)

●近期,文化和旅游厅公示“四川省旅游厕所优秀案例”拟入选名单,全省19个旅游厕所入选,我市两所榜上有名,分别是:东坡区滨江大道1号城市驿站旅游厕所、丹棱县景观驿站旅游厕所。 (市文广旅局)

●我市聚力提升学段教育衔接质量,建设“学段融通”校联体,在全国首创组建高中引领初中、初中引领小学、小学引领幼儿园“学段融通”校联体49个,打通幼、小、初、高一体化培养通道,推动不同学段教师互动交流、优质学校教育理念引领、管理同步。

(市教体局)

●我市于9月29日至12月31日开展“消费促进季第二期消费券”投放活动,计划投入2900万元,主要针对汽车、餐饮、商超零售、文旅行业企业开展消费券投放。 (市商务局)

三苏说“民生”

“市易之法,欠户拖延日久,或未见归者及无家业之人,皆差人监逐,遇夜寄禁。”——出自苏辙《乞放市易欠钱状》,这是苏辙公文代表作之一。苏辙在这篇奏状中批判了市易法在施行过程中出现的四大弊端,并提出相应对策,反映了苏辙体察民情、关心民疾的民本思想,同时表现了其廉洁的追求,对现代社会仍有着深远影响。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