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重大民生信息 >> 民生工程 >> 正文

眉山民生(总第24期)
2019-11-26 15:58  市民生办 [字号: ] 打印

 

眉山民生(总第24期)

 




 

要 目

重要活动

●市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市级领导主题教育走基层调研成果

●市政府常务会议部署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等民生工作

教育创新

●我市首创、全省唯一国防预备班正式开班

法律援助

●我市首例民事公益诉讼案顺利完成法律援助

康养服务

●彭山区多举措壮大康养服务产业

亮点工作

简 讯

三苏说“民生”

重要活动

市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市级领导主题教育走基层调研成果 11月1日,市委书记慕新海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专题听取“加快推动成眉同城突破”、“优化营商环境”、“保护开发‘六有’古村加快推动乡村振兴”、“整治民生服务领域短板”、“眉山建设环成都文旅经济带新兴增长极”、“决胜小流域污染防治攻坚战”等多个民生热点难点问题调研报告。慕新海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委主题教育部署要求,聚焦突出问题抓好整改落实,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新变化。要着力推动调研成果有效转化,对调研报告进一步深化、完善,切实把调研成果运用好、作用发挥好,把问题变成工作方向,把对策变成工作举措,把打算变成工作实效,切实补齐发展短板、增进民生福祉,将调研成果切实有效转化为繁荣富裕美好新眉山建设的生动实践。

市政府常务会议部署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等民生工作 11月11日,市委副书记、市长罗佳明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强调要深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垃圾集中处理,优化“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巩固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成果;因地制宜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推广,确保2020年底前全市42.18万农户建成生活污水处理池,切实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针对全市小流域污染治理等有关情况指出要按照河湖长制工作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层层传导压力,压紧压实责任,进一步加强截污控源、巡河保洁、清淤疏浚、生态补水,强化监管,综合施策,保持小流域水质持续向好,持续推动全市流域生态持续改善,为群众营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市人大常委会现场调研民生项目建设情况 10月28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十庆率队前往东坡区、仁寿县、彭山区、岷东新区,视察幼儿园、“龙水引眉”管线改造工程、公共厕所、污水处理配套生态湿地等项目建设情况。强调市、县(区)相关部门要营造良好施工环境,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问题,确保施工顺利进行;要配齐配足施工设备、人员,全力以赴推动项目建设;要抓实抓细,深入研究,优化规划设计方案,增强项目辨识性,突出实用性、为民性;要抓好督促落实,强化跟踪、对接、检查,争取项目早建成、早投用,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市政协走访调研脱贫攻坚工作 11月19至20日,市政协主席王影聪先后前往仁寿县和丹棱县调研脱贫攻坚工作,调研联系户脱贫后的生活现状、收入来源,强调镇、村干部要坚持实事求是,杜绝“暂时”脱贫和“数据脱贫”。要考虑长远发展,针对每户贫困户的致贫因素找好解决路径,确保实现脱真贫、真脱贫。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为标准,完善村级各项制度,将便于执行、可以操作、能够落实、强化监督和领导带头作为制度的生命力,推进基层治理更加完善、更加定型、更有成效。

黄剑东深入“双创”现场进行督导调研 11月20日,市委副书记、天府新区眉山党工委书记黄剑东实地督导调研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工作推进情况。指出,市级有关部门要完善道路设施建设,将交通文明劝导员的劝导和交警执法工作形成常态。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创建成果体现到群众生活环境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升上,为广大群众创造更好、更舒心的生产生活环境,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与获得感;要加大宣传,通过公益广告、标志标牌等全力营造浓厚氛围,提高群众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和支持度,激发群众的责任意识、主体意识和共建意识,推动人人参与、人人尽力,共建美丽文明家园。

教育创新

我市首创、全省唯一国防预备班正式开班 (1)优选生源。发放宣传手册15000份,通过各类媒体面向全市高二年级男生广泛动员、鼓励报考。依据军检标准进行体检、政治考核,按照“学生身体指标系数符合参军要求优先,兼顾第四学期末成绩”标准,最终录取学员307名。(2)优惠政策。安排专项工作经费300万元,对预备班学员就读期间普通高中免除学费,职业高中免除2000元学费。高中毕业后,应征入伍的一次性给予6000元生活补贴,进入大学后应征入伍的,除6000元补贴外,享受大学生参军入伍“三优先、四优待”政策。村镇干部、公安、消防等部门聘用编外人员时,对曾就读“国防预备班”的眉山籍退役军人优先招聘。(3)优化管理。3所试点学校投入专项经费33万元用于改善就学训练环境。承办学校落实1名班子成员专门负责,配备6名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考核聘用4名军事教官。教育、国防动员部门联合组建国防预备班工作领导小组、教研工作小组各1个,指导开展教育教学确保培育效果。(市教育体育局)

法律援助

我市首例民事公益诉讼案顺利完成法律援助 2016年,瓦屋山镇村民周某在未取得许可证情况下砍伐了其承包林地上林木出售。2018年,洪雅县森林公安局以滥伐林木罪立案侦查,移送至洪雅县检察院审查起诉。洪雅县检察院认为周某情况轻微且认罪认罚,做出罪轻不诉处理。市人民检察院以周某破坏了森林资源、生态环境,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为由提起公益诉讼。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后,商请市法律援助中心为周某提供法律援助,维护其应有的权利。2019年9月25日,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周某补种林木625株,在瓦屋山镇所辖的村委会、居委会张贴检讨书。这是全市首起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也是我市法律援助机构办理的首起公益诉讼法律援助案件。(市司法局)

康养服务

彭山区多举措壮大康养服务产业 (1)强化机构互融。与四川省人民医院合作建立紧密型医联体,促进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双向合作,支持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养老服务,开设老年病科,增加老年病床200余个,利用新媒体开展远程诊疗,打造重点中医专科。(2)丰富服务内涵。根据多位老中医临床经验,开展“三伏”、“三九”贴敷,累计贴敷2万余人次。结合彭祖养生法,形成各病种食疗方,在临床开展膳食指导;结合彭祖导引术,利用呼吸运动和躯体运动的有机结合,推广科普保健操法。受益人次达5万余人。(3)打造养老生态园。积极探索发展中医药健康发展新模式,投入1600余万元推动医养结合试点,彭山区社会福利院收养城镇“三无”和社会代养老人236人。通过提供中医特色养老服务,打造民政养老、残疾人康复、中医养生为一体的健康产业一站式养老生态园。(彭山区政府)

亮点工作

●我市被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正式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为本年度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市(州)。

(市林业局)

●前三季度,我市环境空气质量主要指标PM2.5平均浓度34.3ug/m³,比考核基准年(2015年)下降40.8%,降幅居全省第一位。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85%,比考核基准年(2015年)增加13.6%,增幅居全省第三位。 (市生态环境局)

●洪雅县三宝镇保坪村、彭山区武阳镇泥湾村、彭山区保胜乡龙安村和仁寿县洪峰乡美满村入选第四批省级传统村落。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彭山区城南污水处理厂投入试运营,日处理污水一万吨,为全省第三座、全市首座全地埋式污水处理厂。(彭山区政府)

简 讯

●1—10月,全市十大民生工程117个项目及20件民生大事累计筹集拨付资金125.23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84%;其中84个民生工程项目和2件民生大事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市民生办)

●11月2日起,我市试行开展部分公共服务窗口周六延时服务工作,市民纷纷对此项便民、人性化举措点赞叫好。

(市政务服务管理局)

●西南表面处理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落户青神,预计建成投产后可形成年100亿元以上的工业产值,实现税金约6.5亿元左右,带动就业10000人以上。 (青神县政府)

●我市与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中国移动四川公司签署加快5G建设发展战略合作协议。 (市数字经济局)

三苏说“民生”

翻翻联联衔尾鸦,荦(luò)荦确确蜕骨蛇。

分畴翠浪走云阵,刺水绿针抽稻芽。

洞庭五月欲飞沙,鼍(tuó)鸣窟中如打衙。

天公不念老农泣,唤取阿香推雷车。

——出自苏轼《无锡道中赋水车》。首联、颔联写苏轼路过无锡看到一种新式水车“龙骨车”在田间翻动,觉得汲水抗旱效果不错,可大力推广使用;颈联写天旱极其严重,尾联写农夫天旱盼雨的心情。此诗的创作源于苏轼因旱情对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造成影响的深切考察,表现了无论是被调任还是遭贬谪,所到之处、所见之景,都能引起他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关注和一心为民办实事的民生情怀。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