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重大民生信息 >> 民生工程 >> 正文

眉山民生(总第22期)
2019-09-10 15:45  市民生办 [字号: ] 打印

眉山民生(总第22期)





要 目

重要活动

●全市县域经济发展大会强调坚决打赢县域经济发展“八大攻坚”

●慕新海书记专题调研全市秋季学校开学准备工作

●罗佳明市长研究部署生态环境治理工作

教育助学

●我市18所新建学校投用开学

文化惠民

●青神县打好“四张牌”强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

创文创卫

●便民利民惠民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亮点工作

简 讯

三苏说“民生”

重要活动

全市县域经济发展大会强调坚决打赢县域经济发展“八大攻坚” 9月4日,全市县域经济发展大会召开。市委书记慕新海强调,要打赢城市提能攻坚,拉开城市框架,推动县城协同。要打赢产业培育攻坚,找准产业主攻方向,进一步彰显产业特色。要打赢综合交通攻坚,推动轨道交通建设再提速、干线公路建设再升级。要打赢乡村振兴攻坚,全力抓好美丽乡村、农业园区、重大项目建设。要打赢生态环境攻坚,持续厚植生态本底,坚决补齐环境短板。要打赢民生改善攻坚,坚持优化民生保障,坚决抓好脱贫攻坚,创文创卫,进一步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要打赢深化改革攻坚,进一步推动“三区协同”落地,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园区新区建设,全面激发发展活力。要打赢扩大开放攻坚,在融入成都、对接全国、对接全球上提速突破,加快形

成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慕新海书记专题调研全市秋季学校开学准备工作 8月27日,市委书记慕新海前往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东坡外国语学校专题调研开学准备工作,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事业既是民生工程,也是发展工程,关系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同时也关乎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全力做好教育工作。要将中央的相关政策和群众的需求及全市发展实际相结合,切实解决好大班额、入学难等问题,切实为全市学龄儿童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要进一步推动教育产业发展,全面提升全市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为全市建设开放发展示范市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罗佳明市长研究部署生态环境治理工作 8月26日,市委副书记、市长罗佳明主持召开四届政府第81次常务会,研究出台眉山市打赢蓝天保卫战等九个实施方案、乡村振兴等工作。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增强抓执行、抓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加大力度、加快治理、加紧攻坚,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标志性重大战役,推动眉山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要加强督查,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持续强化重点小流域截污控源,加快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成投运,严格管控畜禽水产养殖污染,确保水质持续好转。

刘十庆主任强调2019年十项民生实事票决项目工作 8月29日,市人大召开四届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审议2019年十项民生实事票决项目等工作。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十庆指出,2019年十项民生实事票决项目总体推进情况良好,要进一步落实责任,对开工在建项目,加快推进,完成任务;对进度较为滞后的项目,分管领导要亲自督促,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要按计划加快资金拨付力度,拓宽筹资渠道,及时足额拨付票决项目建设资金,保障项目建设需要。要建管并举,认真研究、积极探索民生实事项目长效管理方式,加快制定民生实事项目后续运行、维护和管理方面的配套机制。要充分调研,坚持群众急需、普遍受益,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充分考虑2019年民生实事票决项目的延续性,科学确定2020年民生实事票决初步候选项目。

王影聪主席到扬州市和苏州市学习考察经济融合发展 近期,市政协主席王影聪率调研小组赴江苏省扬州市和苏州市,学习考察两地园区、城区和景区。苏州和扬州在经济有效融合方面成效集中体现在“三高”上,即:高质量定位,以“古今辉映、世人向往”为追求,对标世界,打造开放型的现代化文化发展大格局;高标准把握,以“活化传承”为关键,以“创新融合”为引擎,推进“文化+”发展;高效益推动,通过深化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公共文化设施高标准覆盖、高效能服务,开辟新的文化消费领域和方式。市政协拟将学习到的经验转化为助推我市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成果,更好地为全市经济文化发展建言献策。

教育助学

我市18所新建学校投用开学 (1)设施设备齐备安全。投入资金10.16亿元,新建校舍41.98万平方米,新增学位2.9万个,新购置课桌椅2.6万套、教学仪器3万余台件套,并全部通过环境安全检测。8月24日以来,18所新校园家长开放日累计接待家长、学生4500余名。(2)加强教师选聘培训。通过城区老学校选调、市外考调、公开考试招聘、考核招聘等方式,新招、遴选教师和行政人员339名。对新招教师提前半年开展跟岗锻炼,加强教师技能研究和培训,提升教育教学专业水平。(3)教育质量对标争先。制定新建学校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开展课堂诊断、专题研讨、教学视导等,推进新建学校教学改革。融合东坡文化,打造优秀传统文化校园环境,升级内涵建设,推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五位一体全面育人。

文化惠民

青神县打好“四张牌”强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 (1)打好“设施牌”。持续开展公共文化服务,实施公共文化服务场所免费、错时开放。新增综合性书屋5个,配送图书2800册。(2)打好“活动牌”。举办“竹乡大舞台”群众文化主题活动2场,送文化下乡11场,送电影下乡436场,惠及观众4万余人次。(3)打好“队伍牌”。实施“青神文艺名家”培育计划,培养首届书画类、文学类、广播影视类、艺术类、表演类“青神文艺名家”12人,培养群众文艺骨干、乡土文化能人35人,组建群众文艺队伍93支。(4)打好“志愿牌”。组织300多名志愿者深入乡镇、村社开展“传承雷锋精神共建文明青神” “养老志愿服务”等主题志愿活动,开展垃圾分类、庭院美化、家庭教育、农业技能等培训67场次。

创文创卫

便民利民惠民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创卫三年来,新建市第二污水处理厂,迁扩建彭山区生活污水处理厂,完成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92.12%。全面推进“厕所革命”,中心城区建成公共厕所229座,主次干道、车站、旅游景点等公厕均达到二类标准。对城区20个集贸市场进行升级达标改造,80%以上达到《标准化菜市场设置与管理规范》要求,在市场主要通道处设置“四有公示栏”,规范活禽销售市场卫生管理,严格活禽检疫监管,落实“1110”措施(即:一日一清洗,一周一消毒,一月一休市,过夜零存栏),扎实做好消毒灭源工作;设置临时经营疏导点26个,对食品摊贩实行定点、定时、定品种管理。进一步完善对城市管理相关人、事、物等要素的精细化、智慧化管理,社区和单位落实卫生管理制度、清扫保洁措施,建立检查评比制度,设立监督投诉电话;城中村、城乡结合部进行全面整治,硬化道路,完善排污设施,增添环卫设备,建立常态化管理机制。

亮点工作

●洪雅县获省级2018年脱贫攻坚先进县。 (洪雅县政府)

●近日,四川省第二届“天府杯”创业大赛返乡下乡创业组决赛在自贡市举行。我市参赛项目进入全省十强,获得“返乡下乡创业典型”称号。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广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等地区经验的通知》,我市“将重点外来人群纳入住房公积金缴存范围”经验全国推广。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生态环境部官方微信推送《水环境治理的眉山模式:立法先行,生态理念贯穿始终》,肯定眉山市水环境治理工作经验。

(市生态环境局)

简 讯

●9月1日,我市历史文化保护方面的第一部地方性法规《眉山市三苏遗址遗迹保护条例》正式施行。 (市文广旅局)

●眉山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在6个封闭式住宅小区设置11座四分类智能垃圾分类收集设备,19个开放式小区设置76个分类塑料垃圾桶,在25个公共机构实施强制分类试点工作。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1—8月,新登记注册个体工商户20391户,新登记注册私营企业3462户,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169.9%、144.3%。

(市市场监管局)

●1—8月,建设森林小镇12个、建设森林村庄46个、创建森林人家620个,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171.4%、191.7%、147.6%。

(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

三苏说“民生”

东方久旱千里赤,三月行人口生土;嗟吾岂乐斗两雄,有事径须烦一怒。

——出自苏轼《起伏龙行·并序》。元丰元年(1078年),徐州大旱,苏轼同老百姓一起到城东老龙潭求雨。苏轼并不迷信祈禳,但作为知州,必须为解决百姓生活难题尽自己的职责,体现了他关心人民疾苦的情怀。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