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重大民生信息 >> 民生工程 >> 正文

眉山民生第19期
2019-05-15 14:59  市民生办 [字号: ] 打印

眉山民生总第19期

                                       






我市一季度民生满意度指数位居全省第一

    2019年4月29日,四川电视台新闻频道报道:西南财经大学民生指数研发中心编制的2019年第一季度“四川民生满意度指数报告”正式发布,眉山市以80.4分的民生满意度指数值位居全省第一,高出第二名1.1分、第三名1.2分。四川民生满意度指数设置包括“居民生计”“公共服务”“民生环境”“文化消费”等4个类别,其中:眉山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指数值80.7分、文化消费满意度指数值80.6分,分别居全省第一位;居民生计满意度指数值78.7分、民生环境满意度指数值82.1分,分别居全省第四位。

历年来,眉山市委、市政府始终秉承苏东坡“爱民之深,忧民之切”的民生理念,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首要位置,作为中心工作重点推进。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始终关心、支持眉山民生事业发展,积极争取试点工作落户眉山,实地督导项目建设推进。眉山民生工作的知晓度、支持度和满意度不断提升,为我市民生满意度位居全省第一打下了坚实基础。

    一、高位推进,当好民生“领路人”。我市高位推进民生工作,书记、市长同时担任民生工程协调领导小组组长。每年市委、市政府都高规格、大范围召开全市民生工作会议,慕新海书记、罗佳明市长亲自调研推进重大民生项目建设;今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实施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刘十庆主任亲任组长,并对每一个民生实事项目落实一名副主任负责督导推进;市政协将城市农贸市场治理、污水处理设施运行、农村厕所改造推进等重点民生项目纳入2019年度协商工作计划,王影聪主席定期率市政协主席会成员到项目现场视察推进。四大家班子主要领导为全市民生工作有力有序推进当好了“领路人”,作好了“顶层设计”,发挥了“领军作用”。

    二、倾听民意,解决群众“民生难”。每年市委、市政府都打开天窗、敞开心房听取群众民生建议,解决群众民生困难,让民生项目更贴民心、更接地气、更解实际。今年,结合民生实事人大代表票决制的实施,我市进一步拓宽了民生项目征集渠道,采取听取群众意见、征集市人大代表建议、市级部门项目申报“三管齐下”的方式征集民生项目建议350余条,对每一条建议意见都充分论证,并与建议群众、代表进行面对面交流沟通,有212条已落实到今年具体民生项目中,民生项目意见建议落地率达到了60%以上,群众对民生项目的参与度越来越高,民生工程真正成为为民办实事的“民心工程”。

    三、全面覆盖,惠及百姓“身边事”。今年我市向350万眉山市民公开承诺的十大民生工程和20件民生大事共涉及182个具体项目,涵盖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十大领域,将在公办学校扩容改造、医疗卫生改善保障、健身活动场所建设、残疾群众救助服务、重点人群就业创业、困难群众住房保障、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上规划出台一系列的民生优惠服务政策措施,这182个具体项目将会从各个方面、多个角度、不同层级照顾惠及老百姓衣食住行,生活的点点滴滴和方方面面。民生的大力投入,项目的全面覆盖,政府的庄重承诺,让群众对党委、政府的民生服务工作更加满意。

    四、强化宣传,扩大民生“影响力”。我市每年召开市政府民生工程新闻发布会,省内外主流媒体通过报纸、网络、微信、微博等各类平台,大版面、大篇幅持续聚焦报道我市民生事业发展,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热议和留言称赞;拍摄眉山民生工程纪实宣传片、制作民生展板,在东坡城市湿地公园、苏轼公园等主城区显著地标进行巡展,向全市人民展示我市民生事业的亮点和成效;在眉山电视台、眉山日报开设“民生工程·眉山行动”专栏,持续报道我市民生项目推进情况,进村入户采访群众对民生政策的感受和心声;在每年“三会”邀请市党代表、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受益群众对我市民生工作进行测评,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均高达99%以上。眉山民生工作的社会知晓率和满意度不断提升,“民生工程”这一民生领域重要品牌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