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重大民生信息 >> 民生工程 >> 正文

眉山民生第17期
2019-05-15 14:54  市民生办 [字号: ] 打印

眉山民生第17期

重要活动

●慕新海书记在市委四届十二次全会上对民生工作作重要指示

●罗佳明市长调研民生项目推进情况

●市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票决确定2019年民生实事重点项目

●市政协新春“走基层”进村入户看望脱贫联系村

●市政府召开2018年民生工程新闻发布会

成效经验

●我市“三向发力”发展体育产业

●我市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打造“定制工匠”

成效亮点

东坡说“民生”之《吴中田妇叹》

重要活动

慕新海书记在市委四届十二次全会上对民生工作作重要指示 1月21日,市委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市委书记慕新海对2019年民生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开放发展,民生是内需、是归宿、是检验。在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上,要统筹推进乡村振兴、脱贫攻坚、创业就业、社会保障等工作,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更可持续。特别是在脱贫攻坚上,不仅要做好援彝帮扶工作,对从凉山州深度贫困县自主搬迁到我市的彝族群众,要主动关心帮助,加强教育引导,做好禁毒防艾、社会稳定等工作。在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上,要统筹推进“教体医卫腾飞”行动计划,东坡文化传承创新“七个一”工程,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四城同创”等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感受更加浓厚的文化底蕴,养成更加文明的生活习惯。在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上,要统筹推进智慧眉山、法治眉山、和谐眉山、平安眉山建设等工作,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罗佳明市长调研民生项目推进情况 1月24日,市委副书记、市长罗佳明专题调研民生工作,实地查看了市人民医院停车难问题,下大南街道路整治,全民健身活动场所建设,宏远盖丽外转盘改造。强调抓民生也是抓发展,要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高度的责任感、紧迫感抓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工作,努力补齐民生短板,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指出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努力让群众享受更高水平的健康服务”,要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加强基层医疗人才队伍建设,为城乡居民提供更有序、更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要扎实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大力整治“五乱”,科学规划中心城区交通。要加强公共体育场地建设,建好、管好、用好公共体育场地设施;要精心组织体育赛事,培育赛事品牌,促进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中小学体育全面发展。

市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票决确定2019年民生实事重点项目

1月25日,经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投票表决,确定眉山市人民政府2019年度重点实施的民生实事项目10项,分别是:推进一乡镇一公办幼儿园建设,全市新建、续建公办幼儿园22所。全市新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78座,配套建设生态湿地20万平方米,启动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290个。大力实施“厕所革命”,全市新、改建公厕264座。实施场镇、村、农村聚居点“路灯照明”工程。新增新能源公交车40辆、新增公交车候车亭20座。全市新(改)建农村公路200公里,保有“四好农村路”示范路200公里。资助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1000例。实施东坡区青衣江取水工程,龙水引眉管线改造工程,全市巩固提升4.3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保障能力。在全市100个村新增体育设施。升级改造眉山主城区农贸市场14个。

市政协新春“走基层”进村入户看望脱贫联系村 2月13日,新年上班第三天,市政协主席王影聪赴仁寿县宝马镇镇山村开展“走基层”联系服务群众活动,实地察看联系户易地搬迁新建房屋,送去慰问物资,关心关注其生产生活现状,并深入了解该村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困难。王影聪指出,镇山村脱贫攻坚成果来之不易,对乡村振兴中遇到的困难,乡村两级干部要做好政策宣传,主动积极向上汇报;要引导群众支持配合当地党委政府的总体规划,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全村群众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农村建设工作,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市政府召开2018年民生工程新闻发布会 1月18日,市政府召开2018年民生工程新闻发布会,邀请四川日报、四川经济日报等14家省、市媒体和部分市党代表、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群众代表出席会议。会议通报了我市2018年民生项目完成情况、取得成效和工作举措,市级有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2018年,我市十大民生工程129个项目和20件民生大事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累计筹集拨付资金171.13亿元,占计划安排资金168.51亿元的101.6%,较2017年的153.29亿元增加17.84亿元,增幅达11.65%。资金筹集拨付位列全省第一方阵,仅次于成都。发布会后,人民网、央广网、国际在线、川报观察、四川新闻网、四川发布、眉山日报、眉山电视台等20余家市内外媒体刊发《拨付资金171亿元眉山2018十大民生工程全面完成》《眉山晒出2018民生工程成绩单成眉合作的“民生桥”越连越通》《慕新海:办好民生大事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罗佳明:心怀“爱民之深忧民之切”的“民生”市长》《刘十庆:倾力争取人大代表民生实事票决制在眉山率先开展》《王影聪:率政协主席会成员下沉区县,包案督战“环境保护”》等一系列报道,引起社会各界热议,转发报道3万余次,点赞评论2万余条。

创新举措

我市“三向发力”发展体育产业 (1)品牌输出。成立西部地区第一家职业龙舟俱乐部,组织参加国际龙舟赛和中华龙舟大赛。坚持每年举办东坡国际半程马拉松赛、玉屏山轮滑、岷江冬泳、瑞峰龙舟等本地品牌赛事活动,扩大眉山在全省及全国影响力。(2)赛事引进。承办全国健美锦标赛、第九届残奥会飞镖和盲人门球比赛、四川省青少年足球锦标赛、四川省滑翔伞锦标赛等省级以上比赛12次。主动承接运动队训练和食宿,引进成都体育人才和体育公司到眉山开展业务。(3)全民参与。制定群众体育活动制度化办赛机制,结合康养步道、登山步道、健身走廊等10余个山地户外运动基础设施项目,开展20余类70余次群众体育活动,覆盖健身群众100万人次以上。(市教育体育局)

我市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打造“定制工匠” (1)促进特色发展。依托本地竹编、机械电子、泡菜食品等8类支柱产业,确定竹艺、数控等特色实训基地5个,构建“核心课程模块+自选课程模块+教学项目”专业课程体系,实行“小班化+项目制”教学模式。(2)深化融合发展。依托眉、乐、资、雅四市职教联盟和川内14所高职院校、30家重点企业合作资源,制定订单合作、工学合一、以赛促学3个方案,按照“学生、学徒、准员工”的思路,由学校牵头,与高校、企业构建三元育人平台,定制化实现招生即是招工。(3)推动创业发展。在中职学校开设职业生涯教育课程,成立创新创业俱乐部,众创空间等,完善班、专业、校三级创新创业培训体系,联合企业开展“技能”筛选,进行企业、学校双向评价,择优上岗,提高“工匠”创业创新能力。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成效亮点

●丹棱县梅湾村入选“全国生态文化村”,全省仅两个;幸福古村入选全省第一批最美古村落,全市唯一。 (丹棱县政府)

●我市通过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省级初评,接受创建国家文明城市首次测评。 (市创文创卫办)

●洪雅县成功创建全国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县,全市成功申报省级无公害畜产品基地认证14个。 (市农业农村局)

●眉山与成都、德阳、绵阳、遂宁、资阳、乐山、雅安7市共同签订《成都平原经济区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成都平原经济生态环境保护共商、共治、共享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加速形成。 (市生态环境局)

东坡说“民生”

吴中田妇叹

今年粳稻熟苦迟,庶见霜风来几时。

霜风来时雨如泻,杷头出菌镰生衣。

眼枯泪尽雨不尽,忍见黄穗卧青泥!

茅苫一月垅上宿,天晴获稻随车归。

汗流肩赪载入市,价贱乞与如糠粞。

卖牛纳税拆屋炊,虑浅不及明年饥。

官今要钱不要米,西北万里招羌儿。

龚黄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河伯妇!

这首诗是苏轼在江南秋雨成灾的背景下创作而成,诗中描绘了农民的悲惨生活情景和作者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弊政的揭露抨击,展现了苏轼心怀百姓的“民生情怀”和济世安民的“民生情愫”。全诗前八句写雨灾造成的苦难,后八句写虐政害民更甚于秋涝。这首诗叙事抒情,间用议论,写得真实动人,含蓄而情深。

 后一页 [1 2]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