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重大民生信息 >> 民生工程 >> 正文

民生简报第14期
2018-09-25 16:34  市民生办 [字号: ] 打印

要 目

重要活动

●慕新海书记调研创文创卫工作

●我市召开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营商环境会议

创新举措

●彭山区优化“三大体系”擦亮农业金字招牌

●仁寿县深挖“资源”夯实法律援助基石

●青神县积极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

●我市“三度”推进学校“厕所革命”

他山之石

●内江市“三提升”深化改革激发创业活力

成效亮点

简 讯


重要活动

慕新海书记调研创文创卫工作 9月14日,市委书记慕新海深入社区和市党务政务服务中心,调研创文、创卫相关工作并召开座谈会。慕新海指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对全市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两项创建工作对于提升眉山城市形象,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建设“环成都经济圈开放发展示范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各部门要全面对照国标,清楚要求,把握重点,有的放矢,列出工作“路线图”“时间表”,一环扣一环扎实推进。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快补齐短板,理顺领导体制机制问题,继续发挥好创文、创卫总指挥部和各分指挥部作用。要持续推进项目,总体上坚持“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科学创建、节俭创建”的思路,在创文项目上,要把点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在创卫项目上,抓好城市公厕新(改)建、集贸市场升级达标改造、城区破损道路维护、垃圾收集清运等重点项目,科学整合,统筹实施。要做好宣传发动,切实提升群众知晓率、支持率、参与率,形成人人参与创文、创卫的生动局面。要严格实行“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制、“一月一研究、一推进”制和“一周一督查、一通报”制。要以创文、创卫为抓手,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提升眉山城市的硬件和软件水平,为建设“环成都经济圈开放发展示范市”奠定坚实基础。

我市召开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营商环境会议 9月5日,我市召开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优化营商环境会议,罗佳明市长指出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既是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要求,也是回应群众期盼,践行为人民服务、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现实抓手。强调要做好“放”的减法,要放出含金量,放出活力和动力。要从源头上开展审批标准化建设,探索推进容缺预审、并联审批,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要做好“管”的加法,管出有效性,管出公平和秩序。要转变“管”的方式,变“单打独斗”为“智慧监管”;明确“管”的重点,强化“双随机一公开”事中事后监管,建立信用监管体系;掌握“管”的轻重,对新兴产业要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对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生态环境等重点行业领域要建立从严监管长效机制;同时要主动管理,共同营造一流的发展环境。要做好“服”的乘法,要服出满意度,服出便利和品质。线上办事一网通办,要像网购一样方便;线下办事一窗进出,在眉山实现“最多跑一次”。要聚焦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构建“清亲”型政商关系,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帮助企业健康发展。

创新举措

彭山区优化“三大体系”擦亮农业金字招牌 (1)优化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发展农业+加工、农业+旅游、农业+康养、农业+文创、农业+电商等新业态。推动粮经饲统筹、农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上半年,新发展柑桔1500亩,发展和改造现代经济作物产业标准化基地1.9万亩。(2)夯实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以土地综合整治为主要载体,开展大地景观再造工程,推进全域增绿、高标准农田建设。启动农产品安全质量监测,利用农产品溯源机制规范生产体系。充分借“器”用“智”,推广农用机械,同时强化高校、科研单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3)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着力培育现有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领作用,同时,保护小农经济发展,完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就业带动、保底分红、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带动农民分享农业产业链增值收益。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225个,服务农户10480户,服务作业面积26800亩。 (彭山区政府)

仁寿县深挖“资源”夯实法律援助基石 (1)整合系统资源。将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人民调解中心、律师咨询中心资源整合,组成仁寿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专业性法律服务,通过延时服务、错时服务、预约办理服务、特别通道服务等举措,打通法律援助“最后一公里”。(2)盘活社会资源。盘活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社区矫正社工等社会力量,为刑满释放人员提供接转、帮教、安置、矛盾纠纷调解等服务,打造便民“法律服务超市”。(3)激活“互联网”资源。推进“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建设,建立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法律信息。依托“12348”四川法网,打造网络综合服务平台,构建覆盖城乡的网络、热线、实体“三位一体”公共法律服务平台。1—8月,对619个村(社区)指派法律顾问,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推送普法信息1000万条,接待求助群众604人次,提供法律援助2640人次,挽回群众经济损失50余万元。 (仁寿县政府)

青神县积极推进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 (1)强化保障。制定《青神县农村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县级有关部门联系指导试点村(社区)开展农村养老工作实施方案》,建立试点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现已争取省、市资金246万元,县、乡级安排工作经费、配套资金等154万元。(2)建设阵地。设置三级服务阵地,依托汉阳中心敬老院打造1个养老服务中心,在汉阳镇上游村、新路村等6个村(社区)打造养老服务分中心,建立服务点25个。利用12349居家养老服务平台,打造集定位查询、联系呼叫、应急救援、服务调度、信息咨询、养老档案动态管理等服务为一体的农村养老服务信息平台。(3)优化服务。政府通过购买服务,邀请专业人员对养老服务队进行培训,参训队员达140余人次。截至目前,两个试点乡镇建立三级养老服务阵地31个,组建养老服务队18支,开展各类为老服务640余次,服务老人9000余人次。 (青神县政府)

我市“三度”推进学校“厕所革命” (1)加大改造升级力度。把厕所建设纳入学校基本建设规划,依托校舍安全工程、薄弱学校改造工程等建设项目,开展学校厕所标准化建设。现已投入资金1200余万元,完成40所学校厕所改造,其中新建厕所168个、改扩建及维修12个。(2)提升绿化美化亮度。以创建“节水型学校”“环境友好型学校”等为抓手,实施校园厕所净化、绿化、美化行动,组织2万余名师生开展校园厕所清洁卫生专项整治、绿墙设计、文创装饰大比拼等7类活动,促进“让文明礼仪进厕所,让绿化美化进厕所,让美术音乐进厕所,让鸟语花香进厕所”的厕所文化四进。(3)拓展宣传教育广度。通过健康教育课、国旗下讲话、校园网、征文、演讲等9种形式,开展学校“厕所革命”宣传教育,举办“文明如厕从我做起”主题活动。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及教师家访、小手拉大手专题活动,发放宣传资料10万余份,扩大文明如厕宣传教育范围。 (市教育体育局)

他山之石

内江市“三提升”深化改革激发创业活力 (1)以“提效”为导向,推动转型升级。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清理公布“全程网办”事项清单145项,推行企业全程电子化和企业简易注销改革,实现“零见面”“零跑路”。积极推行“银政合作”模式,将企业注册登记从工商窗口向银行网点延伸,开展“委托登记”,提供“一站式”工商注册登记和金融服务。(2)以“提质”为目标,促进服务优化。开展企业实名注册登记,探索线下实名注册,实施企业登记注册身份管理。推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简化申请流程,完善企业名称禁限用规则,赋予企业更多名称自主选择权。深化“先证后照”“多证合一”改革,在“二十证合一”基础上推行“三十三证合一”,共发放“多证合一”营业执照2778户。(3)以“提速”为抓手,缩短办事时间。全面推行“一人办结”制和“一审一核”制,确保提前办结率达到90%以上。深入推进“013”工程和“321”工作制,实施“最多跑一次”事项达164项,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实现设立登记3个工作日、变更登记2个工作日、注销登记及名称核准1个工作日办结。

成效亮点

●仁寿县被列入全省22个乡村振兴规划试点县之一,丹棱县张场镇、洪雅县花溪镇被列入全省30个乡村振兴规划试点乡镇。(市委农工委)

●彭山区黄丰镇丰华村被评为四川十佳产业兴旺村;洪雅县高庙镇七里村被评为四川十佳生态宜居村;青神县南城镇兰沟村被评为四川十佳生活富裕村;七里坪森林康养基地被评为四川十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示范基地;“味在眉山”被评为四川十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 (市民生办)

●我市4所学校创建为全国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1所学校、11名教师、20名校外辅导员荣获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示范学校、优秀教师、优秀校外辅导员;三苏祠博物馆入选首批省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市教育体育局)

●1—8月,我市环境空气质量主要考核指标PM2.5平均浓度40.1ug/m3,同比基准年2015年下降41.5%,改善幅度位居全省第一;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74.4%,同比基准年2015年上升16.4%,改善幅度居全省第二。获得省级财政环境空气质量考核激励资金1024万元。 (市环境保护局)

简 讯

●9月10日,我市召开迎接中央扫黑除恶第10督导组莅眉督导准备工作推进会,通报中央扫黑除恶第10督导组向省委第一次反馈会议精神、全市迎接督导准备工作情况,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工作。(市委政法委)

●9月5日,我市召开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推进会,通报了全市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情况,各县(区)有关负责人现场认领了问题清单,相关部门、县(区)就突出问题整改作表态发言。 (市环境保护局)

●9月14日,市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东坡区精神卫生工作,并通过现场查看、听取汇报等方式,详细了解东坡区精神卫生防治体系建设、患者筛查、社区管理和康复、精神卫生人才引进,以及开展促进心理健康活动、救治救助政策落实等情况。(市民生办)

●1—8月,全市十大民生工程及20件民生大事累计筹集拨付资金113.48亿元,占预算安排资金168.51亿元的67.3%,达到时间进度要求。 (市民生办)

●1—8月,新(改)建农村公路173.6公里,新建、续建一级公路133.5公里,建成一级公路26.7公里、农村“四好”公路391.6公里,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86.8%、111.3%、89%、97.9%。(市交通运输局)

●1—8月,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44319人,启动实施乡村居民聚居点生活污水处理202个,恢复和新增水域面积14.9平方公里,分别完成目标任务的110.8%、74.8%、74.5%。(市水务局)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