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市审计局在市委、市政府和审计厅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审计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聚焦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审计主责主业,深入开展研究型审计,助力眉山“三市一城”建设,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现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坚持党的领导,强化工作部署。始终把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作为最大政治规矩,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决策部署。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准确理解和把握审计署印发的《审计机关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要求,制定党组年度学习计划,提升学法用法的精准性和科学性,开展党组会议会前集中学法6次。依托汇贤学堂、学法考法等平台,有计划地组织干部职工进行全覆盖法律法规培训,提高审计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加强青年审计干部法治知识教育培训,将审计工作常用法律法规纳入“眉山审计夜校”课程内容,开展学习讨论交流,提高青年审计干部学法用法水平。
(二)聚焦主责主业,依法全面履职。全面贯彻落实新修订审计法,扎实推进《四川省“十四五”国家审计工作规划》实施,严格按照法定职责权限和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安排开展审计监督。一是积极探索“预算执行+政策跟踪审计”模式,聚焦预算编制、分配与绩效管理、财政风险防控落实等重点,对2023年度市级财政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编制情况开展审计,对市医疗保障局实施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二是对环天府新区快速通道、市域(郊)铁路成都至眉山线(眉山段)以及眉山科技先导城等重点政府投资项目开展审计。三是对“天府粮仓”建设资金管理使用、现代农业园区相关政策和资金等开展审计。四是对市属国有企业运营管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情况等开展专项审计调查。五是对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2023年民生实事项目推进情况开展专项审计调查,对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农村校舍安全保障相关资金开展审计。六是推动市人大常委会对公立医院收费管理和大气污染防治领域审计整改情况开展监督调研,提请市政府常务会传达学习省委审计委员会关于深化审计整改工作的二十条措施、听取全市审计整改工作情况报告,组织开展审计整改情况“回头看”专项督查。
(三)加强制度保障,推进法治建设。积极参与配合审计相关法律法规修订,组织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修改意见征求工作,收集修改建议26条,研究上报建议6条。不断健全完善审计制度规范,印发《眉山市审计局审计整改后评估办法》《关于进一步规范市本级经责项目实施流程的通知》等,促进审计各方面工作有制可依、有章可循。规范权力运行,组织对2023年度全市审计项目业务质量检查,重点关注法定职责权限履行、审计准则执行等情况,规范审计行为,防范审计风险。依法自觉接受各方监督,按规定公示行政执法事项目录清单,依法公开审计结果12条,推动被审计单位公开审计整改结果9条。
(四)开展普法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坚持依法审计和普法宣传相结合,通过审计进点会、审计报告征求意见、审计整改检查等节点,向被审计单位宣传审计和财经法规,指导被审计单位落实整改工作,通过审计严格执法、规范执法、文明执法,提高被审计单位的依法行权意识。举办提升领导干部履职行权防风险能力专题培训班,从审计视角推动全市各级领导干部依法履职行权。举办政府采购法规政策专题培训,邀请市、县级部门内审机构负责人参加,共同推动政府采购依法规范高效开展。
二、存在的不足
一是审计人员法治综合素养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丰富知识储备,提升审计实践中应用法治思维解决新问题、新挑战的能力水平。二是普法宣传渠道较为单一,主要是通过审计现场宣传和培训方式,审计法律法规宣传路径还需进一步拓展。
三、2025年度工作安排
(一)强化学习,筑牢法治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加大对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力度,紧密结合审计工作实际,巩固现有成果。
(二)突出重点,加大监督力度。聚焦中央、省、市重大政策措施落实,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安排,不断深化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和资源和民生保障等领域审计力度,更好地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三)创新方式,做好普法宣传。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要求,积极推进新修订审计法律法规的宣传普及力度,积极利用普法活动、新媒体等平台和渠道,多层次、宽领域、广视角地释法、讲法,促进审计相关法律法规深入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