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中共眉山市委眉山市人民政府 主办: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眉山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市长热线)电话1:028-12345(眉山区域拨打)
眉山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市长热线)电话2: 028-38119999(非眉山区域拨打)
网站标识码:5114000002 蜀ICP备:12025919号-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001
本页面执行时间为0.04秒 ,推荐使用1366*768分辨率以上显示器及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进行浏览
创新带动行业发展 技术推动产业落地-市工投公司投资企业获得国际领先技术成果鉴定 |
2020-07-17 16:46
[字号:大 中 小]
打印
|
眉山顺应动力电池材料项目是市工投公司成立眉山创新产业发展基金后投资的首个项目,该项目位于金象园区,主要生产三元前驱体及其前端副产品,属国家大力支持的战略型新兴产业。 顺应公司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拥有50余项专利,与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四川大学化工学院均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在技术团队的不懈努力下,成功开发出了全球最经济、高效且环保的褐铁型红土镍矿硝酸加压浸出技术。该技术在顺应公司1万吨红土镍矿中试生产线上已连续稳定运行了4个多月,生产出的产品质量好、成本低。6月底,该项技术通过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成果评价办公室组织的技术成果评价。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邱定蕃、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文海、中国工程院院士黄小卫、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教授级高工贾明星、清华大学教授徐盛明、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教授级高工陆业大和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郑诗礼等七名国内知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技术浸出条件优于国际、国内标准,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显著降低了镍的生产成本,技术经济指标先进。且该技术实现了全部装备国产化,大大提升了对镍钴锰等金属的回收率,降低了处理成本,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建议加快产业化进程。 顺应公司“褐铁型红土镍矿硝酸加压浸出技术”的研发成功,实现了全部装备国产化,标志着我国镍冶炼技术和装备水平的大幅提高,尤其是伴生铁的回收利用,将对镍、铁产业格局产生重大影响,该技术将于2020年10月启动首台套生产线的建设。 作为创新产业发展基金投资的重要项目,在全球疫情的背景下,仍快速高效地完成了技术研发和评审。该项目的顺利投出,充分体现了创新产业发展基金积极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展现了市工投公司坚持产业融资创新协同科技创新,做精产业投资的决心。 下一步,顺应公司将在红土镍矿资源丰富的菲律宾、广西北海铁山港以及我市投资建设原料基地、镍钴功能性材料深加工基地和10万吨锂离子动力电池三元前驱体生产与总部研发基地,同时还将在我市打造循环再生利用技术研发中心。三个基地的项目将有效改善我国缺乏镍钴资源的不利局势,彻底改变全球镍钴供应链格局,显著提升我国的镍钴下游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眉山基地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约110亿,净利润约16亿元。市工投公司作为前期投资者,将进一步跟进项目推进情况,适时追加投资,提升投资项目的科技含量。同时,也将继续加大对创新发展型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快提升投资项目质量,助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