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中共眉山市委眉山市人民政府 主办: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眉山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市长热线)电话1:028-12345(眉山区域拨打)
眉山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市长热线)电话2: 028-38119999(非眉山区域拨打)
网站标识码:5114000002 蜀ICP备:12025919号-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001
本页面执行时间为0.06秒 ,推荐使用1366*768分辨率以上显示器及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进行浏览
发挥“免疫系统”功能 护航眉山经济健康发展 |
2017-09-15 15:46
[字号:大 中 小]
打印
|
8月31日,《眉山市人民政府关于2016年度市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提交市人大常委会审议。 此次审计工作报告从经济发展质效、民生保障、财税改革、预算管理和审计整改等方面,全面反映了2016年以来全市经济运行总体情况,并结合具体审计项目揭示了财政预算收支执行、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等8个方面共计65个问题。 市审计局牢固树立全面的审计业绩观,不以查处问题金额的多少作为唯一标准,建立以审计规范了多少工作事项、保障了多少工作顺利开展、解决了多少查处问题作为审计工作业绩的评价标准。坚持“三个区分”原则,审慎区分无意过失与明知故犯、工作失误与失职渎职、探索实践与以权谋私,执行“容错机制”,推动审计从重监督轻服务向监督与服务并重转变。 2016年7月以来,市审计局共完成审计和审计调查项目50个,促进增收节支5.22亿元,移送处理事项19件,提出审计建议被采纳48条,有效发挥了审计的“免疫系统”功能,为全市经济社会的平稳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守好“钱袋子”,促进财政资金规范高效安全使用 围绕新预算法实施和积极财政政策落实,重点审计预算分配管理、收支预算执行、政府债务管理、存量资金盘活及决算草案编制等情况。密切关注财政、金融、民生、国有资产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和风险隐患,加大对风险隐患的揭示和反映力度,促进公共资金安全高效使用,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保障深化改革顺利实施。审计表明,2016年,全市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创新财政支持经济发展方式,建立健全以产业引导、财政贴息为主的支持体系,提高政府资源配置效率,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1117.23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现90.3亿元,同口径增长10%,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居全省前列。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58.57亿元,支出56.57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总收入41.51亿元,支出37.48亿元。 持续对全市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审计,重点关注重大建设项目推进、行政审批事项取消下放后的监管和服务、财政存量资金清理与盘活、“营改增”政策落实、化解过剩产能以及跟踪审计发现问题的持续整改情况等方面的内容。对个别重点项目未按计划推进、土地和环保政策执行不到位、资金闲置等问题列入审计整改责任清单督促整改,并定期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整改情况。 全面实行投资审计“三转”(转思路、转职能、转方式),逐步构建以国家审计为主导、内部审计为基础、社会审计为补充的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协同监督体系,力促回归审计监督本位。2016年7月以来,共完成竣工决(结)算、跟踪审计和专项审计调查等审计项目23个,促进节约建设资金4.16亿元,向有关部门移送违法违纪线索7件,提出审计建议意见30余条。 盯住“关键少数”,强化重点领域监管和风险防控 坚决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围绕领导干部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发现问题、定责纠弊,促进领导干部“依法、尽责、有为”,加强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检查,通过审计监督促进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筑牢权力的制度“笼子”。重点关注领导干部履职过程中对重大政策和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以及民生工程、惠农政策等资金使用的合法合规性审计。 将机构设置、编制使用及党风廉政建设执行情况纳入经责审计内容,建立“双责同审”“三责联审”机制。将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与执行、内部审计的开展与质量效果,列入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内容。将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精神贯穿预算执行审计、经责审计等项目中,着力扩大公款支出和公款消费审计的监督覆盖面。开展公务用车改革情况专项检查。对市林业局、市环境保护局、市民政局等9个市级部门主要负责人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对市教体局、市工商局等5个部门2016年度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进行了审计(审签),并组织审计了市司法局、眉山日报社等5个部门和单位财政财务收支情况。 审计更加注重揭示机制体制方面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从制度层面促进问题解决。在部门预算和执行方面,建议逐步减小切块资金规模,增强预算刚性约束;在财务管理方面,提出强化会计基础工作,正确及时处理会计业务事项;在重大资金分配和项目建设方面,提出严格执行集体决策制度,加大违规招投标等行为处罚力度;在债务风险防控方面,提出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维护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审计揭示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均得到了相关部门的认可和采纳,并积极组织整改。 关注“头等大事”,持续跟踪审计重点民生项目资金 持续关注重点民生工程项目和民生资金管理,对2016年十大民生工程及20件民生大事进行了跟踪检查,进一步突出扶贫攻坚、保障性安居工程、政策性农业保险、医疗保险等方面的审计监督力度,充分发挥审计“刀把子”作用,促进重点民生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严肃查处贪占、挪用、骗取民生项目资金等违法行为。 始终把扶贫审计摆在重要位置,紧紧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组织开展“插花”贫困区县审计,重点核查财政扶贫资金有无管理分散、资金闲置、优亲厚友、超范围超标准、违规收费、虚报冒领、骗取套取扶贫资金、违规改变资金用途、危害财政扶贫资金安全和损害贫困对象利益的问题,共抽查扶贫资金1.25亿元,涉及6个区县、40个乡镇、105个行政村和56个项目。 组织全市审计机关对市本级和六区县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管理、分配使用等情况进行跟踪审计,指出了个别项目建设程序不规范、部分资金和住房闲置、资金使用不规范和存在虚报骗取住房保障待遇等问题。审计指出问题后,各地各部门积极整改,已追回被套取挪用和违规领取的资金328.97万元,收回租金64.96万元,补充安排或盘活资金11779.23万元,取消保障对象资格或调整保障待遇393户,清退违规分配使用的保障性住房112套,将闲置保障性住房投入使用380套,移送处理相关人员30人。 在开展区县财政决算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上审下”中,延伸调查政策性农业保险政策落实情况,查出个别乡镇存在虚假投保理赔,套取财政资金的现象并移送相关区县政府处理,追回财政资金410余万元,3名乡镇干部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人保寿险公司1名区县支公司相关负责人被免职。 目前,市审计局正组织对部分区县城镇职工医保、城乡居民医保和城乡大病保险基金进行专项审计,重点关注制度运行情况及成效、改革措施推进情况和基金管理使用成效,促进医保政策落地、深化医保制度改革、强化医保基金管理,通过审计监督促进医保制度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