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19—2023年)》文件解读
【前言】近日,为贯彻落实国家、四川省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环成都经济圈开放发展示范市,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新动能,推动全市实现高质量发展,市政府印发《眉山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19-2023年)》(以下简称《规划》)。市数字经济发展局对《规划》有关情况进行了解读。
【问答】
问1:《规划》的编制背景是什么?
答:全球数字经济加快发展,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新高地,数字经济在主要经济体中地区生产总值的占比逐年提升,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不断渗透。我国数字经济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全球数字经济第二大经济体,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3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4.8%,数字经济正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
近年来,眉山市数字经济发展基础不断强化,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工业结构持续优化、主导产业增速明显、电子信息产业不断突破、大数据产业迅速发展、支撑能力日益增强,但同时还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主要表现在信息基础设施发展不均、数据治理能力有待提升、现代产业体系尚未形成、高端要素支撑不足、成眉产业协同短板突出等。编制《眉山市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19-2023年)》是新时期眉山市落实国家数字经济战略、集聚创新资源与要素、构建面向未来的产业体系、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问2:《规划》的总体考虑是什么?
答:《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成眉同城化发展为引领,按照建设环成都经济圈开放发展示范市总体部署,坚持同城发展、统筹推进、创新驱动、应用导向、开放共享原则,围绕强化数字经济创新能力为核心,构建“一带两翼”产业空间布局,培育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壮大电子信息产业、推动信息技术与三次产业融合为重点,不断夯实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基础,完善产业发展支撑体系和产业市场化体系,推动以数据为核心资源的新经济形态高质量发展。
问3:眉山市发展数字经济的定位是什么?
答:《规划》紧密结合眉山市城市功能定位、智慧城市定位,以“多规合一”的思想和理念为引领,在综合分析眉山市经济基础、产业结构、资源禀赋和区位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定位:中国西南双活数据中心、环成都经济圈数字经济示范区、数字产业化创新发展新高地、产业数字化融合应用先导区。
问4:眉山市发展数字经济的目标是什么?
答:《规划》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提出了眉山市未来五年的数字经济发展目标。在总体目标方面,提出到2023年,全市数字经济发展体系基本形成,按照全省统计口径,数字经济总产值达到700亿左右,占GDP的比重持平全省平均水平。在此基础之上,明确了2023年的细化发展目标,即各领域数字资源开放利用水平显著提升,基础和关键技术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重点产业领域数字化转型基本完成,政府、社会数字化转型取得明显突破,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和城市数字化治理能力不断增强。
问5:全市数字经济的空间格局是什么?
答:围绕全市数字经济发展重点,全面统筹各地空间布局、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规划》提出“一带两翼”的数字经济发展总体格局。“一带”即眉山天府新区、岷东新区、东坡区数字经济发展核心带,着重打造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核心区;“两翼”包括一区四县,西翼为彭山区、丹棱县、洪雅县,建设数字产业先行区、数字乡村典范县、数字消费新热点,东翼为仁寿县、青神县,建设数字经济集聚区、数字经济融合区。
问6:未来主要发展哪些数字经济新形态?
答:《规划》立足于眉山市作为环成都经济圈开放市的优势,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依托空间布局打造具有较强区域竞争力的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圈。一是发展涵盖关键技术、基础硬件、基础软件、基础服务、安全、行业应用的大数据产业,打造贯穿全产业链、具有较强辐射和吸纳能力的区域大数据发展生态体系。二是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通信、电子信息制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云计算、物联网、VR/AR、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产业,形成引领眉山市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三是推进产业数字化,推动信息技术与眉山市三次产业深度融合,通过提升智能制造支撑能力、构建工业软件体系、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推动工业大数据应用、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等举措,探索工业数字化新路径;依托数字文化消费、民生服务消费、重点领域数字化改造、服务业大数据应用等,不断激发服务业数字化新活力;推进信息技术和服务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等各环节的集成应用,发展“大数据+”农业,培育以精准农业、农村电商等为代表的农业融合新业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壮大以智慧农业为引领的农业新动能。
问7:眉山市发展数字经济的主要举措是什么?
答:《规划》围绕全市数字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和大数据、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业数字化布局,具体设置了7大主要任务、7大重点工程以及5个方面的保障措施。
7大主要任务:一是提升信息技术创新能力,二是优化成眉同城协同机制,三是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四是构建数据驱动发展方式,五是发展融合新业态新模式,六是优化数字经济市场环境,七是推动数字化转型与应用。
7大重点工程:围绕落实七大主要任务,实施创新能力提升、成眉同城产业协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开放与应用、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市场环境优化、数字化示范应用七大工程以及28个重点专项计划和项目,作为工作抓手扎实推进。
5个方面保障措施:数字经济涉及面广,对跨层级、跨部门的协调要求高,同时需要政策、资金、人才以及宣传等多层面支持,《规划》提出强化组织保障体系、加强产业政策体系、完善产业支撑体系、健全数据安全体系、建设宣传推介体系五个方面的保障措施。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