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预决算公开 >> 正文

彭山县201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4年 2月27日在彭山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4次会议
2014-05-13 11:12  彭山区人民政府 [字号: ] 打印

各位代表:

我受县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大会报告彭山县201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4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查,并请列席会议的其他同志提出意见。

一、201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3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财税部门紧紧围绕“坚持三个只要,抓实五个重点,强力推进七大战区”的工作思路和目标,高位求进,跨越发展,严格财政收支管理,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民生投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圆满完成了县人大确定的目标。

(一)公共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1.收入执行情况。县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2013年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为88,867万元,经县十七届人大二十五次常务会议批准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调整为100,000万元。全年实际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05,160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5.2%,同比增长42%。其中:税收收入完成74,298万元,同比增长22.3%;非税收入完成30,862万元。全年上划中央“两税”21,812万元,同比增长48.7%。

2.支出执行情况。县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2013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为134,741万元,县十七届人大第二十五次常委会议批准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调整为187,185万元。全年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99,298万元(含上级专项补助支出),为调整预算的106.5%。其中,教育、科技、文化、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增长较快。

3.收支平衡情况。全年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完成105,160万元,加上级补助收入、上年结余收入、债券转贷收入,公共财政收入总量205,713万元;全年地方公共财政支出199,298万元,加上解支出937万元,调出资金595万元,财政部代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还本公共财政支出3,430万元,公共财政支出总量204,260万元。全县公共财政收支总量相抵后,年终滚存结余1,453万元。其中:按政策规定结转下年继续安排使用的项目结余1,321万元;累计净结余132万元(当年结余37万元)。全县公共财政实现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及平衡情况。

全县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58,317万元,加上省、市补助,动用上年结转结余,调入资金等,政府性基金收入总量为79,851万元。政府性基金支出总量73,345万元。全县政府性基金收支总量相抵后,年终滚存结余6,506万元。

年度决算编制待上级财政正式批复后还将有变化,届时再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

二、2013年主要财政工作

(一)财政收入高速、高质量增长,财政收支规模迅速扩大。

2013年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比增长42%,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中税收收入占比70.7%。

2013年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05,160万元,突破10亿元大关,在2011年基础上实现了两年翻番。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实现199,298万元,在2010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基础上实现了三年翻番。

(二)向上争取资金实现较大增长。全年配合各部门争取上级专项资金较去年同期增长16.9%。

(三)财政支出结构更加优化。一是大力缩减一般性支出。按照中央厉行节约有关精神,全县2013年在确保部门运转基础上,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特别是“三公”经费支出,其中“三公”经费在2012年基础上压缩达20%。二是加大民生保障力度。2013年财政投入到民生和社会事业的资金达到14.6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3.2%。三是加大“三农”支持力度,2013年投入“三农”资金4.1亿元,同比增长25%。四是确保重点项目投入。2013年投入“七大战区”、市政道路黑化等重点工程建设资金达4.2亿元。五是及时调度芦山地震应急救灾及灾后重建资金,确保了救灾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财政改革进一步深化,财政管理水平稳步提升。一是大力推进预、决算信息公开,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公开了2012年决算报告及报表、2013年预算草案及报表、全县2013年“三公”经费预算,部分县级部门公开了2013年“三公”经费预算,提高了财政支出透明度;二是深化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改革,对单位违规报账从事后监控完善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控;三是继续推进公务卡制度改革,大力宣传引导,公务卡结算范围、金额逐步扩大;四是进一步完善“乡财县管”,建立乡镇财政联席会议制度,不断提高乡镇支出报账效率,规范乡镇支出报账行为。五是设立专门机构,加强园区和公司财务管理,确保园区、公司资金安全;六是强化财政投资评审,全年审减项目资金3.3亿元,提高了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七是强化财政资金监督检查,对全县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进行了会计质量监督检查,对中央水利建设基金、能繁母猪补贴资金等惠民资金进行了专项检查,及时纠正整改违规问题。

各位代表,2013年财政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县财政工作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一是近几年财政收入均保持了较高增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困难较大;二是随着我县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财政收支矛盾更显突出;三是政府债务负担沉重,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压力较大。对此,我们将认真分析研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解决。

三、2014年财政预算草案

全县地方公共财政收入预算安排为120,000万元。在县级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20,000万元的基础上,加上上级返还性收入,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扣除专项上解支出1,200万元及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1,550万元后,县级公共财政预算可用财力总额为156,045万元。按照收支平衡原则,县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相应安排为156,045万元。加上省预通知2014年专项转移支付补助12,160万元后,县级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将达到168,205万元。

2014年县级公共财政支出按支出功能分类安排主要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3,371万元;公共安全支出6,720万元;教育支出27,320万元;科学技术支出1,026万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617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119万元;医疗卫生支出13,215万元;环境保护支出3,862万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42,790万元;农林水事务支出13,378万元;交通运输支出2,440万元;资源勘探电力信息等事务支出1,185万元;商业服务业等事务支出861万元;金融监管等事务支出500万元;国土资源气象等事务支出2,115万元;粮油物资储备等事务支出282万元;住房保障支出2,904万元;其他支出2,000万元;总预备费3,500万元。

2014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安排35,000万元,按照规定,对应安排政府性基金支出35,000万元,主要用于民生工程、征地拆迁安置以及农民社保、城乡公共公益设施建设及偿还该类项目建设到期贷款本息等支出。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四、2014年财政工作

2014年,县财政工作将紧紧围绕县委决策部署,狠抓增收节支,调整优化支出结构,保基本保民生促发展,进一步深化财政管理改革,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一)开源节流强保障

狠抓增收。一是加大对我县支柱产业和园区发展的支持力度,深入实施财源建设工作,开辟新的收入增长点。二是严格收入征管,完善重点税源监控机制、协税护税机制、涉税先税机制,严把非税收入减、免、缓审批关口,确保财政收入应收尽收。三是支持政府融资平台创新金融信贷和政府融资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多方筹集资金支持全县重大项目建设,以大投资促大发展。四是配合各部门加大向上争取资金力度,争取在去年基础上有大的增长。五是提高土地质量,增加土地收益。

严控支出。一是严格预算执行,强化预算约束,严控预算随意追加。二是严控行政运行成本,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特别是“三公经费支出。三是进一步完善财政投资评审,严格控减工程类不合理支出。四是盘活存量资金,规范单位结余资金管理,对单位无规定用途的结余资金严格按政策收归财政重新分配。

(二)改善民生突重点

坚持量入为出原则,严格按“保基本、保民生、促发展”顺序安排支出,突出对重点项目支出的保障。将“十项民生工程”和19件民生实事中应由县级安排的足额纳入预算,不留缺口。千方百计促进经济发展,紧紧围绕县委决策部署,切实加大对“七大战区”、“三箭齐发”、三农及粮食安全、食品安全、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

(三)深化改革促管理

一是深化部门预算改革,进一步细化部门预算,完善滚动项目库。二是扩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范围,加大绩效管理成果应用力度。三是加强政府性债务管控,健全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合理控制债务总量。四是深入推进财政信息公开,2014年实现全县各部门“三公”经费全面公开。五是加强财政全过程监督,启用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新系统,加大各级专项资金监督力度,特别是加大重大政策执行监督力度。六是加强政府采购监管,杜绝无预算采购。七是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扩大公务卡结算范围。八是进一步完善园区平台公司管理,确保资金安全高效。

各位代表,抓好2014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在县政协的支持帮助下,认真贯彻落实好本次会议决议,主动作为、争创一流、科学理财、与时俱进,为保持全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