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7日,经国务院台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授牌,在天府新区眉山青龙区域设立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区眉山产业园。为全方位承接台资企业产业转移,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一核五区、全域承接”的空间布局。“一核”是指天府新区眉山青龙区域,“五区”是指岷东新区、成眉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眉山经开区新区、观音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
一、天府新区眉山青龙区域:位于眉山市天府新区青龙镇,规划面积42.8平方公里,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30公里,成都天府国际机场50公里。主导发展以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PCB及元器件为核心内容的电子信息产业;以高端数控机床产业链、模具行业产业链和自动化仪器仪表产业链为核心内容的机械制造业;以大宗商品现代化物流设施建设、农产品物流配送(含冷链)设施建设、食品物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服务、多式联运物流节点设施建设与经营等为核心内容的现代物流业。目前,园区规模企业63家,其中世界500强企业14家,国内外知名企业18家。2018年,园区规模企业实现总产值200.89亿元,同比增长20%;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5.2亿元,同比增长65%;完成入库税金5.86亿元,同比增长39.2%。(联系电话:028-37696111)
二、岷东新区:位于眉山市区岷江东岸,是眉山市东向拓展的核心区域,规划面积96平方公里,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均50公里。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向发展:一是技术创新与服务,包括“互联网+现代服务业”、通信服务和信息服务及其配套产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二是生产和市场服务业,包括金融、物流、批发、电子商务、农业支撑服务以及中介和咨询等专业服务。三是个人消费服务,包括教育、医疗保健、住宿、餐饮、文化娱乐、旅游、房地产、商品零售等。四是公共服务,包括政府的公共管理服务、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医疗以及公益性信息服务等。(联系电话:028-36038335)
三、成眉新能源新材料园区:位于彭山区中心城区西面,规划面积46.6平方公里,距离成都双流国际机场37公里,成都天府国际机场50公里,处于成都半小时经济圈。规划面积46.6平方公里,其中,建设用地面积33平方公里,是国务院台办、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共同批准的国家级海峡两岸产业合作园区,是四川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四川平原经济区先进制造业重点领域。重点发展方向:一是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已形成光电显示及半导体配套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了以超高纯电子试剂、光刻胶、半导体封装热固材料为主的半导体配套上下游原材料产业基地。主要发展方向:玻璃基板、偏光片、光学膜、光刻胶、锂氢动力电池、石墨烯、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等。二是高端装备制造业。主要发展方向:汽车及关键零部件、金属铸造及处理、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家电、可穿戴设备等。
目前园区已引进了陶氏化学、中国航天乐凯新材、韩国东进、江化微、能投川化、台湾三福明等国内外知名企业45户,总投资金额111.8亿元,其中,世界500强企业2家、中国500强企业1家,行业类龙头项目21个,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个,上市公司6家,外资企业5个。刚性和柔性引进国家国家杰出青年、“长江学者”和外籍院士等高端人才14人。(联系电话:028-37636777)
四、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成立于2012年12月,以成眉乐高速为轴线规划,园区北起彭山区青龙镇,南至眉山中心城区,绵延29公里,核心区面积82平方公里,辐射区面积约260平方公里,耕地6.5万亩,人口6.8万人,涉及东坡、彭山两区8镇22个村。先后荣获“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园”、“中国农业公园”等称号,是大西南迄今为止,由省辖地级市政府科学规划的地势最平坦、视野最开阔、现代农作物成片规模最大、交通网络最发达、在大成都城市群中距离成都最近的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园区位于眉山市城区西面,布局于成乐高速两侧,该区域园区主要承接农业产业项目,以休闲体验为主题,重点发展都市型休闲种植业、观光农业及创意农业。(联系电话:028-37981187)
五、眉山经开区新区:成立于2010年3月,是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重要组成部分,总规划面积36平方公里,近期规划面积19平方公里,已建成核心区域面积5平方公里,主导产业为生物医药。园区着力打造生物医药特色园区,建设西部生物医药产业高地,已被四川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十大重点发展的医药产业园区,5个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试点工作示范区之一,是美国华人生物医药协会战略合作伙伴,中国糖尿病联盟永久会展中心,西部医药技术转移中心唯一一个工业园区成员单位。
目前已有上药集团、亿帆医药、华西医院、舒泰神、三鑫医疗、因诺生物等行业领军企业入驻园区,共引进医药及配套项目50个。50个项目中,已建成投产投运项目19个,在建项目17个,进行前期工作的项目14个,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税收20亿元。
针对国内医药产业激烈竞争的现状,园区狠抓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打造,即以“一基地、一中心、四平台”建设为载体,不断提升园区集聚能力。依托实验猕猴繁育示范基地、国家新药药效评价中心、制剂委托生产公共服务平台、国际再生医学产业园服务平台、医疗器械孵化平台、药品第三方仓储物流服务平台等第三方平台,为医药企业提供从初期药品筛选、孵化,到中期产品小试、中试生产、药效及安全评价,再到后期GMP认证、品种落户的一站式专业服务。
园区注重招才引智,现有工程院院士2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名,国家“863”计划首席科学家1名,国家“863”计划专家库评审专家1名,“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专家库专家1名,国家科技奖励专家库专家1名,博士20余名。(联系电话:028-38051999)
六、观音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成立于2008年4月,全域总规划面积28.49平方公里。位于彭山城区北部5公里,北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40公里,成都天府国际机场50公里。该区域主要承接特色农旅、新型制造、都市服务三大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农业加工、生物技术等产业。园区现有80余家企业,其中规模企业22家,亿元企业17家。2018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74.4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入3.58亿元,工业招商引资5.1亿元,上缴税收约2亿元。(联系电话:028-3767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