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岚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农村集体“三资”应进必进阳光交易确保资产保值增值的建议》(第13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市依托眉山农交所,先后在仁寿县、洪雅县、丹棱县、东坡区、眉山天府新区、青神县设立县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在37个街(镇、乡)挂牌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站,共421名村级联络员,逐步完善了“市、县、乡、村”四级服务体系。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全市共实现各类农村产权入场流转交易3135宗、面积32.05万亩,累计成交金额约29.82亿元。全市累计免收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的交易服务费约1659.17万元。
一、您提出的以信息透明促公开,盘清“三资”,我们已采纳并将持续着力。一是规范建立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聚焦财务、合同、项目、债务等领域,市、县新出台了15个“三资”监管文件,其中市级出台了《眉山市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办法》《关于印发农村集体经济合同示范文本(试行)的通知》,通过这些制度,完善监管政策体系,全面促进规范管理,利于加强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以下简称“三资”)管理,维护农村集体“三资”所有者、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二是摸底登记,盘清“家底”。将“沉睡”的“三资”进行清理,开展数据网上填报,将相关数据录入《全国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逐级审核上报,摸清“三资”底数。同时,结合即将开展的“眉山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底数清查工作”,完整、准确、全面清理全市农村集体资产底数,围绕资金管理、资产资源管理、合同管理及财务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债务问题等重点领域,进一步排查整改突出问题,不断健全完善农村集体资产监管长效机制,坚决遏制农村集体“三资”领域发生的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三是对“三资”进行赋码。近期,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正在对农村“三资”清查核实系统进行优化升级,预计在2025年5月底前完成升级改造。眉山农交所已向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提出申请,力争在2025年6月底前在全市部署和运行。该系统运行后,我市农村“三资”项目信息将全部导入该系统,对项目终身赋码,实现“三资”活动轨迹可追溯,并全面接入市农业农村局、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纪委监委等部门,实现实时监控监管。
二、您提出的以阳光交易促公平,盘活“三资”,我们已采纳并将继续坚持。一是规范交易管理制度。2025年2月,10个市级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眉山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眉市规自资规〔2025〕2号)。该《暂行办法》进一步明确了农村集体“三资”入场公开交易的流程,对农村工程建设、货物和服务采购明确了不同预算金额的分类进行方式和要求,并明确了各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责。集体资金管理要合理、及时、有凭有据;集体资产交易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民主决策的原则,不得暗箱操作,需要公开竞标的应该纳入公开招标;集体资源要明确资源产权,进行产权登记,建立台账。二是坚持“网上全公开、线下无交易”。全面推行农村产权数字化线上交易,坚持“应进必进、阳光交易”的原则,有效防止暗箱操作、违规流转、截留挪用、以权谋私等问题。相关要求已纳入市委文件:2024年3月,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眉山市2024年农业农村改革工作要点》明确,推进农村“三资”公开规范交易。抓好农村集体资源、资产、资金等项目清查核实。规范农村集体资金管理使用,强化监管。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社区)使用自有资金、财政资金、捐赠资金和其他资金实施的农村工程、货物、服务采购以及镇(街道)持有、代管和受托管理的集体资产、农民集中居住区安置房租赁等进入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公开规范交易,实现农村“三资”应进必进、阳光交易。同年,市委1号文件《关于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建设“五美乡村”全面推进2024年乡村振兴的意见》(眉委发〔2024〕1号)强调,全面建成四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推动农村产权“应进必进、阳光交易”。2025年2月,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印发《眉山市2025年农业农村改革工作要点》明确,加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规范化建设,出台全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管理办法,引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公开规范交易农村闲置资产资源,推进农村产权“应进必进、阳光交易”。我市依法设立全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后,一直沿用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研发的农村产权交易信息系统,全面做好信息发布、受理报名、结果确认、交易结算、交易鉴证等线上流程,交易方式包含招标、拍卖、挂牌、网络竞价、竞争性谈判、竞争性磋商、随机抽取、询价等法律法规规定的方式。各产权项目交易结果均可以登录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平台进行查询。三是给农民群众进行赋权。群众可以通过产权流转交易服务平台实时查询产权交易信息。积极推行财务公开,保障透明度,要求每季度至少公开一次财务收支情况,涉及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利益的重大事项必须及时公开。规范交易流程,眉山市严格按照《眉山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等政策,明确交易程序,包括申请、信息发布、组织交易、结果确认等环节,确保农户能够全程参与和监督。所有交易信息(如交易标的、底价、竞拍规则等)均通过平台公开,接受社会监督,防止“微腐败”和不法行为。
三、您提出的以精准监督促规范,盘好“三资”,我们已采纳并持续推行。一是常态化开展廉政警示教育。全市2024年已开展“三资”管理市级培训8次,培训“三资”相关工作人员500余人次。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四川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条例》进行培训,加大农村集体经济有关法律法规宣传、进行廉政警示教育,要求牢固树立法制观念,严格执行各项政策和制度,提高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水平。二是构建“小微权力e监督”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和制度创新,强化了对村级“三资”(资金、资产、资源)的监管,确保小微权力规范运行。从2021年7月起,眉山市作为四川省“监督一点通”服务平台的试点地区,通过该平台实现了群众对小微权力的实时监督。便捷了投诉举报,群众可通过平台一键反映问题,问题处理过程可追踪、结果可查询。便捷了信息公开,公示村级财务、项目、惠民政策等信息,保障群众知情权和监督权。该服务平台已完成与全省惠民惠农财政补贴“一卡通”监管平台数据对接,群众通过手机既能方便地查询各类补贴发放情况,也能针对有异议的发放记录一键投诉。便捷了干部下沉一线,广泛听取群众心声,以扎扎实实的监督,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三是系统治理农村集体“三资”监管领域突出问题。积极配合纪检监察部门,广泛搜集线索,开展专项整治。做到集体“三资”流转交易来源可循、去向可查、过程留痕,为预警、甄别、查处违纪违法行为提供坚实支撑。2024年5月到11月,全市紧紧围绕“财务管理、经济合同、工程项目管理、集体债务”四个方面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对全市七个区县开展全覆盖“实地问诊”。共排查出问题791个,目前所有问题已整改到位。2025年将继续完善监管体系,规范管理流程,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等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制度,持续推动国家财务管理平台运用,实现常态化、动态化监管。自2025年1月起至10月,将在全市范围内分5个阶段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底数清查工作”,加强清查核实,全面清理全市农村集体资产底数,为精准监管提供基础数据支持。将加强与纪检监察机关的协作配合,对侵占、挪用、贪污集体“三资”等违法违纪行为零容忍,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四、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局将充分发挥职能优势,广泛宣传《眉山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眉山市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持续深化全市农村集体“三资”清查核实和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牵头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各司其职,着力推动农村集体“三资”应进必进、阳光交易,有效激活农村产权的潜在价值,促进农业增效益、农村增发展和农民增收益,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再次感谢您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希望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对以上答复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我们,以便在下一步的工作中予以改进。
眉山市农业农村局
2025年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