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建议和答复
 
回首页>>
眉山市农业农村局对市五届人大六次会议第15号建议答复的函
2025-07-18 10:58   市农业农村局 审核人:
[字号: ]

余志宏、曾卫忠代表:

首先,衷心感谢你们对眉山市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你们提出的《关于支持家庭农场农业种养循环利用的建议》(第15号建议)已收悉。建议中提出的问题和措施切中我市农业绿色发展关键环节,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局高度重视,结合当前工作实际,认真研究分析,现就建议内容回复如下:

一、关于“支持种养设施的用地场所和发酵流程技术的奖励补助”的建议

近年来,我市通过项目带动、技术推广和资金扶持,逐步构建起“畜禽养殖—粪污处理—有机还田”的循环链条。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扶持政策,通过对畜禽粪污收集、处理、贮存和运输等环节设施设备的建设与配套,使全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一是落实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资金12000万元,用于新建或改造提升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改扩建有机肥预处理中心,新增沼液管网,新增田间储液池,培育社会化服务机构。二是争取14800万元实施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按照不超过50%的比例对设施设备进行补助,其中:青神县支持畜禽养殖场的设备改造,丹棱县建成了农业面源污染监测平台及农业废弃物综合处理中心,彭山区建设了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工程和畜禽养殖污染在线监测系统(包括饲喂、环控、监控、智能化等环节的监测)。三是洪雅县2021年争取到洪雅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县项目,连续5年,每年投资1000万,对养殖场畜禽粪污收集、转运、施用全环节进行补贴(补贴比例不超过30%),建立完善畜禽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运行长效机制;在畜禽养殖场重要风险点位安装监控设备69台,加强监管;同时,与省农科院合作,开展田间试验,探索出“养殖户+第三方服务机构+种植基地的管网输送还田”“养殖户+有机肥企业+种植基地的商品有机肥还田”2种养循环施用模式。

二、关于“全面推广新型农资管理模式”的建议

青神县探索建立“333”农资管理模式,明确政府、企业、农户“三方主体”责任,建立押金制、积分制、有偿制 “三项机制”模式,立足农药销售、管理、清运数字化服务“三大功能”平台,实现农药包装废弃物全过程闭环式智慧管控。2024年,全市建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站2203个,2024年全市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137.00吨,回收率为83.43%,农药包装废弃物智慧平台覆盖率达100%。

一是2020年8月,市农业农村局转发了《青神县完善机制促进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经验,组织全市农口系统学习推广青神做法。二是2022年3月,中共眉山市委办公室《工作交流》第3期编写了“青神县创新“333”农资管理模式探索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新路径”,抄送各区、县委和人民政府,市级各单位、部门,进行学习推广。三是每年印发《眉山市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工作方案》,对回收体系建设与管理、开展多种回收模式、归集转运和规范处理等环节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指导。

三、关于“科学利用农业畜禽粪污”的建议

近年来,我市坚持“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理念,按照“以种定养、种养结合、综合利用、循环发展”思路,全域推进种养循环,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94.84%。洪雅县绿色种养循环“六结合”模式被中、省主流媒体多次宣传报道,丹棱县畜禽粪污“3211”综合利用模式被农业农村部列入全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典型案例。全市铺设沼肥输送管网2007.7公里,配套种养循环面积123.6万亩,建设畜禽养殖种养循环提升工程1437个,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保持100%,病死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一是按照品种优良化、装备智能化、管理智慧化、防疫规范化、生产绿色化、产出高效化“六化”要求,大力推进养殖场标准化建设,全市成功创建部级标准化示范场3个,省级标准化养殖场18个,鼓励养殖场推行碗式饮水、垫料养殖等先进适用的节水型畜禽养殖方式,推广自动刮粪、干清粪等节水型清粪工艺,全市建设畜牧节水示范工程40个。二是我市在全国率先发布《规模猪场臭气减控技术规范》《沼液肥管网还田技术规范》2个地方标准,引导畜禽养殖场配套完善雨污分流、干湿分离、粪污贮存输送利用及臭气处理设施设备,鼓励收集的养殖污水经爆氧、厌氧、好氧、絮凝、生化等工艺处理净化后,回用于养殖场冲洗、水帘降温及场内绿化灌溉,实现过程控制、减少过程污染。三是支持有机肥生产企业及农业废弃物综合处理中心建设,推动粪污“就地消纳—加工增值—市场销售”一体化布局,截至目前,全市有机肥生产企业11家,设计产能达58万吨,3个农业废弃物综合处理中心处理能力达9万吨。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宣传引领,凝聚社会共识。依托全媒体矩阵开展立体化宣传,通过典型案例展播、科普进村入户、田间技术培训等方式,传播“资源循环利用、生态经济共赢”理念。利用乡镇赶集日,用沼液运输车演示施肥操作、有机肥对比试验盆栽等方式开展“循环技术赶场”行动。联合德康、通威等本地企业,在养殖场周边建设“种养循环示范基地”,配备流动式粪污处理设备演示车,定期开展“沼液管家”田间培训会。

(二)多元协同,汇聚发展合力。倡导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主体主动践行种养循环模式,鼓励龙头企业建设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基地;号召科研机构加强农牧耦合技术攻关,社会组织广泛开展公益倡导;引导农户积极参与秸秆还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形成“政产学研用”协同推进格局。

(三)精准对接,拓宽资金来源。持续争取各级资金,用于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重点探索低成本处理技术。优化补贴机制,引导畜禽养殖场完善雨污分流、饮污分流、粪污贮存输送利用及臭气处理设施设备,配套足够消纳畜禽粪污的还田用地。鼓励龙头企业与家庭农场合作,建设区域性有机肥加工中心,就近利用消纳畜禽粪污。

再次感谢你们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眉山市农业农村局将持续以种养循环为抓手,推动农业绿色低碳转型,为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眉山片区贡献力量。

你们对以上答复是否满意或有其他建议,请填写反馈意见表。希望能继续得到你们的关心和支持!



眉山市农业农村局

2025年4月7日

关闭窗口

主管:中共眉山市委眉山市人民政府     主办: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眉山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市长热线)电话1:028-12345(眉山区域拨打)         

眉山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市长热线)电话2: 028-38119999(非眉山区域拨打)

网站标识码:5114000002   蜀ICP备12025919号-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001

本页面执行时间为0.02秒 ,推荐使用1366*768分辨率以上显示器及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进行浏览

党政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