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琴代表:
首先感谢您对眉山文旅发展提出宝贵建议。您提出的《三苏文化点位连片打造的建议》(第165号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答复如下:
一、关于“规划精品旅游路线”的建议
近年来,我们坚定文化自信,锚定“一心三地”发展目标,立足地方特色,注重创新转化,系统围绕三苏文化开发旅游产品,推出三苏遗址遗迹游等多条东坡文化研学路线。例如,串联眉山东站、蟆颐山、短松冈、三苏祠博物馆、东坡城市湿地公园打造三苏遗址遗迹游;串联永丰村、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坛罐山营地、三苏祠、东坡特色水街打造三苏故里丰收游;串联中国泡菜城、东坡特色水街、湖滨路美食一条街、九巷十坊、龚村打造东坡美食体验游。
在全国首个推出三苏文物主题游径一日游、两日游线路产品,结合《眉山市三苏遗址遗迹保护利用规划》规划方向,形成“1+N”研学路径体系,打好“三苏文化+”的组合拳,以三苏祠为研学枢纽,组合短松冈、蟆颐观、中岩寺、白塔、大雅堂等多个点位形成三苏家风研学、书法研学、诗词研学等个性化、多样化研学路径,满足各种研学需求。目前已研制开发多条“东坡行旅——三苏文物主题游径”研学旅行线路,如串联三苏祠、东坡宴、中岩寺,打造“古祠遗韵,山林轻步”文化之旅;串联三苏祠、短松冈、蟆颐山、中岩景区、苏母家风馆、洪雅县遗直书院、大雅文化旅游景区(彭端淑家风馆)、星火公义红色家风馆,打造诗书传家·三苏文脉寻根游;串联三苏祠、中国泡菜城、蟆颐山、东坡城市湿地公园、东坡水街、国际竹艺城、江湾神木园、中岩景区、大雅文化旅游景区,打造“东坡行旅·诗意眉山”文化之旅等。东坡行旅眉山城市单元共接待游客200余万人次,开展游径研学20余万人次。
二、关于“创新宣传营销方式”的建议
坚持创新宣传营销理念,以多维开展文旅宣传为支撑,构建全市文旅宣传营销矩阵,实现了“新流量”换“新留量”。
一是注重新媒体宣传营销。创新推出“意公子”眉山系列短视频7条,全网视频播放量超1亿+;推出5个语言版本《诗词里的中国——在四川眉山寻找苏东坡》宣传片在30家驻外文旅机构媒体平台宣传;推出《归去来兮是眉山》文旅宣传片等,“苏东坡”被列为“2022年四川热词”。
二是构建文旅数字化矩阵。积极融入“智游天府”平台管理,通过“数字眉山•智慧城市”平台共享我市文旅资源,打造“好耍在眉山”微信公众号、抖音公众号,提供“智慧文旅”“重点推荐”“公共服务”等功能。率先建成投用“东坡行旅—中国文物主题游径”眉山区域智慧导览系统,在三苏祠、中岩寺等7个点位设置了线下电子导览牌,同时开发了线上导览微信小程序,建立“物、人、数据”多元信息交互和远程控制管理立体平台。三苏祠打造智慧博物馆,推动数字化管理和展陈等,打造三苏文化大数据库,实现了信息效用最大化、成果可视化和资源标签化。三苏文化数据库获“数据要素×”大赛四川分赛总决赛文化旅游赛道一等奖,被文化旅游部评为2024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优秀案例,三苏祠博物馆凭“数字化赋能文化传承与保护”项目荣获全国科技赋能旅游创新发展典型案例。
三是注重文旅资源转化利用。坚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源头活水,深入挖掘整合文艺资源,创作推出了一批具有全国影响的文艺精品力作。2023年7月开始,《诗忆东坡》先后在上海、杭州、美国、澳门等巡演34场,获得各方广泛关注。诗乐舞《大国芬芳》两次登上国家大剧院,川剧《梦回东坡》赴中央党校等地演出50场,入选四川省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话剧《苏东坡》全国巡演284场,音乐剧《苏东坡》在苏州湾大剧院连演数场,儿童剧《少年苏东坡》演出32场,动画片《少年苏东坡传奇》收视率创同时段卡通节目全国第一、获四川省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深挖三苏文化元素和符号,构建“文—产”新发展,实现文化符号向消费载体转化。打造“礼遇东坡”系列文创产品近700款,其中34个爆款在国家级及省级旅游商品大赛摘金挂银。“礼遇东坡”品牌现已成为眉山最具代表性的文创IP体系,并成功入选四川省文化产业项目库。
四是扩大会节影响。“东坡文化月”已成为全民文化盛宴,诗词大会、惠民演出、主题展览轮番登场,线上线下年均惠及群众500余万人次。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推出的“苏东坡传说”非遗讲堂已开展128期,走进图书馆、学校、社区、景区惠及5万余人。三苏祠充分借助春节、元旦、中秋等各类节假日,举办苏海畅游、东坡诗词擂台赛、宋人四雅祭拜三苏等惠民系列活动,与故宫、四川博物院等联合举办全国性展览11次,举办公益讲座、公益课、文化讲座等100余场,其中“东坡大家讲”成为全国知名文化教育品牌,全网播放与观看量上亿次。
三、关于“规划整体布局与交通网络”的建议
联合市交通运输局、东坡区等单位和部门,持续推进三苏点位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加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游径标识系统试点,为全国标识系统建设提供样板和示范,完成了三苏祠、短松冈、中岩景区三个点位标识系统建设和道路标识系统建设,新建游径全景导览牌、城市单元导览牌、资源点位导览牌4个,新建或改建资源点位内部导视、文物点位介绍标识标牌40余个,新建或改建主要交通干线、城市主要街道游径道路标识标牌20余个。东坡区利用文物保护资金对重瞳观、短松冈等进行系统治理和保护修缮,严格按“原材料、原工艺、原形制、原做法”四原原则,对重瞳观山门、大殿等建筑进行保护修缮,该工程获评四川省2024年文物保护优质工程奖;在短松冈新建驿站、牌楼、围墙、亭台等文化设施以及停车场、垃圾桶、公共厕所、标识牌等公共设施,整治遗址内外环境,使之焕然一新。
二是加强旅游交通设施建设。市交通运输局加强联通市内各旅游景点交通路线,提升旅游交通基础设施水平。目前,已完成三苏文化点位(三苏祠、蟆颐山、短松冈和连鳌山)连片区域内成乐高速扩容改造、S401丹蒲快速、剑南岷东大道等项目,正加快推进市域(郊)铁路成都至眉山线、天眉乐高速等项目建设,持续构建复合高效的对外旅游大通道。完成江白路至蟆颐山游客中心段新建道路建设以及停车场和附属设施建设,局部加宽富牛大道至蟆颐山景区段村道至6.5米,设立景区标牌标识,提升蟆颐山景区通行能力;正加快开展S104东坡区多悦至三苏段改建工程前期工作,提高普通国省道技术等级,进一步畅通连鳌山旅游外部通道;远期规划新改建道路约1.6公里,利用既有县道多土路、岷东大道,形成到短松冈的直达通道,全面提升三苏文化点位连片区域交通通行能力。
四、关于“设计开发三苏文化旅游套票”的建议
组织眉山发展集团、各区县文旅局等相关单位和部门对“设计开发三苏文化旅游套票”相关问题专题研究。三苏祠与中岩寺初步达成协议,三苏祠拟通过门票优惠券的形式为中岩寺引流。目前推出三苏文化旅游套票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推出三苏文化旅游套票的市场反馈结果不尽人意。游客需求多样,从目前游客的旅游重点来看,大多数集中在三苏祠,套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游客的选择,可能引起游客不满,影响旅游体验。二是当前不具备推出三苏文化旅游套票的条件。例如眉山市东坡文化景区的特点、类型、消费标准、经营主体等均有区别,景区的交通设施、服务配套等还不够完善,暂时不具备推出三苏文化旅游套票的条件,未来是否推出还需根据眉山三苏文化旅游景区的特点等,以市场为中心,综合考量、科学研究后实施。
五、关于“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的建议
坚持高位推动、全域规划,编制《三苏文化(东坡文化)保护传承弘扬规划》《三苏故里文化旅游片区策划和规划》等6个规划,以跨区域联动为理念,以全域旅游为载体,整合三苏祠、东坡岛、蟆颐山等文旅资源,对片区进行文态塑造、业态提升、形态改造、生态优化,一体推进三苏文化点位的遗产保护、研究挖掘、弘扬传承、转化利用,为三苏文化传承弘扬提供了制度化、法治化保障,加快推进“一江两岸•三苏故里”文旅格局的发展。
在国家文物局、四川省文物局指导下,在全国率先完成了《东坡行旅—中国文物主题游径眉山城市单元方案》编制,以三苏祠、苏洵家族墓地(短松冈)等文物为核心,系统形成“东坡行旅”眉山城市单元三苏祠、中岩景区“两个片区”,苏坟园、连鳌山石刻等“五个组团”的总体布局,呈现“人生底色,少年才情”的城市主题内涵。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吸纳您的建议,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资源整合,系统推进东坡文化景区打造。以“东坡行旅——中国文物主题游径”建设为抓手,系统推进蟆颐山、短松冈、连鳌山、中岩寺、苏母祠等串珠成链、综合利用;积极推进三苏祠、东坡城市湿地公园、蟆颐山连线连片提升打造,为东坡文化旅游景区创建5A级景区做好前期准备。
二是加强景区建设,提升旅游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对重瞳观、短松冈、连鳌山等点位的系统治理和保护修缮,加强其道路、停车场、公共厕所、标识牌等公共设施建设。根据三苏遗址遗迹实际状况,向上争取文保资金,在修葺遗址本体,整治遗址内外环境的同时,投入更多人力物力,提高遗址管理水平和旅游服务水平。
三是加强宣传营销,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充分利用各类宣传平台提升眉山文旅知名度、美誉度,组建策划创意团队拍摄东坡文化原创图文和短视频,培育一批宣传眉山、东坡文化的网络达人,充分借助智慧旅游平台精准推送眉山文旅宣传信息。
再次感谢您对眉山文旅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眉山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2025年6月9日
(联系人:袁丁;联系电话:18990357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