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建议和答复
 
回首页>>
眉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对市五届人大六次会议第96号建议答复的函
2025-04-30 19:48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审核人:

眉人社函〔2025〕16号        签发人:王 绪



眉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对市五届人大六次会议第96号建议答复的函


黄丽梅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提高眉山本地务工人员技能满足本地企业人才需求提高本地人就业率的建议》(第96号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总体概述

截至 2024年12月底,我市技能人才总量达到23.8万人,占就业人数(除一产外)比例23.4%;其中高技能人才总量达到5.4万人,占技能人才比例22.7%;拥有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个,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3个;拥有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4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2个;成立省级技师学院集团1个。全市技能人才的总量规模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基本配套、培养体系基本完善。

二、工作举措

(一)实施政策引领。一是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我局会同市委人才办、市财政局出台《眉山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方案》,推出10个方面共24项政策措施,其中创新政策措施6项,预计实施奖励补贴近1000万元,突出服务保障“1+3”主导产业发展,计划用三年时间,实现技能人才队伍规模、质量和结构优化提升。二是出台《眉山市关于调整职业培训补贴标准的通知》,调整提高了眉山市职业培训补贴标准,对符合条件的城乡各类劳动者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培训每课时补贴金额由原来的8-13元左右调整到12-19元左右,涨幅超过30%,激发参训人员、培训机构和企业参与职业培训的积极性。

(二)落实奖补政策。一是鼓励企业支持员工参加技能培训和鉴定,单户企业年度内新取得高级及以上技能等级证书(含技能等级提升)员工总数达到30—49人的,奖励企业10万元;达到50—99人的,奖励20万元;达到100人及以上的,奖励50万元。二是持续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和现代学徒制培训。企业职工参加学徒培训合格并取得初、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给予4000元-6000元/人·年的培训补贴。三是鼓励市内外职业院校(技工院校)输送毕业生到“1+3”主导产业企业就业,与用工企业签订1年及以上劳动合同,并稳定就业1年及以上的,给予学校2000元/人奖励,给予毕业生2400元/人的一次性生活补贴。四是大力推进技师、高级技师职业技能培训,对生产制造类职业(工种)取得技师、高级技师等级证书的,分别给予5000元/人、6000元/人培训补贴;对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等其他职业(工种)取得技师、高级技师等级证书的,分别给予3000元/人、4000元/人的培训补贴。“1+3”主导产业企业员工参加技能鉴定并取得首席技师、特级技师、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等级证书的,分别给予20000元/人、10000元/人、5000元/人、3000元/人、2000元/人的一次性奖励。五是支持制造业企业根据生产经营需要设立首席技师、特级技师岗位,对取得首席技师、特级技师技能等级证书并被企业聘任到首席技师、特级技师岗位的高技能人才,按照2万元/人·年的标准发放生活补助,连续发放3年。

(三)完善奖补政策实施细则。为贯彻落实《眉山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方案》,确保政策落地见效,我局会同市财政局、市住建局出台了《〈眉山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方案〉新增政策实施细则》,明确落实新增政策职责分工、申报审核程序等,做到申报资料精简化、申报流程简洁化、资金发放便捷化。

(四)优化技能培训。按照省人社局统一部署,为突出年度培训计划指挥棒作用,联动培训质效综合评估,提升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更好地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产业发展,实现促进就业创业目标,我市年度培训计划编制采取省市区三级自下而上申报、各级统筹平衡、上下联动确定的方式开展。重点围绕中心工作、重点群体、优势产业、地方特色开展年度培训工作。2024年共开展各类补贴性技能培训1.18万人次,发放职业培训补贴资金2780万元。

(五)促进就近就业和返乡创业。自2023年开始,由市人社局牵头,连续两年认真推进落实“游子归乡·乐业家乡”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专项行动,抢抓农民工集中返乡有利时机,开展专场招聘、创业扶持、技能培训、就业指导等服务,尽最大努力留下尽可能多的返乡农民工,累计回引4.46万名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将全市1015户规上企业纳入日常用工监测,当前全市规上企业3个月内用工需求1103人,平均每家企业用工需求不超过2人,规上企业短期用工需求得到充分保障。

(六)获批中央示范项目。我市申报的2025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于3月10日正式获批,今年全国共推荐33个市州,经过竞争性评审确定20个市州纳入实施范围,我市是四川省本次申报中唯一入选城市。项目实施周期两年,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1亿元,省级财政支持4000万元。项目拟重点打造“四大工程”。一是实施“技兴眉州”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工程。实现培训环境优化、培训模式创新、培训能力提升的有机融合,切实保障主导产业发展人力资源需求。发挥公共实训基地作用,完善眉山市新能源新材料融合创新中心建设。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万人次,技能人才总数达到26万人。二是实施“才聚眉州”就业促产业高质量发展工程。实现人才政策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人才生态环境更加优化,为眉山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积极的高技能人才支撑。引育高技能人才0.9万人,高技能人才总数达到6.3万人。三是实施“暖心眉州”精准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实现就业服务更加规范便捷、就业服务队伍更加精锐、就业服务能力越级升华,切实兜牢兜实重点群体就业。改造升级就业服务站200个以上,全市服务站(点)达到626个,建设“眉好就业”公共就业驿站不少于14个。四是实施“数智眉州”就业数智化平台建设工程。打造“社区+校区+园区智服云”就业示范平台,开发大数据驾驶舱,建设完善“眉好就业”零工服务平台,用AI赋能数智化就业,推动就业创业业务“受理快捷、经办到位、审核全面、资金安全”,为群众提供便捷化服务。实现就业经办系统服务量25万人次,打造10万人规模的人才画像。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大职业培训力度。紧贴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等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重点着眼服务乡村振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实施建设所需,主要围绕重点群体、优势产业、地方特色开展,提高职业培训的针对性与实效性。聚焦重点群体、聚焦重点产业、聚焦地方特色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

(二)持续开展专项行动。继续开展2025年度“游子归乡·乐业家乡”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专项行动,结合政策实际,确定年度工作目标,制发年度工作方案,创新工作举措,压实工作责任,强化督促指导,巩固来之不易的工作成果,促进返乡农民工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三)稳步推进实施示范项目。推动完善市级层面建立市长任组长的协调推进机制。按照组织到位、措施到位、监督到位的要求,细化目标分解,量化时限任务,强化动态管理,通过倒排工期、压茬推进,确保各环节高效协同。完善资金使用管理机制,实施全过程闭环管理,强化绩效管理,加强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监督,确保资金规范高效使用。


附件:市人大代表建议办理情况反馈意见表



眉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年4月16日



关闭窗口

主管:中共眉山市委眉山市人民政府     主办: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眉山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市长热线)电话1:028-12345(眉山区域拨打)         

眉山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市长热线)电话2: 028-38119999(非眉山区域拨打)

网站标识码:5114000002   蜀ICP备12025919号-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001

本页面执行时间为0.02秒 ,推荐使用1366*768分辨率以上显示器及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进行浏览

党政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