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颖颖代表:
您好,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心。您提出的《关于推进仁寿县城乡教育融合性发展的建议》(第96号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整合师资协调发展
一是落实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市教体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实施办法》,在同一学校连续任职满3届(每届任期3年)的校级干部、任教满9年的教师原则上应当交流轮岗。推进“学区制”改革,健全学区教师调配机制,调配学区内各学校教师资源,统筹学区内教师编制和岗位管理等。2023-2024年度,全市教师校长交流专任教师1045名,仁寿县安排80名教师在义务教育优质发展共同体内开展交流轮岗,其中县级及以上骨干教师27名。
二是开展音体美教师走教。为缓解农村学校音乐、体育、美术专业学科教师短缺、课程开设不均衡等矛盾。仁寿县在县域内选派中小学音乐、体育、美术学科专业教师,在完成原单位教学工作外,按照就近就便原则,定期到师资力量薄弱的农村学校(不包括本人所在学校)开展走教活动。走教教师每月至少完成4次(每周一次,每次不低于2课时),且在1个学年内不低于4个月的走教活动,担任相应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2023-2024年度,全县选派15名音体美教师在学区内开展走教工作。
三是安排城区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仁寿县每年在城区学校选拔一批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解决部分农村学校缺编或者超编缺科等问题。今年仁寿县选派闫国超等70名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帮助农村学校开展教育科研和教学创新,推广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课改经验。
二、优化资源布局调整
一是科学编制布局调整。2021年,按照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要求,市教体局牵头编制了《眉山市“十四五”学校布局调整和建设规划》,通过下发文件、会议培训、现场调研等多种方式加强对区县的培训指导,指导区县科学编制学校布局调整和建设规划。2021-2025年,仁寿县拟撤销农村小规模中小学、幼儿园99所,在城区和中心镇新建中小学、幼儿园58所。截至2023年底,仁寿县已撤销中小学、幼儿园74所,已启动新建中小学、幼儿园42所。持续改善农村保留学校办学条件,加快寄宿制初中学校建设,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打造一批“乡村温馨校园”。
二是优化学校布局。根据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镇化进程和人口出生、流动趋势,结合城市发展、产城融合、城乡融合和服务人口规模,合理布局城区和中心镇学校。坚持资源向上集中,稳步推进小规模学校撤并,办好必要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到2025年,继续撤销中小学、幼儿园25所,新建中小学、幼儿园16所。
三是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教育强国推进工程等项目,推动义务教育办学条件达标。办好“家门口”学校,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切实改善学校教学生活条件,加快缩小县域、校际办学条件和水平差距。大力推进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改善新建学校、薄弱学校环境育人氛围。
三、强化教师培养管理
一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构建市、县
(区)、校三级联动的乡村教师校长培训体系。每年会按照省级要求遴选乡村教师参加“国培”及“省培”,分类分层实施乡村教师及骨干教师素质能力提升培训。采取送教下乡、网络研讨等多种方式,为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指导和帮助。
二是完善教师绩效考核办法。绩效工资分配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并体现对优秀教师、班主任等特定岗位教师的激励。完善绩效考核办法时,将学生评价、家长评价、同事评价纳入评价指标。各区县均已出台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保障长效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的文件,并按文件严格落实。2023年人均增长至22000元以上。
三是完善学校岗位竞聘考核。市人社局、市教体局联合转发《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四川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岗位设置及聘用管理九条措施〉的通知》,指出“对在乡村中小学聘用累计满25年、且聘岗期间按照当地互派轮岗实施办法到城镇中小学任教满3年的教师,通过副高级及以下职称评审可不占相应等级教师岗位数量”,可一定程序上消除农村教师躺平思想。指导完善学校内部竞聘考核办法,经学校教职工大会讨论通过后实施。仁寿县在年度考核、职称评聘、评优选先等与教学质量挂钩,加强岗位管理,制订科学合理的岗位职责,严格按岗聘用并加强聘期考核管理,聚焦教育教学主业,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办学治校水平。
眉山市教育和体育局
2024年3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