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建议和答复
 
回首页>>
眉山市教育和体育局对市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第89号建议答复的函
2024-04-18 08:57   市教育和体育局 审核人:


窦红霞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主城区新师资培养培训的建议》(第89号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强化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底蕴

一是构建长效常态化学习体系。设立新入职教师首年“集中+分散”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制度,确保每位新教师在入职之初接受系统性政治理论教育,并在后续工作中持续开展定期政治学习及师德师风建设活动。

二是策划并实施特色课程设计。开发涵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师德师风建设等内容的特色课程,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增强新教师的政治素养和道德情操。

三是组织实践体验与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参观红色文化教育基地、举办专题讲座及实践活动,将理论学习与实地体验相结合,增强新教师对新时代教育事业的使命担当。

二、提升教师教学与管理技能并举

一是专业技能系统化培训通过三年分阶段、递进式的混合培训,引导新任教师理解教师工作的职业特点,树立良好的职业价值观,自觉遵守职业规范,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规划;掌握教育教学理论,加深专业理解,建构学科专业知识体系,研习学科教学与学生管理的策略与方法,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教育教学基本能力,扣好职业生涯“第一粒扣子”,提升新教师教书育人能力。

二是实施“一对一”导师制度。针对新入职或需提升教学技能的教师,建立老中青教师帮带机制,通过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引领和指导,实现教学技能的传承与提升。

三是家校沟通与学生管理培训组织专题讲座与工作坊,邀请专家传授有效家校沟通技巧,开展班级管理案例分析,提升新教师对学生心理特点的理解和应对能力。

三、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统筹规划同步加强

一是建立区域协同培训机制。依托成德眉资一体化发展战略,构建跨区域的新教师联合培养平台,共享优质师资力量和教育培训资源,共同开展新教师培训项目,实现优势互补,整体提升新教师队伍素质,结合眉山市主城区实际情况进行本土化改造和创新应用。

二是组织专题交流研讨活动。定期举办四地新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学术研讨会等活动,搭建互动交流的桥梁,借鉴和推广先进教育理念与实践经验,激发新教师的专业成长活力。

三是制定一体化培训方案。结合成德眉资四地教育资源特点及新教师实际需求,科学编制涵盖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理论、专业技能训练、班级管理等多维度的一体化培训计划,确保培训内容既体现区域特色又具有广泛适用性。

四是构建联动评价体系。建立统一的新教师培训效果评估标准和数据共享机制,对参训新教师进行同步跟踪与评价,实时反馈并调整优化培训策略,形成四地共育、同频共振的良好局面。

四、加大政府投入力度,确保培训经费供给

一是财政预算倾斜。在年度预算中设立专项基金,逐年增加对新师资培养培训的资金投入,确保各项培训计划得以顺利实施。

二是资金使用监督。完善经费管理制度,加强对培训经费使用的审计与监管,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切实提高培训效果。






                    眉山市教育和体育

                 2024313


关闭窗口

主管:中共眉山市委眉山市人民政府     主办: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眉山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市长热线)电话1:028-12345(眉山区域拨打)         

眉山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市长热线)电话2: 028-38119999(非眉山区域拨打)

网站标识码:5114000002   蜀ICP备12025919号-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001

本页面执行时间为0.03秒 ,推荐使用1366*768分辨率以上显示器及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进行浏览

党政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