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建议和答复
 
回首页>>
眉山市城市新中心建设发展委员会对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92号建议答复的函
2023-08-29 16:28   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审核人:

眉山市城市新中心建设发展委员会

对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92号建议答复的函


邓璐代表

提出的《关于在城市新中心布局建设邻里中心》(第92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政策保障

《中共眉山市委关于构建新型城乡基层治理体系的决定》(眉委发〔2020〕1号)文件中提到:推进就近化服务。按照“统一规划、部门协同、因地制宜、分类实施”的原则,借鉴苏州市场化运营模式,分期分类建设集“党建+服务、文化+体育、医疗+养老”等于一体的社区邻里中心,达到服务就近供给、建设幸福社区的目的。将社区邻里中心建设纳入“十四五”发展规划、国土空间规划,围绕构建15分钟生活服务圈,按照每百户30平方米的标准,编制一张全市社区邻里中心建设蓝图,建立社区邻里中心建设标准、管理规范及运营机制等一套规范体系,形成一批环境优美、布局合理、业态齐备、功能完善、服务有序的新型社区邻里中心。

二、建设要求

(一)总体要求

按照15分钟生活圈配置,步行距离800-1000米,覆盖面积2-3平方公里,服务人口约3万人。

(二)主要功能

建设邻里中心,应结合公交站点,以社区公共设施配套为主,商业服务为辅,分为必备功能和可设功能。

必备功能是每个邻里中心必须设置的功能。包括:社区管理服务、社区体育健身、社区医疗卫生、社区养老服务、社区文化服务、社区托幼服务、菜市场、商业服务等。

可设功能是尽量纳入邻里中心设置的功能,当受地块面积限制无法纳入邻里中心时,应根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单独用地进行设置。包括:小学、初中、社区公园等。

、规划情况

根据《眉山城市新中心南都会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初步成果),区域内构建“城市级—片区级—社区级—邻里级—居住街坊级”五级生活圈。其中城市级包括国际攀岩中心、省儿童医院、市民服务中心、两宫一中心、市托育中心、市艺术中心、太和老镇等项目;片区级包括派出所、卫生院、社区文化和养老中心、高中等;规划315分钟社区级生活圈3个,重点布局基础保障类设施,每个社区中心建筑面积1-1.5万平米,包括警务站、社区办公室、老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文化体育活动用房、便民商业等功能;划定10分钟邻里级生活圈6个,设置邻里中心、幼儿园和小学等,还包括便民菜站和养老驿站、卫生服务站、文化活动室及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划定5分钟街坊级生活圈9个,设置街坊服务设施,如幼儿园、便民商店、街头绿地、生活服务站、小型健身场所(路径)等设施。

、工作打算

接下来,我们严格执行城市新中心的各项规划,稳步高质量推进各项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同时也按照您提出的“集约化、示范化、精准化”要求,建设复合型邻里中心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感谢您对城市新中心的关心和支持,也希望您为我们的工作不断提出宝贵意见。


附件:市人大代表建议办理情况反馈意见表


               眉山市城市新中心建设发展委员会

                            202367

(联系人:邹 玲;联系电话:18990300322

抄送: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市政府办公室。



关闭窗口

主管:中共眉山市委眉山市人民政府     主办: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眉山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市长热线)电话1:028-12345(眉山区域拨打)         

眉山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市长热线)电话2: 028-38119999(非眉山区域拨打)

网站标识码:5114000002   蜀ICP备12025919号-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001

本页面执行时间为0.05秒 ,推荐使用1366*768分辨率以上显示器及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进行浏览

党政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