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敬林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抓住机遇大力发展文旅产业的建议》(第119号建议)收悉,感谢您长期以来对文旅工作的关心与支持。经认真研究建议事项,现答复如下:
去年6月8日以来,我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传承三苏文脉弘扬东坡文化,以“一心三地”建设为发展目标,深度挖掘三苏文化、长寿文化、竹编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化遗产活化利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文化和旅游消费需求,促进全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开发文旅产品方面
结合全市文旅资源普查成果,我局深入挖掘眉山人文历史、自然生态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特色资源,扶助30家企业、机构加大文旅产品开发,推出三苏文创、彭祖祖、大雅堂、青神竹编等系列文创产品106套(件)和东坡泡菜、仁寿芝麻糕、洪雅幺麻子等系列非遗旅游商品40余种,涵盖工艺美术品、纪念品、家居日用品、食品饮料、文具玩具、服装服饰等10余个品类,深受游客欢迎,荣获国、省旅游商品大赛多个奖项,年销售额近亿元。
目前,全市通过文化产业发展资金补助、创建“天府文创集市”品牌等政策,重点培育眉山东坡宋城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等国有企业,通过文化品牌讲好眉山故事,打造一批创意独特、底蕴厚重、贴近生活的城市礼物和文创产品,实现文化IP与文创产品的转化利用,集中力量打造眉山文创、文产、非遗产品集群平台。今年成功举办了“老峨山杯”礼遇东坡眉山市首届文创产品设计大赛活动,收到了1000余件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作品,按照旅游商品创意设计类、生活美学创意设计类、非遗产品创意设计类、品牌及包装创意设计类、城市明信片创意设计类5个类别,评选出29件获奖作品,进一步推广了“礼遇东坡”文创品牌,丰富眉山文创中心产品线,助推眉山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营造文化氛围方面
全市围绕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工作,先后精心打造了东坡城市湿地公园、苏洵公园、苏轼公园、苏辙公园等8个主题文化公园,以三苏诗词意象等相关命名110余条街道,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学校命名等各个环节,镌刻三苏印记、体现蜀风苏韵。
目前,全市正积极融入长江文化公园、巴蜀文旅走廊建设,加快眉州古城墙遗址公园建设,推进三苏祠纱縠行等6大历史文化街区规划保护,实施眉州武庙加固等项目30个,建成省市级乡村史馆示范项目17个,完成“东坡步道·大家之路”一期等重点项目建设。编制《眉山市三苏遗址遗迹保护利用规划》,启动“全国三苏文物主题游径眉山示范带”规划建设,积极争取三苏文化遗产保护提升项目纳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点项目,规划建设市级综合性博物馆、美术馆,加快建设文化馆、图书馆(新馆)。
三、业态布局方面
按照市委《关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传承三苏文脉弘扬东坡文化的决定》精神,我局牵头成立了三苏祠发展工作专班,围绕打造“文化底蕴深厚、旅游特色鲜明、配套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知名人文旅游胜地,编制了《三苏故里文化旅游片区策划和规划》,系统梳理片区文化资源、基础设施、文旅业态等情况,深入分析片区功能定位、空间布局、运营策略等内容,整合三苏祠、东坡岛、蟆颐山等文旅资源,对片区进行文态塑造、业态提升、形态改造、生态优化,加快推进“一江两岸·三苏故里”文旅格局发展。
从全市来看,我局结合34家A级旅游景区特色资源,围绕东坡文化研学、彭山彭祖养生、仁寿龙滩度假、洪雅避暑休闲、丹棱乡村体验、青神赏竹观萤等主题,积极培育东坡美食、文创演艺、夜间经济业态,“东坡醉月地”成功入选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江口沉银博物馆、柳江古镇乡贤文化街区等6个项目入选全省文旅融合发展示范项目。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做强文旅市场主体。
重点对文旅行业国有平台企业,组织专家服务团队开展决策咨询、技术指导、人才培养和成果推广等智力帮扶活动,进一步增强市场主体造血功能,不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鼓励支持文旅行业协会建设,有效互动市场动态、行业趋势、政策法规等经营发展信息,指导行业协会制定行业规范、自律公约、分级评定标准程序等。
(二)积极创建文旅品牌。
创建一批国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示范区,持续打造千禾味道馆省级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等省级业态融合发展品牌。推进礼遇东坡水街文创店创建四川省文创集市,以瓦屋山景区、老峨山景区、彭祖山景区等为重点,创新开发仙山非遗剧场、古镇音乐会、特色商品集市、书法集市等系列文旅产品,全面丰富文旅产品体系。
(三)深化旅游服务质量提升。
开展“对内注重提品质,对外注重美誉度”旅游景区管理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推进全市A级旅游景区智慧化建设,督促畅通服务信息反馈渠道,建立游客需求反馈响应机制,加强企业文化培养和团队建设。推进文旅行业法治建设,加强文旅市场综合监管,深化“双随机、一公开”,联合开展“清风行动”、“不合理低价游”等文旅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开展文旅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常态化开展体检式暗访,巩固推动文旅市场秩序持续向好。
眉山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2023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