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建议和答复
 
回首页>>
眉山市民政局对市第五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67号建议答复的函
2023-07-07 16:51 吴郑  市民政局 审核人:
[字号: ]

陈宏斌代表:

您在眉山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提出《关于优化社会力量融入路径,构建基层治理共同体的建议》(第167号建议)收悉。感谢您的关心和大力支持,此建议十分中肯,帮助我们找到当前社区治理短板和不足,对优化“五社联动”,发动多元主体参与治理工作,进一步启迪了思维、开阔了视野、创新了方法。我单位对您的建议高度重视,落实专人负责办理,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不断提升治理效能,推动构建基层治理共同体。现就建议答复如下:

一、关于优化治理平台,拓宽参与渠道的建议。在建强社会组织平台方面,我市已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级“五社联动”发展促进会,将全市63家支柱社会组织、龙头社工机构、优秀志愿者队伍发展为会员单位,推动行业攥指成拳、抱团发展,增强整体战斗力。今年,已建立市“五社联动”支持中心,完善“支持、服务、研发”功能,助力“五社”全面发展。在建设智慧平台方面,2021年,在东坡金龙社区开展了智慧社区试点,在公共安全、公共服务、监测预警上有一定探索,智慧科技的加入,有效提升了社区治理效能。今年,准备大力推进省级特色创优项目,实施3个智慧社区治理试点,推动社区信息终端整合、社区便民服务集成,在智能智慧服务上进一步探索创新。在建立特殊主体议事平台方面,依托“邻里中心、社区阵地”,在510个村、337个社区全覆盖建立群众议事协商阵地。同时,在场镇集市、社区广场、院落院坝等群众聚焦的地方,创新“榕树下议事”“邻里百家”“居民夜谈”等议事方式,推动议事平台下沉,走到群众身边,广泛听取各类群众意见。

二、关于细化治理内容,发挥多元主体优势的建议。2022年,我市制发《关于推动“五社联动”深化城乡社区治理工作实施意见》,推动各类治理主体培育,积极引导参与社区治理。目前,通过建立市县镇村四级社工服务体系,采用“社工+”方式,将楼栋长、外卖员、网约车司机、网红、小区保安等热心群众,发展为信息员、情报员、服务员。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建立社区“需求、资源、服务”三张清单,指导五社联动工作。大力孵化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出台《眉山市培育扶持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支持群众根据趣缘业缘,自发成立棋牌书画、歌舞健身、救助关爱、助医助残、环保治理等各类社区社会组织,已培育社区服务型社会组织48家、社区社会组织1143家。完善志愿者激励机制,建立健全志愿服务时长管理模式,持续推广“道德超市”“时间银行”等做法,开展“最眉社工”“最眉志愿者”“十佳服务案例”评选,引导更多群众参与志愿服务,营造出良好的社会氛围。直至目前,眉山在线注册志愿者达60余万人,每万人志愿者人数比例居全省前列。

三、关于强化支撑保障,实现良性循环的建议。今年,我市紧盯“人、财、物”关键要素,以提质赋能为抓手,推动基层治理由“输血式”向“造血式”发展。在项目资源支持上,对上加大争取力度,争取省级社区治理项目45个2340万元;对内整合打捆养老、扶幼、助残、福利、精康等民政项目资金5100万元,集成向社区投放,积极推进社区开展自治互助、贴心关爱、人文生态、慈善友邻、智慧科技等治理试点。在社区经济发展上,积极探索“社区领办、抱团联办、社企共办”模式,丰富助餐、物业、家政等服务业态,发展社区企业30家。在公益慈善募集上,成立“社区慈善基金”44支,编制助困助学、儿童保护、老人关爱等慈善项目60余个,通过“公益创投”“慈善一日捐”等,引导社区单位、商家、居民广泛参与物质资金募集,已募集慈善资源260万元,优先用于社区服务项目,有效实现社区发展“内循环”。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坚持走出去、引进来,市县分批次组织村社干部、社工代表、志愿者领头人赴外地学习“五社联动”“智慧社区”等经验做法;大力倡导社区“两委”、网格员、社会组织成员参与社工考试,积极做好每批次社工考试培训、村(社区)干部培训,2020年以来,我市考取社工证人数连续两年翻番,达1356人。下一步,我局将积极对接教体、团委等部门,在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志愿服务上下功夫,进一步优化志愿积分管理方式,探索激励模式,切实推动多元共治。

眉山市民政局

2023年6月15日

关闭窗口

主管:中共眉山市委眉山市人民政府     主办: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眉山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市长热线)电话1:028-12345(眉山区域拨打)         

眉山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市长热线)电话2: 028-38119999(非眉山区域拨打)

网站标识码:5114000002   蜀ICP备12025919号-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001

,推荐使用1366*768分辨率以上显示器及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进行浏览

党政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