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建议和答复
 
回首页>>
眉山市教育和体育局对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第88号建议答复的函
2022-06-15 16:59   市教育和体育局 审核人:


李颖颖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倡导义务教育阶段5-9年级学生收看新闻联播的建议》(第88号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中小学政治素养培育现状

我市教体系统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培养学生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制观念、健全人格与责任意识,近三年来,按照国省双减、五项管理等文件精神,转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国防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等文件,制发《进一步推进全市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的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全市328所义务教育学校坚持主阵地作用,积极推动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后服务、国防教育、研学实践等多种课程落地见效,家校社协同配合,切实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注国家发展、了解国际形势的政治素养,落实学校德育工作。

二、关于组织收看新闻联播的建议

根据您所建议的课堂观看、校内集体观看、校外家长陪同三类不同形式的收看建议,市教体局倡导学校因校制宜,积极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采用学校教育、校外实践、家长学校等方式途径切实做好家校社协同合作,以更全面有效的方式培养学生时政热情,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注国家发展、了解国际形势,进而加强学生政治素质。

三、关于强化培养学生时政素养的建议

(一)强化学校主阵地作用

1.坚持德育为先原则。学校教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为抓手,通过主题班(团)队会、国旗下讲话、志愿服务、演讲、征文等多形式开展德育工作。以红心向党耀眉州为主题,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在清明、五四、国庆、重阳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清明祭英烈党史我来讲 红色照我心百年光辉历程 全面建成小康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等主题活动,全市静心读党史、青春献给党主题征文活动获省级一等奖3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眉山市教体局获优秀组织奖。我市1名学生获评全国优秀共青团员,2名学生获评全国优秀少先队员,央视、中国教育电视台报道我市学校开学第一课。

2.加强课堂教育教学。一是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开齐开足上好道德与法治课程,实现课程目标之一:学生关心集体、社会和国家,具有主人翁意识、责任感和集体主义精神,主动承担对自己、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责任。二是坚持学科间有机渗透时政教育。结合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学生特点,根据语文、历史、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教材实际,融合渗透时政素养培养。如落实《国防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三是加强专项教师培训。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教师函〔20198号)精神,开展每年1次中小学思政教师专题培训,健全思政教研机制,提高思政课教师政治素养、师德修养、理论功底和专业素养。

3.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全市328所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开展课后服务,受益学生21万余人,学生参与率95.99%,教师参与率96.04%。学校采用一校一案”“5+2”模式,科学制定课后服务课程表,依托学校场地、资源优势,结合五项管理读物推荐工作,引进第三方社会机构、邀请家长中的专业人士,列出作业辅导、读物推荐、音体美科及厨艺、园艺、茶艺、陶艺等丰富特色项目供家长、学生自主选择。目前,全市成立课后兴趣小组、社团近3000个,聘请社会机构589人,13所县级书香校园,学校图书馆藏书量500万余册,积极开展符合学生年龄和身心特点的课后服务活动。如:彭山四小红色拼盘课后服务模式,采用观影、读物、演讲、文创、歌唱等形式进行红色革命教育。今年我们正开展百名校长亮方案活动,由学校校长因地因校制宜、一校一案,实现课程内容的差异化,开发设置基础+拓展、作业+社团多种课后服务项目,可增加一系列与政治素养相关的社团活动,全面提高课后服务质量。

4.开展研学实践教育。市教体局牵头12部门制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践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学校每学年组织安排1-2次研学旅行实践活动。制发《眉山市中小学红色教育研学实践活动实施方案》,青神县红色西山研学实践基地、彭山公义红色教育研学实践基地、眉山市桂花湖抗战将士历史文化纪念馆被评为四川省中小学红色研学实践基地。并评选眉山市中小学研学基地29个,其中包括革命传统教育相关的基地7个。充分发挥革命史实、英雄人物、革命文物、战地遗址、重大工程、纪念场馆的育人功能,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提升政治觉悟,培养学生时政素养。

(二)强化家庭教育主体作用。

一是坚持整体推进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建设工作思路,通过家长会、家委会等各种形式,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教育和贯彻落实,每学期组织至少2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活动,引导家长担负起培育学生时政素养的主体责任。二是汇编4期《一起成长》期刊,免费发放学校4000余册,同时每周末在教育体育微信公众号推出经验文章、经典案例和育儿故事,积极传播科学家庭教育理念和正确的教育方法,帮助家长正确培育学生时政素养。三是市教体局组织150余名骨干教师赴北京、广东,龙泉驿、广汉等地考察学习家庭教育先进经验5次,为家庭教育讲师团提供中坚力量。市教体局关工委主任杨玉仙在全市中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培训班上做家长学校专题培训3场,明确指出校长是家长学校校长,做好家庭教育工作教育部门责无旁贷,有力推动家庭教育向前发展。目前,全市建立家长学校752所,占比91.5%。已成功创建全国优秀家长学校21所、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44所、彭山、丹棱、青神3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实验区,四川省家庭教育创新实践基地2个。

(三)增强各部门协同作用。

一是依托妇联建设的村(社区)儿童之家,村(社区)家长学校763个。依托7支家庭教育志愿服务队伍,开展了家教家风建设活动76场次,指导服务家庭1250个,举办了高层次家庭教育进社区活动7场,1万余家庭参与,开展了科学家教进万家活动,举办如何做一名称职的父母等家庭教育讲座245场次。建立家庭教育讲师团,举办家庭教育公益讲座。近3年全市累计培训各层次讲师910名,举办家庭教育活动1800余场次,受益家长达30余万人次,极大促进家长在家庭中培育孩子时政素养的能力。

二是配合市委宣传部、团市委针对不同青少年群体,分层分类开展讲好党的故事、革命故事、英雄故事主题团队日活动、开学第一堂团课、红领巾志愿者走进荣军院慰问老兵等沉浸式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坚定不移感恩党、听党话、跟党走,积极培育学生时政素养。

三是配合市县关工委、团市(县)委等部门,指导各类实践基地结合学生年龄特点,精心设计、编制实践活动课程,常规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青少年军事训练等活动,厚植学生家国情怀。


附件:市人大代表建议办理情况反馈意见表




                                                       眉山市教育和体育局

                                         2022527

(联系人:林楠清;联系电话:17360686979


关闭窗口

主管:中共眉山市委眉山市人民政府     主办: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眉山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市长热线)电话1:028-12345(眉山区域拨打)         

眉山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市长热线)电话2: 028-38119999(非眉山区域拨打)

网站标识码:5114000002   蜀ICP备12025919号-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001

本页面执行时间为0.02秒 ,推荐使用1366*768分辨率以上显示器及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进行浏览

党政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