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建议和答复
 
回首页>>
眉山市教育和体育局对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第84号建议答复的函
2022-06-15 16:34   市教育和体育局 审核人:
[字号: ]


张建超代表:

您好,感谢您对全市教育事业和乡村教师队伍的关心。您在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关于优化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第84号)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优惠倾斜政策的问题

为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切实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加强区域协同,教育部门大力推进乡村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

一是完善教师职称评聘。坚持向农村中小学特别是偏远乡镇中小学倾斜,中小学教师职称申报评审标准条件对农村学校教师在教育教学研究方面的要求可适当放宽,将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任教1年以上的工作经历作为教师申报评审高级教师职务的必备条件。在农村学校任教累计满30年且仍在农村学校任教的教师,符合具体标准条件的,可直接推荐申报评审高一级教师职称。在农村中小学同一等级教师岗位聘用满10年、在农村中小学连续工作20年、在农村中小学累计工作30年的教师竞聘同一职务层级内部上一等级教师岗位时,可不受教师岗位结构比例限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为双肩挑的,在核准的岗位总量和结构比例内,占管理岗位数,不占专业技术岗位数。2021全市共完成各级各类职称评审推荐1948中评审通过中级以上职称的农村教师961人,占评审通过中级以上职称60%在正高级教师职称评审推荐中,坚持向班主任、教学一线和业绩突出、农村教师倾斜,2021年推荐中小学正高级教师11名,其中农村教师2

努力增强教师职业荣誉。在评先选优上对农村教师倾斜。在特级教师推荐评选条件中,要求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原则上应有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1年以上支教工作经历,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有农村、薄弱学校支教经历一年以上的同等条件优先,在农村学校任教10年以上的同等条件优先。农村学校教师推荐名额所占比例不低于眉山市推荐名额的15%2021年省特级教师评选中,我市13名教师荣获省特级教师荣誉称号,其中农村教师1名。每年以市政府名义表扬优秀教师、优秀校长,其中优秀乡村教师10名。加强对优秀乡村教师和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乡村教师和乡村教育的浓厚氛围,确立乡村教师光荣的正确导向增强乡村教师的职业荣誉感和吸引力。

二、关于优化教师资源配置的问题

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加强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的统筹管理,开展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市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工作。

一是强化编制管理,落实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优化布局盘活编制资源,推进生源严重萎缩的小规模学校(含教学点)撤并整合,合理调整划转农村撤并学校教师编制用于城区教师使用,解决结构性缺编的矛盾,提高编制使用效益。创新机制灵活管理师资,鼓励有条件的乡镇音体美等学科教师走教、跨校兼课,提高农村教师编制使用率,盘活农村教师编制。

二是多举措补充教师。实施银龄讲学计划、公费师范生定向培养计划,采取公开考试招聘、考核招聘、编外聘用等方式,为乡村学校补充一专多能教师。2021年考核招聘部属公费师范毕业生10名、省属公费师范毕业生72名,成功申报省属公费师范生定向培养需求计划66个。新进教师原则上都安排到农村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全年补充乡村教师152,保障了乡村中小学的师资力量2021年公开引进艺体类教师120余人,鼓励教师跨学科、跨学段转岗,为转岗教师提供专业培训,增强艺体类教师补充力度。

三是推进校联体建设,开展交流轮岗。做实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探索岗编分离改革,推进义务教育教师县管校聘义务教育学区制改革和校联体建设市教体局与市人才办联合印发《眉山市校联体建设工作方案》,按照区域合作、品牌示范、均衡发展、学段延伸的建设思路,通过理念共融、教学共研、学生共育、资源共享、师资共建、文化共塑等方式,已组建区域合作”“强强联合”“结对帮带学段融通4146个校联体校联体实施以来,通过遴选优质骨干教到结对薄弱学校开展常态支教,组织受扶学校教师到优质学校跟岗等方式,每年有500名以上的教师在校连体间柔性流动

2016年市教体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县(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实施办法》,在同一学校连续任职满3届(每届任期3年)的校级干部、任教满9年的教师原则上应当交流轮岗。20202021学年,交流轮岗教794其中中级以上职称512人,2939岁教师511人,各级各类优秀教师和骨干教师参加轮岗交流232人,达到应交流总数的29%,城区教师交流到农村学校教师158人。东坡区、仁寿县试点开展音体美等艺体学科教师走教,青神县通过教育均衡发展1+X模式开展跨校竞聘,丹棱县制定《丹棱县深化教师县管校聘工作实施意见》推进教师县管校聘改革,洪雅县探索推进学区制改革,学区中心校统筹配置成员学校教育资源,统一调配教师,有力推动了乡村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附件:市人大代表建议办理情况反馈意见表



眉山市教育和体育局

                                                                 202259

(联系人:李秘;联系电话:18990302721


关闭窗口

主管:中共眉山市委眉山市人民政府     主办: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眉山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市长热线)电话1:028-12345(眉山区域拨打)         

眉山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市长热线)电话2: 028-38119999(非眉山区域拨打)

网站标识码:5114000002   蜀ICP备12025919号-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001

,推荐使用1366*768分辨率以上显示器及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进行浏览

党政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