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朱雪瑛、颜毅、张容、王琪、曾乐琼、邓春兰、叶小兵、彭水全、彭兰英、廖泉友、粟伟仪、王树忠、段勋、赖晓英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速推进医养结合养老产业发展的建议》(第96号建议)收悉,非常感谢您对我市医养结合工作的关心支持。我局高度重视,认真分析并进行了专题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您提出的“加速推进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激发市场活力,鼓励支持医养结合产业发展”建议的回复
一是开展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能力提升行动。严格落实《四川省开展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在全市9家医养结合机构中开展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召开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培训会,指导机构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配置医疗卫生服务资源、落实医疗卫生服务相关法规、开展相关医疗卫生服务、强化常态化疫情防控和传染病防控、提升医养结合机构人员队伍能力、加快医疗卫生服务质量监管及信息化建设。二是提升医养结合服务信息化水平。指导全市医养结合机构按要求登录全国医养结合管理信息系统,将基本信息及相关图片录入全省电子地图系统,实现对医养结合机构精准化的管理。三是做实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约服务。4月,印发了《眉山市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签约合作服务指南(试行)》,民政、卫生部门联合召开了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签约服务培训会,按照方便就近、互惠互利的原则,引导养老机构与周边医疗卫生机构签约,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以及转诊服务。目前,全市已成功签约93对,服务3000余人次。四是实施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提升项目。4月初,争取省级资金250万元,支持东坡区通惠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5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增加养老服务床位,配置医养结合服务相关设施设备,为失能老年人提供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争取省级资金50万元支持市中医院开展安宁疗护服务试点。五是开展居家医养结合服务项目。争取省财政资金131.54万元,用于开展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失能老年人健康评估与健康服务工作,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第一季度完成65岁以上常住老年人267516人签约,总占比77.4%。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完善保障制度。积极响应十九届五中全会“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号召,推进医养结合工作发展。统筹布局,整合相关行政部门优势资源,共同完善医养结合财政、医保、价格、养老保险等政策体系,让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能够降低运营成本,让更多的老年人能够住得起医养结合养老机构。
(二)培养专业医养人才队伍。完善薪酬、职称评定等激励机制,鼓励医护人员到医养结合机构执业,在职称评定、专业技术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等方面,对医养结合机构医务人员同等对待。建立医疗卫生机构与医养结合机构人员进修轮训机制,促进人才有序流动,将老年医学、康复、护理人才作为急需紧缺人才,纳入培训规划。同时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大力推进养老护理员等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支持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增设相关专业课程,加快培养老年医学、康复、护理、营养、心理和社会工作等方面专业人才。
(三)全域推进医养结合。全面推行老年人健康服务,促进健康老龄化。推动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与社区卫生服务站、护理站或其他医疗设施邻近设置。健全养老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合作机制,全面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积极探索解决长期居家失能、失智老年人的生活照料问题,设立“家庭照护床位”。将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推动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的比例超过50%。
眉山市民政局
2021年7月6日
(联系人:史乙汗;联系电话:38168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