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民政局对市四届人大六次会议第 11 号建议答复的函
江林代表:
感谢您对眉山区划地名工作的关注与支持。您提出的《关于撤乡并镇工作中开展对合并乡镇地名的留存和使用工作的建议》(第11号建议)收悉,我局高度重视,认真分析,并进行了专题研究。现答复如下:
2019 年,我市完成了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全市乡镇(街道)由131个减少到80个,加快了我市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推动乡镇职能由“管理型”向“公共服务型”转变。根据《眉山市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实施方案》要求,新设立的乡镇名称充分尊重历史、传承文化、突出特色,反映辖区内干部群众的美好愿望和追求,尽可能以原有乡镇名称中的一个作为合并后新乡镇的名称,历史文化名镇和古镇名称予以保留。新设乡镇名称的命名,特别是新命名的乡镇名称严格控制,通过实地调研,经专家论证设置、政府公示、网上公示等多种方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当地群众意见,充分得到了群众认可。
同时,我市制定了地名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一是对合并乡镇名称建立档案,详细记录乡镇名称、由来、历史、传承文化等,保留一份该名称的记忆,并将其记录在当年撰写的年鉴、地方志等文献上。 二是通过优先恢复启用方式,将被撤销的乡镇名称优先用于村级建制调整后新设立的村名或者社区名,比如将被撤并的盘鳌乡、武阳镇、牧马镇等,名称用于新设立的盘鳌社区、武阳社区、牧马社区等。通过此种方式全市重新启用了41个原乡镇名,让历史文化悠久传承文化深厚的地名得以保留,留住“乡愁”,最大限度的维系了离家游子的家乡情感。
下一步,对如崇仁镇等个别被合并乡镇名称, 一是在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成果转化中编撰眉山历史地名名录,将消失的地名及历史文化传承等资料收入其中。 二是对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的地名采取立碑或建文化墙的方式,详尽记述该地名的来历、含义和演变等情况,宣扬地名文化,留住老地名的记忆。 三是在今后的工作中适当的时候,设置以相应地名命名的社区或街道、公园、广场等名称,使老地名“复活”。
希望您继续对眉山区划地名等民政工作予以关注和支持。
眉山市民政局
2020年8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