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雪瑛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减少和预防未成年极端事件及犯罪低龄化的建议》(第84号建议)我会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近年减少和预防未成年人极端事件及犯罪低龄化工作情况
(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
全市各级党委政府以贯彻落实《眉山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为契机,不断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加强人员和经费保障,切实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引领未成年人向上向善,为减少和预防未成年人极端事件及犯罪低龄化创造有利条件。公安、检察、法院、司法行政、教育、民政、团委、妇联、残联等部门依职能从打击未成年人犯罪和强化道德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家庭亲子教育、减少留守儿童等多方面入手,进一步维护和保障儿童合法权益,确保他们健康成长。
(二)加强道德法治教育
一是教育部门充分发挥课堂法治教育主渠道作用,开齐开足法治课时。义务教育阶段开设《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高中开设《思想政治》课程,每周开设2-4节课。二是推进“法律进学校”。全市各中小学校100%配备了法治副校长或法治辅导员,2019年开展法治讲座、法治辅导800场次,开展青少年“学宪法讲宪法”演讲和知识竞赛150余场,通过国旗下活动、主题班会、开学放假和毕业活动、纪念节会活动等途径开展学法活动,教育学生达15万余人次。三是多部门共同开展法治示范创建。宣传、教育、司法行政部门加强合作,实行治校示范校创建和动态管理,全市共创建省级依法治校示范校12所,市级81所。四是抓好实践教育。建立“青少年禁毒教育体验互动中心”100个,法治教育基地7个,区县覆盖率达100%,组织学生到法治教育基地开展法治教育活动10万余人次。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一是强化心理健康骨干教师培训。今年4月29日,市教体局在东坡中学举办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及法治教育工作线上线下培训,各区县教体局分管副局长、德育专干,各中小学校分管副校长、德育主任、心理健康教师、班主任10000余人参加培训,提升教师心理教育和法治教育水平。二是市妇联持续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开展未成年人及家庭成员心理健康教育。2017年以来,大力实施“心灵相约·幸福相伴”“美丽心灵·助飞雏燕”“让伤害远离女童”等公益项目,购买仁寿县心理健康行业咨询协会、彭山区治安志愿者协会、东坡区益家家庭教育志愿者协会、眉山李妈妈爱心协会等组织服务,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师作用,以保障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为重心开展系列活动。
(四)加强家庭教育
一是充分发挥家长学校教育引导作用。市教体局在全市523所学校建立了家长学校,44所学校成功创建“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各校利用家长开放日、家长会、亲子活动、千名教师进万家、微信qq群等,搭建家校互动平台开展家庭教育。市妇联结合妇女儿童之家建设,在城乡社区建立家长学校337所,通过购买社会组织服务进行示范建设,带动周边村(社区)家长学校进行。二是将家庭教育纳入各级民政、妇联工作培训内容。市民政局、市妇联今年5月20日举办“5.20结婚证集体颁发仪式暨幸福家庭第一课”活动,将家庭教育作为新婚夫妇培训内容;市民政局今年6月组织开展全市儿童关爱保护保障工作总结部署暨业务培训会,将家庭社会保障儿童权益作为培训主要内容;市妇联今年7月组织开展村(社区)妇联主席示范培训班,邀请省内知名家庭教育专家吴兆华教授专门讲授《如何做称职父母》。三是加强良好家风宣传。市妇联开展了“弘扬三苏文化·爱传幸福家”家庭教育百场讲座进万家活动;市纪委、市妇联印发《清风扬眉·廉洁齐家》读本,市妇联、市中级人民法院等编印《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十大典型案例》,市教体局编印《一起成长》期刊,市妇联编印《家风家训读本》,多部门微信公众号常年刊发各类亲子教育内容。
(五)加强重点未成年人关爱
一是出台政策。今年6月,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等六部门出台《眉山市困境儿童安全保护工作规程》,市民政局印发《眉山市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政策宣讲进基层”活动实施方案》,6月23日全省启动仪式在仁寿县大化镇水利社区举行。二是充实配备人员。结合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村级建制调整工作,全市80个乡镇(街道)、842个村(社区)全部及时确定和配备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三是加强破难。市中级人民法院、市民政局等组织召开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认定问题研讨会,市妇联召集12个部门召开反家暴多部门联动合作工作暨未成年人维权工作座谈会,对重点问题进行研究,落实了107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兜底保障,解决了2名母亲失联、父亲被拘留儿童的兜底监护。四是加大社会组织服务购买力度。2018年1月成立眉山市妇女儿童社会组织联盟,市民政局、市妇联、团市委等多部门购买眉山益家亲社工服务中心、仁寿县睿霖社会服务中心、青神县少儿促进会等几十个社会组织服务。五是成立了眉山市未成年人心理辅导站。开展一对一心理疏导、个体咨询、心理团辅、亲子沟通、家长课堂等活动。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扩大创业就业
针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原因分析,单亲、留守等家庭背景突出。为吸引留守儿童家长回乡就近就便就业,从源头上减少留守儿童,为未成年人接受良好家庭教育奠定基础。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强抓天府新区和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契机,全球招商,以眉山天府新区建设为龙头,努力克服新冠疫情影响,着力加快工业提质增效、培育壮大第三产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旅游发展,为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就业创业创造有利条件。发展改革、经信、财政、商务等部门引优引强,创造更多就业岗位;人社、财政、教育、市场监管、农业农村等部门和工青妇等群团从扩大就业规模、加强职业技术培训、发展产业富民等多方面入手,促进就业;各有关单位部门深入基层开展脱贫攻坚、联系服务,摸排发现并及时遏制未成年人犯罪苗头,共同为未成年人及家庭提供更好的生活、教育、发展环境。
(二)加强阵地建设
一是加快全市法治教育基地建设。市人民检察院主抓该项工作,目前已完成10亩、3500平方米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建设立项,建成后将分批组织学生到现场接受法治教育。市教体局把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作为重要内容来抓,打造好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法治教育基地、学校心理咨询室等基础设施,开齐开足相关课程,深化主题教育活动和教育实践。二是加大家长学校、儿童之家等服务阵地建设。市妇联、市妇儿工委办持续将儿童之家建设纳入全市民生工程,今年新建任务220个,在一室多用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城乡社区家长学校覆盖面。
(三)持续强化家庭教育
一是加强家校合作。加强未成年人家长与学校、未成年人的联系,让学校、家庭、家长学校成为学习、交流、联系、保护的有力纽带。二是加强民政、妇联合作,在共同开展“5.20结婚证集体颁发仪式暨婚姻家庭第一课”活动、共同处置6.26“妈妈打娃娃”网络舆情等经验基础上,进一步为新婚夫妇进行家庭教育、对办理离婚夫妻进行调解,努力挽回婚姻。三是深入净化家校环境。按照市委政法委关于专项行动统一安排,教育、公安、文化广播、市场监管等部门密切配合,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对校园周边的网吧等娱乐场所进行大力清理和整顿。乡镇(街道)、村(社区)以乡镇(街道)综治办、村(社区)活动室为基础设立保护站,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四是加大社会服务购买力度。加强妇女儿童社会组织联盟建设,加强项目督导,提升服务水平,培育更多优质社会组织、服务项目,搭建社会组织、社工人才服务家庭的桥梁。
(四)加强队伍建设
一是提升基层特别是村、社区未成年人工作人才专业化水平。推动“妇联主席、儿童主任、童伴妈妈”身份合一,推动基层综治网格员进入妇联执委队伍,提升做好妇女儿童工作的专业性;加强资源配置,探索多部门共同针对同一类别工作人员培训,提升培训实效。二是壮大志愿服务队伍。持续招募巾帼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大学生志愿者,组织“爱心妈妈”“爱心哥哥”“爱心姐姐”等专业团队下基层开展工作,持续开展家庭教育直通车、童心飞扬、大学生关爱留守计划等公益项目或活动。
综上,您的建议内容我们已在过去的工作中有所体现,并将积极运用到今后的工作中。减少和预防未成年极端事件及犯罪低龄化工作任重道远,还需各级各部门不断共同努力,为广大未成年人创造更好的条件、提供更好的教育,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您对以上答复是否满意或有其他建议,请填写反馈意见表(附件)告知我会。
此函。
眉山市妇女联合会
2020年7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