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建议和答复
 
回首页>>
眉山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对市四届人大六次会议第29号建议答复的函
2020-11-04 15:15   市文化旅游局 审核人:

杨珊代表:

首先感谢您对眉山全域旅游发展提出的宝贵意见。您提出的《关于打造全域旅游的建议(第29号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近年工作情况

(一)党政高度重视,全域旅游态势初成

全域旅游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新载体,是新时期旅游发展方式和发展战略的一场深刻变革,是引领旅游业迈上新台阶、开辟新天地的总体战略。近年来,我市牢固树立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以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文旅产业,着力打造“环成都文旅经济带新兴增长极”,实现眉山文旅跨越式发展。高标准编制《眉山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眉山市全域旅游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以市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统领全市全域旅游发展,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实施意见》,明确5年内确保2个县(区)创建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力争4个县(区)创建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1个县(区)创建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市争创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市的总体目标,并提出加快规划编制、品牌创建等十大行动落实全域发展的任务。2020年1月,省文旅厅公布首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我市东坡区、仁寿县、洪雅县被列入创建名单。

(二)依托资源优势,文旅产业蓬勃发展

编制完成《眉山市中心城区文化设施专项规划》等文旅专项规划60余个,逐步形成科学有序的眉山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引进乐高乐园、恒大童世界等高端国际文旅项目32个,总投资3018亿元,项目数量、投资总量均居全省第2。乐高乐园等5个项目入选省级重点推进项目。柳江古镇等13个项目入选全国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成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4个。三苏祠、瓦屋山、江口沉银博物馆分别进入四川“十大”文化旅游品牌中的“大峨眉”“大熊猫”“大遗址”品牌。洪雅县成功创建为四川省旅游强县。丹棱县顺龙乡幸福村入选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瓦屋山被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世界最美桌山,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并荣获“四川十大文旅新地标”。七里坪成为全国首个国际抗衰老试验区。玉屏山被评为第一批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

(三)改善基础条件,服务设施逐步完善

全市旅游床位数充足,有长岛洲际、彭山恒大、岷江东湖等高标准星级饭店和乡村酒店。有旅行社12家,旅行社分社22家,服务网点155家。大力推进旅游厕所革命,提档升级新、改建省级生态环保示范旅游厕所等各类旅游厕所。大力新建、改扩建旅游通道,打通城市到景区、景区到景区专用旅游通道,基本形成外通内畅旅游交通网络。眉山智慧旅游应急监控管理平台建成并投用,旅游信息化工作有序推进。

(四)强力推进宣传,文旅形象明显增强

整合推出“东坡故里东坡美食”等精品旅游线路50余条,建立“好耍在眉山”眉山文旅微信公众号、抖音蓝V账号、眉山文化旅游资讯网等宣传平台,形成立体宣传营销矩阵,持续在央视、中国旅游报等媒体开展立体宣传,成功冠名西成客专“苏东坡”列车。成功举办东坡文化节、东坡文化国际高峰论坛、四川音乐周等节会活动350余次,参加亚太旅游协会峰会和交易会,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四川旅博会等展会活动65场次,在斯里兰卡、香港、重庆等国家和地区举办专场推介38场次。我市文旅宣传足迹遍布美、俄、韩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北、上、广、渝等30余座城市,被亚太旅游协会评为亚太地区2016年新兴目的地挑战项目(二三线城市)首选旅游目的地。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坚持融合共兴,理清全域旅游发展思路

牢固树立“全域布局、全业支撑、全民参与、全程服务”的发展理念,充分认识全域旅游对解决旅游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转型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眉山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凝神集气以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为抓手推动全域旅游发展,为建设文化强市旅游强市奠定基础。整合全市文化旅游资源,以眉山市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为引领,着力构建“一区三带四基地”发展格局。坚持多规合一理念,将全域旅游规划与国土空间、产业发展、交通等各类规划有机衔接。邀请专家为眉山全域旅游发展把脉问诊,出谋划策。出台支持文旅发展扶持政策,给予用地、资金、人才等多面的支持,激发旅游市场活力。破除单打独斗、自我孤立的发展思路,以游客需求为中心,推进“文化+旅游”“文旅+”融合共兴发展,支持集文化创意、度假休闲、康体养生、体育旅游等主题为一体的文旅综合体建设,推出一批文旅融合示范项目。推进品牌文化活动、民俗文化表演、精品演艺产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文创商品等进城市旅游集散中心、旅游集镇、旅游景区,建设一批文旅融合示范基地。

(二)坚持精品带动,增强全域旅游发展后劲

以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引领,集中打造“一祠一馆、一山一水、一园一城、一镇一村”眉山新八景。以重大旅游项目建设培育全域旅游发展增长极,强力推进乐高乐园、太阳季度假区、恒大童世界、中铁生态旅游城等一批高质量、强带动的文旅项目建设。以东坡三苏祠、彭山江口沉银、青神国际竹艺城为代表,打造岷江文旅经济带,推进三苏祠精品博物馆提升项目、江口沉银博物馆新建项目和江口崖墓、牛角寨石窟、中岩寺摩崖造像石刻等保护利用项目建设。新建、改(扩)建一批历史名人陈列馆、博物馆、纪念场所、传习基地等,推进东坡文化创意基地建设。盘活资本龙头,加强对外招商引资,建立健全多元化投入使用机制,将民间资本引入全市景区开发建设,运营管理,宣传营销中。深入开发乡村民宿、有机休闲农业、乡村公园等近郊都市休闲旅游产品,加快竹艺水乡•东坡田园创客小镇、汉阳湖忆村生态田园小镇、306文化艺术民宿等农旅融合产品建设,实施特色旅游商品后备箱行动,加快地方农副产品变特色旅游商品,建设成渝地区乡村旅游首选地。

(三)坚持服务提升,强化全域旅游发展保障

补齐旅游服务短板,推动“吃住行游购娱”等配套设施提档升级,引导全社会参与全域旅游共建、共享。疫情常态化下,推进全市智慧景区、智慧旅游平台建设,构建咨询服务、宣传营销,应急管理等智慧旅游综合服务平台,推进旅游线上线下双向发展,提升智慧化水平。加快实现主要景区到机场、车站、码头的公共交通无缝对接,构建全域旅游交通体系。推动旅游景区、旅行社、旅游住宿、旅游厕所等领域标准化建设,打造一批精品民宿、酒店、餐饮名店等。实施文明旅游行动计划,推进文旅志愿者服务站建设,营造和谐旅游服务大环境。制定旅游人才发展长期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深化校地合作、政企合作,鼓励政府、企业和高校共建文旅人才培养培训联动机制,将旅游人才培训纳入就业培训的重要内容。实施文旅产业人才“十百千”工程,力争五年引进和培育10名文旅产业发展领军人物,培育100名文旅产业精英人才,培育1000名文旅产业服务标兵,提升文旅从业人才的素养,打造眉山文旅新形象。

(四)坚持精准营销,扩大全域旅游发展影响

实施大宣传大营销战略,打响眉山旅游品牌。以游客需求为导向,打造推出“东坡文化•味在眉山”等精品文旅线路。升级东坡文化国际学术高峰论坛暨四川音乐周节会活动品牌,让游客感受新时代崭新、动感眉山魅力。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相结合,持续开展东坡文旅品牌进央视、进机场、进高铁、进知名旅游网站等行动。针对目标市场,培育细分市场,推进东坡文旅走进沿海沿边省市,欧美、东南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港澳台地区,拓展国际国内客源市场。制定奖励政策,鼓励、引导和支持旅游企业到境内外开展多种类型的宣传营销活动。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巴蜀文旅走廊、成德眉资同城化、大峨眉等发展机遇,推动区域合作与交流,与其他市州打捆开展联合营销活动,共享营销信息,共塑品牌形象,互推游客资源。


                                                                                                                    眉山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2020年7月13日

(联系人:吴佩珏,联系电话:15196467735)


关闭窗口

主管:中共眉山市委眉山市人民政府     主办: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眉山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市长热线)电话1:028-12345(眉山区域拨打)         

眉山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市长热线)电话2: 028-38119999(非眉山区域拨打)

网站标识码:5114000002   蜀ICP备12025919号-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001

本页面执行时间为0.06秒 ,推荐使用1366*768分辨率以上显示器及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进行浏览

党政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