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燕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速成眉教育同城化的建议》(第69号建议)收悉。建议提得很好,现结合都市圈三年行动计划和成眉教育同城化发展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推进中德先进制造学院和仁寿公办幼儿园、义务教育学校、高中学校及体育中心、体育公园建设”。
一是仁寿县委县政府高规格顶层设计同城化工作。中共仁寿县委办公室仁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仁寿县融入成德眉资同城化暨成都都市圈建设2020年工作计划的通知》(仁委办发电[2020]4号)明确指出:争取成都优质民办学校到仁寿建立分校或附属学校,争取在蓉高等院校到仁寿建设高校产业学院、研发平台(研究院、基地)、产学研园区,联合引进国内外知名教育集团。目前,中德先进制造学院(暂定名)已启动基础建设一期工程,预计2021年秋季实现招生。规划新建 10所幼儿园、2所初中、4所小学,对8所高中进行提升改造,加快仁寿成都外国语学校等项目建设进度,进一步改造全县教育基础设施,推动教育高品质发展。
二是仁寿县教体局高质量统筹规划。县教体局根据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目标任务,结合仁寿县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需求,科学拟定“十四五”规划。规划新建10所幼儿园、4所小学、2所初中。
三是部门协同项目有序推进。仁寿县文缜幼儿园正在地勘,仁寿县高笋幼儿园、仁寿县沙子湾幼儿园等完成初步方案设计,仁寿县城北第三幼儿园、仁寿县城北第四幼儿园开展专家论证,仁寿县文宫幼儿园因枇杷小镇建设重新选址,仁寿县文同小学长平校区、仁寿县文缜小学、仁寿县长平初中、仁寿县文缜初中建设工程项目正在抗震审查阶段。
四是教育体育同步发展。仁寿县体育中心由仁发展建设,仁寿县南区体育公园已纳入规划并落实建设用地。
五是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仁寿县多措并举引进优质民办学校,成都外国语实验学校幼儿园部已完成三层施工,小学部、初中部完成基础施工,高中部已完成总工程量的60%;黑龙滩光相社区中铁项目正筹建一所高品质民办艺术高中。
关于“打造仁寿成都学生综合实践基地一体化平台、教师研训基地一体化平台和教学教研一体化平台”。
(一)打造仁寿(眉山)成都学生综合实践基地一体化平台。教育实践基地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和载体,成都都市圈拥有丰富的研学实践资源,应统筹规划,充分利用。
一是发布成都都市圈研学基地名单。遴选一批国家、省、市已命名的研学基地(营地),推荐为成都都市圈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原则上都市圈学生研学实践活动首先在发布的基地内开展。
二是共建都市圈研学实践精品路线。依托成都杜甫草堂、三苏祠等打造“诗词研学路线”;依托川菜博物馆、泡菜博物馆等打造“美食文化研学路线”;依托德阳绵竹年画、眉山青神竹编博物馆等打造“非遗文化体验研学路线”;依托成都市国防教育学会综合训练基地、四川省国防教育学院、乐至元帅故里等打造“国防爱国主义教育研学路线”;依托成都植物园、玉屏山风景区打造“植物探索研学路线”;依托“明珠三基”研学教育实践营地(仁寿)打造“农耕文化研学路线”等多条研学主题路线,并开发相应课程。
三是拟定都市圈研学实践计划。按学年度拟定都市圈研学实践活动计划,统筹推进都市圈内学校研学实践教育活动。
(二)打造仁寿(眉山)成都教师研训基地一体化平台和教学教研一体化平台。质量是永恒的主题,教师是质量提升的关键。以成都为主干,四市协同共建师资培养平台,是成都都市圈教育协同合作的重中之重。
一是开展跟岗挂职锻炼活动。继续选派学校管理干部、教师到都市圈中的优质学校跟岗学习、挂职锻炼。
二是推进名师工作室互动共育。积极开展成、德、眉、资四市名师工作室互动互访,相互吸纳对方教师跟师培育。
三是联合开展教育科研活动。积极开展成、德、眉、资四市学科联合教研,搭建语数外等学科联合教研平台,开展教学重点问题的专项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四是多形式开展教师培养培训。共享“文翁大讲堂”、“眉山教育大讲堂”等资源;加大师资共培力度,联合开展师资培训;积极开展名优师送培送教活动。
五是构建成都都市圈优质教育集团。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仁寿南一中加入成都七中牵头成立的教育集团)四个阶段构建优质教育集团,实现集团内成员学校管理共商、教师共培、课程共享、课题共研、文化共建。或者借鉴广佛教育同城化或京津冀教育同城化发展的经验,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机制,争取成都优质公办教育资源以“领办、托管、连锁”等形式到仁寿(眉山)办学。
关于“建立健全仁寿成都教育体育人才定期交流机制,设立支持成渝经济圈教育体育均衡优质发展专项资金,推动出台成渝经济圈丘陵地区教育质量提升的意见”。
建立健全仁寿(眉山)成都教育体育人才定期交流机制。在都市圈教育、体育联席会议制度和组织机构建立之后,建立健全仁寿(眉山)成都教育体育人才定期交流机制便成为必然的选择。
设立支持成渝经济圈教育体育均衡优质发展专项资金。一方面可以在仁寿县优质教育促进会里面增设“成渝经济圈教育体育均衡优质发展专项资金”,另一方面可以探索在一个更高的平台设立“成渝经济圈教育体育均衡优质发展专项资金”。
(三)推动出台成渝经济圈丘陵地区教育质量提升的意见。目前,四川省教育厅和重庆市教委已于今年4月27日签署了《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教育协同发展框架协议》,眉山市教育局拟于今年7月下旬与重庆市大足区教委签订《教育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届时,推动出台成渝经济圈丘陵地区教育质量提升的意见便会成为可能。
附件:市人大代表建议办理情况反馈意见表
眉山市教育和体育局
2020年7月13日
(联系人:王小龙;联系电话:135080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