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建议和答复
 
回首页>>
眉山市公安局对市四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15号建议答复的函
2019-12-12 11:01   市公安局 审核人:

眉山市公安局

市四届人大五次会议115号建议答复

 

尊敬的徐静代表:

感谢您对眉山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重视和关心。您提出的《关于实施交通治堵工程改善道路拥堵情况,新增中心城区停车位的建议》(第115号建议已收悉。我局高度重视,会同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自然资源局进行认真办理,并将其作为重点工作年纳入市公安局2019年工作计划,向市委市政府争取资金和政策支持,从规划引导、项目实施、智能建设、制度完善等方面系统推进城市交通治堵和停车位新增工作。现将建议办理情况报告如下。

一、实施全市交通治堵工程

为系统解决我市中心城区及区县城区交通拥堵问题,提升城市交通管理水平,推动治理出行难、停车难等“城市病”,大幅提高市民文明出行意识,不断提升眉山城市道路交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市公安交警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公安局领导下,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为抓手,细化措施,综合施策,部门联动,全面推进城市交通缓堵保畅。

(一)以设施规范为主线,确保城市交通基础提档升级

全市公安交警积极把关既有交通基础设施的改造换代和新建道路的高标准建设,不断推进交通信号灯配时智能化和交通标志标线标准化工作,以此确保交通管理基础设施以良好的状态服务于城市交通管理。一是全面排查整改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通过向本地政府积极争取建设经费,对中心城区和区县城区开展了多次交通标志、标线、隔离设施的全面排查整改。有步骤、分阶段进行优化,基本实现了交通标志的标准化。二是积极介入新改扩道路的前期设计和后期施工。公安交警与自然资源、住建部门紧密配合,深度参与城区道路新改扩项目设计的评审、实施和验收,严格把控标志标线建设标准。对不符合规范标准的交通管理设施一律不予接收移交,确保设施的设计建设符合国标、部标和管理需求。三是不断优化交通信号灯配时。在交通信号配时管理上,建立了及时收集、适应流量、灵活调整、专人负责的工作制度。大队管片民警根据日常管理观测,收集流量变化信息,实时提出调整配时建议,支队指挥中心配备两个信号配时专管员,受理各直属大队提出的配时调整申请,优化路口信号配时方案。通过这些措施,不断优化城区信号配时,确保每个路口至少有适应交通流高峰、平峰、夜间、节假日特殊时段等情况的五套运行方案。

(二)以“点线并重”为基础,确保城市交通组织得到最大优化

在市委市政府和各区县党委政府主导下,采取需求管理与单点调整并举的措施,不断优化城市交通组织。一是宏观上抽松老城,优化新区。将医院、体育馆等交通流聚散效应巨大的功能性设施、单位迁至新区,疏解老城区功能,并在新区配套新建学校、医院、市场等设施,为城区交通的平衡,控制需求起到很好效果。二是微观上以点带线促面解决突出问题。将城区排查出的拥堵节点逐一建档,开展分析研判,采取一点一策,精细化手段,多措并举予以解决。三是严格把关,避免道路施工导致拥堵。城市道路进入整治和改建的集中期,公安交警主动作为,年初与建设部门做好对接,掌握年内道路改造计划,并提前与施工方保持高度互动,要求其制定详细施工保畅方案,在通过交警评审后方可开工,以此确保了道路施工期间保畅安保人员到位、分流指示到位、临时通道的开辟到位。

(三)以“网格勤务”为标尺,确保城市交通警务运行规范有序

为进一步规范城区道路勤务组织和路面执法,切实强化民警日常路面管控责任,全市城区交警建立以并深入开展了责任为主导的网格化勤务管理机制。一是规定勤务划分原则和警力配置。根据辖区人、车、路及重点单位等实际状况和管理需求,对中队下辖的城市道路网格化细分为23个警务区。二是明确勤务职责。以警长为警务区第一责任人,组织警力开展缓堵保畅、事故处置、特勤保障、事件处置、路面巡查、调度响应、配时反馈、宣传教育八大勤务工作。三是配套建立勤务机制。通过领导包片、巡查报告、快速反应、岗间交接五大勤务机制,确保日常勤务工作的有序开展。四是开展强力督查。支队、大队分别制定了网格勤务考核方案,每月由勤务督察组对各警务区八大勤务、五大机制的运行情况进行网上视频督查、网下现场抽检考核,并排名通报考核结果,对连续两月排名后三位的警务区进行约谈警长,并扣减目标绩效分数。通过前期运行,各区县城区各警务区出警更为及时,处置更为有力,设施排查更为全面,城区交通秩序管控效果明显提升,有效减少了交通拥堵发生。

二、优化并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管理设施,合理规划新增停车泊位工作

(一)市委市政府主导,将停车问题的解决纳入民生工程

一是书记批示,提出明确要求。慕新海书记针对主城区停车难、停车乱问题作出重要批示,要求认真研究,广泛借鉴先进地区经验,采取可行措施解决中心城区停车难、停车乱问题,并要求罗毅副市长牵头,专题研究,提出解决办法。二是政府主导,专题研究解决方案。4月10日,罗毅副市长召集相关部门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治理眉山城区停车难停车乱问题工作方案》,议定由市公安局牵头负责该项工作,相关部门配合,完善方案,加快推进停车难停车乱治理工作。三是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将缓解眉山主城区停车难问题纳入2019年民生工程,开展智慧停车、示范泊位、诱导屏等设施建设。四是成立机构,协调推进停车管理系列工作落实。市政府成立眉山市停车管理联席会议工作机制,明确公安、住建、发改、财政、自然资源等部门职责,定期研究、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问题,切实形成分工负责、高效联动的管理协调机制。

(二)规划先行,为停车管理提供科学指导

2018年,我局牵头,同济大学具体负责,编制了《眉山主城区停车设施规划》(以下简称“停车规划”),通过对我市目前城区停车资源的系统调查,分析问题,结合实际,提出近期及中远期解决停车问题的对策。2018年9月,经市规委会审查通过,2019年5月,经市政府批准实施。停车规划的编制为我市近期停车泊位结构调整、停车收费措施、停车管理制度制定提出了科学、合理、贴近实际的实施依据,并为今后中远期停车问题解决、管理策略、上位规划衔接等问题指明了方向。

三、近期挖潜,缓解城区停车问题的燃眉之急

今年以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结合前期城区停车规划近期建设计划和双创工作需求,本着应划尽划的原则不断完善主城区占路停车设施。一是通过对现有道路的梳理,对周边单位、小区停车需求旺盛,但现有停车资源严重不足的路段,在不影响车辆行人通行的情况下,补充施划占路停车泊位  6500余个。二是新设置各类机动车隔离桩(墩),避免机动车占用步行道停车,影响行人通行安全和方便。截止目前,共设置隔离设施2600余个。今年下半年,还将利用“双创”建设资金新建隔离设施5000个。三是试点开辟限时停车路段。交警支队在大雅街华陆小区路段设置了晚8点至次日7点的限时占路停车路段,目前正在进一步规范和治理。下步对条件具备的小区路段将开辟限时停车。四是探索建立单位、小区错时停车制度。市机关事务管理局牵头,已制订了《眉山市公共机构错时对外开放停车位方案》,鼓励主城区机关事业单位,在下班时段、节假日将单位院内停车场向社会开放。目前,市级部门中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政务服务中心、市发改委、市投资促进大厦等四个单位,东坡区交通局、发改委等两个单位已开始试点运行,在节假日及每天下班后向社会大众免费开放停车位(共210个)。以此盘活主城区停车资源,缓解老城区停车难问题,下一步将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争取更多的政府事业单位对外开放停车位

在下步工作中,全市公安局交警将在党委、政府领导下,与相关部门积极协调,紧密配合,坚持规划引领,智能管理,强化勤务安排,严格执法纠违,鼓励绿色出行,系统化、社会化、科学化手段不断推进我市各区县城区缓堵保畅工作,有效解决停车难、停车乱问题。最后,再次感谢您对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您对以上办理情况答复是否满意或有其它建议,请填写征求意见表寄回。

  

 

                                          眉山市公安局

                                            2019年11月19日


(联系人:滕锐;联系电话:13990399399)


 

附件【115(94).jpg已下载
关闭窗口

主管:中共眉山市委眉山市人民政府     主办: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眉山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市长热线)电话1:028-12345(眉山区域拨打)         

眉山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市长热线)电话2: 028-38119999(非眉山区域拨打)

网站标识码:5114000002   蜀ICP备12025919号-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001

本页面执行时间为0.04秒 ,推荐使用1366*768分辨率以上显示器及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进行浏览

党政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