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建议和答复
 
回首页>>
眉山市农业农村局对市政协四届四次会议第1号建议答复的函
2019-08-26 17:42   市农业农村局 审核人:
[字号: ]

王影聪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擦亮农业“金字招牌”的建议》(第1号建议)我局已收悉,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我市农业品牌发展工作主要做法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眉山市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提升行动,不断提升眉山农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推进品牌强农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三位一体”,构建品牌体系。一是围绕两大重点,打造市级区域公用品牌。以“味在眉山”品牌统揽13个食品产业发展,“味在眉山”在第二届四川村长论坛上获得四川十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以“眉山春橘”品牌统揽晚熟柑桔产业发展,涵盖5个区县特色柑桔子品牌、7个柑桔类中国特产之乡,目前正在申报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二是围绕优势产业,打造县级区域公用品牌。坚持一县一主业、一县一品牌,“东坡泡菜”、“丹棱桔橙”、“彭山葡萄”、“仁寿枇杷”、“洪雅绿茶”、“青神椪柑”影响不断扩大,其中“东坡泡菜”、“丹棱桔橙”连续三年荣登中国品牌价值榜,品牌价值分别达113.85亿元、42.89亿元。三是围绕龙头企业,打造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市县财政对企业创建知名品牌和“三品一标”实施奖补扶持, “吉香居”、“千禾”、“李”、“茂华”、“幺麻子”、“东坡肘子”等全国知名,全市创建农产品中国驰名商标7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0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9件、四川省著名商标25个、四川名牌33个。6月,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启动仪式暨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培训班在我市召开。

(二)质量为核,树立品牌形象。一是坚持标准主导。全市制定农业产业基地标准、生产技术规程、产品质量标准等86项。眉山市制定的泡菜生产标准经商务部审核颁布为全国第一个泡菜行业标准。对“味在眉山”推介名录实行动态管理,不符合要求的品牌及时清退出目录。二是坚持科技驱动。与中农大、中柑所、川农大、省农科院等科研单位长期合作,获得国家专利30余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农业部农牧渔业丰收奖等10余项。建成了全国第一个泡菜检测中心和泡菜产业研究院。三是坚持安全创建。成功创建 “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市”,全市农产品省级监测合格率连续三年保持98%以上,入驻省级农产品追溯平台主体总量达到231家,建成了眉山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监管平台,“三品一标”保有量达259个。

(三)市场主导,提升品牌效益。一是节会造势。由政府主导,坚持举办中国泡菜食品国际博览会、眉山晚熟柑桔节、丹棱不知火节、彭山葡萄节、仁寿枇杷节、洪雅采茶节、青神椪柑节,不断提升品牌影响。2018年举办的第十届中国泡菜食品国际博览会参展企业达329家,签约投资项目183.5亿元,现场销售1425万元。二是多元宣传。开展“味在眉山”全国行、全球行,“眉山春橘”进机场、进高铁等活动,通过国家级、省级媒体定期开展宣传报道,推介眉山品牌农产品。三是双线拓展。市上每年安排3000万元现代服务业创新创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农产品拓展国际国内、线上线下“双线”市场。2018年“味在眉山”销售收入达839.5亿元,农产品网络销售突破22亿元。

(四)品牌引领,助推产业振兴。一是带动园区建设。“中国泡菜城”成功创建首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青神竹编产业园区成功创建“国家林业产业示范园区”,岷江现代农业园区获评首批“中国农业公园”。二是带动产业升级。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泡菜生产基地、晚熟柑桔优势区、平面竹编生产基地,枇杷、设施葡萄、水产种苗、奶产业、蜂蜜、鹌鹑产业保持全省领先,推进中法农业科技园、正大、蒙牛、华西德康等一批开放合作重大项目。三是带动企业做强。全市培育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0家,千禾公司“零添加”酱油、茂华公司核桃糖、福仁缘公司枇杷饮料、幺麻子公司藤椒油销量均居全国市场第一,眉州东坡酒楼成为中国川菜行业领军企业。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目前,全市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在品质提升、文化挖掘、质量追溯、包装宣传等方面,仍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您所提出的擦亮农业“金字招牌”的建议意见,为我们指明了有什么、谁来擦、怎么擦、为谁擦等工作方向和具体措施。结合您的指示和全市发展实际,下一步我们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大力推进农业品牌化发展,努力擦亮眉山农业“金字招牌”。

(一)以产业为基,强化农产品生产优势。充分发挥眉山生态、技术、市场优势,提升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为擦亮眉山农业“金字招牌”奠定坚实基础。贯彻落实全省农业“10+3”产业体系建设部署,结合制修订《味在眉山重点推介名录》以及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收集工作,开展全市农产品调研普查,摸清产业家底;坚持做大做强泡菜、晚熟柑桔、生猪、奶产业等主导产业,做精做优枇杷、鱼苗繁育、设施葡萄、茶叶、禽蛋、蜂制品等特色产业,做稳做特粮油产业。力争到2020年,全市泡菜产业销售收入达到215亿元,继续保持眉山在全国泡菜产业的领先地位;全市晚熟柑桔“三百”工程目标基本实现,建成全国领先的晚熟柑桔生产基地和鲜果出口基地;全市奶业产值达50亿元,继续保持全省最大优质奶源基地;全市出栏生猪380万头、出栏家禽4500万只、蛋鸡500万只以上,打造全省蛋鸡产业大市、全国重要的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

(二)以政策为引,深化农产品品牌创建。加强政策扶持引导,大力发展区域公用品牌,激发农业主体品牌创建活力,提升眉山农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继续实施东坡泡菜产业发展、晚熟柑桔产业发展、市级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建设3个扶持政策,对农产品基地建设、品牌创建、市场拓展给予奖补。以龙头企业为主体,提升吉香居、千禾、茂华、八百寿等驰(著)名商标、名牌产品,打造竞争力强的企业品牌、产品品牌。贯彻落实“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启动仪式”会议精神,开展国家级和省级地理标志农产品示范区创建,实行“三品一标”认证奖补,积极申报“彭山葡萄”、“彭山柑橘”、“丹棱翠红李”、“青神椪柑”、“青神南瓜柑”为农产品地理标志,加快培育“仁寿曹家梨”、“丹棱桔橙”、“洪雅雅河猪”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确保到2020年全市有效期内“三品一标”保有量保持在265个以上。

(三)以节会为媒,扩大农产品品牌影响。坚持会节为媒,搭建强有力的农产品展示推介、交流合作、招商引资、市场营销平台,不断增强品牌影响。由政府主导,坚持举办中国泡菜食品国际博览会、中国国际(眉山)竹产业交易博览会、眉山晚熟柑桔节、眉山樱花节、“味在眉山”全国行、全球行等展会活动。实施“双线”拓展,加大与京东、淘宝、苏宁等知名电商企业的合作力度,拓展农超对接、定点配送等营销渠道。有针对性组织“味在眉山”企业组团参加海内外知名展会,提升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意识。加大“请进来”力度,邀请外国官员团、经贸团、专家团等莅眉实地考察眉山农业产业。通过主流媒体、重要场所、各种载体,加强对眉山优质农产品和知名品牌的宣传营销,不断扩大影响力。

(四)以富民为旨,提升农产品品牌效益。坚持以品牌引领农业产业提质增效,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建立区域公用品牌授权使用机制,凡是政府主导创建的区域公用品牌采用签订使用协议的形式授权企业(主体)无偿使用。建立“企业+基地+农户”、“企业+专合组织+农户”利益联结机制,通过“租金+分红”等方式,保障农户收益。建立“订单+保单”风险防控机制,企业与农户根据市场需求商定订单内容,稳定生产规模、降低市场风险。开展农业质量提升行动,推进绿色化、标准化生产,实施农产品追溯管理和风险监测,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到2020年全市泡菜原料订单率要达到90%以上,蔬菜特色农业保险和价格指数保险覆盖率要达到50%以上,入驻省级农产品追溯管理平台主体总量力争达到230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

附件:市政协提案办理情况反馈意见表

                                                      眉山市农业农村局

                                                        2019年8月6日

(联系人:彭友智;联系电话:13990355562)


市政协提案办理情况反馈意见表

市政协四届四次会议第1号关于擦亮农业“金字招牌”的建议的提案

提案者

王影聪

承办单位及联系人、联系电话

市农业农村局

彭友智

(13990355562)

反馈意见方式

走访面谈( ) 电话沟通( ) 其他( )

满意度

满意( ) 基本满意( ) 不满意( )

是否公开

公开( ) 不公开( )

年 月 日

注:承办单位答复提案者时附此表一份。

关闭窗口

主管:中共眉山市委眉山市人民政府     主办: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眉山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市长热线)电话1:028-12345(眉山区域拨打)         

眉山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市长热线)电话2: 028-38119999(非眉山区域拨打)

网站标识码:5114000002   蜀ICP备12025919号-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001

,推荐使用1366*768分辨率以上显示器及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进行浏览

党政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