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丹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农村“空心化”问题的建议》(第148号)收悉。首先感谢您对全市“三农”工作的关心关爱和支持帮助。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如您所说,农村“空心化”是城乡转型发展过程中因城市虹吸效应、农村资源要素活力不足、乡村生产力低下、农村民生保障欠缺、规划主导村落衔接不畅等,导致农村外出人员增多、村庄住宅规模扩大、闲置废弃加剧而“外扩内空”的不良现象,已经成为“三农”加快发展之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之患,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点和难点。
一、近年来所做主要工作
(一)顺应城镇化发展趋势,有序引导农村居民进城入镇。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共同规律是向城市化迈进。眉山市抢抓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的机遇,提出和实施“以城为主,统筹城乡”,引导农村居民有序入城。一是实施“三高”重点规划。按照“高起点、高定位、高标准”,积极对接天府新区总体规划,完成《眉山市域城镇体系规划、眉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加快推进眉山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规划“环天府新区经济带”和通达机场的快速通道,构建“三山三水、百园百廊、千湖千村”的森林城市布局。大力实施“宜居县城建设行动”,深化拓展“百镇建设行动”,全面提升重点镇基础设施水平,全市小城镇建设完成投资6.84亿元。二是实施“三个”重点保障。坚持民生投入和为老百姓办实事只增不减,全部新增财力和八成以上财政性支出用于民生,深入推进文化名城建设行动计划,大力实施“全面改薄”,深化健康扶贫“五大行动”,着力解决进城农民的民生保障后顾之忧。三是实施“三项”重点改革。深入落实《眉山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实行全面放开和就地转移,政策引导促进农村居民在其实际工作和居住城镇落户,进一步放开城镇落户条件,全市户籍城镇人口城镇化率达33.89%。
(二)引领农业转型升级,促进工商资本下乡到村。针对农村居民大量外出务工,小农户发展产业风险较大,现代农业先进理念缺乏等现实问题,市委市政府印发《鼓励和支持城市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工作的实施意见》,鼓励和支持工商资本下乡到村,用全球化视野、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来倒逼我市农业产业的升级和乡村治理水平的提升。通过组织、资金、用地、技术等服务保障,引进实施正大集团100万头生猪和300万只蛋鸡现代畜牧业项目、华西德康200万头生猪项目、中法农业科技园等重大涉农项目,全面开启农业开放合作引领全市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三)破除限制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创新。以放活农村土地制度为主线,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农村集体不动产登记信息化管理、“房地一体”依法登记和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通过完善登记颁证、夯实流转基础,架设服务桥梁、规范流转市场等方式促进农村承包地向业主大户、工商资本、家庭农场集中,促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流转。截至目前,全市成立县级流转总公司6个、乡镇流转公司118个、村级流转信息员1000余名,实现流转服务县乡村三级全覆盖;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面积119万亩、占二轮承包面积的46%,30亩以上规模经营面积85万亩、占流转面积的71%。
(四)增加农村居民有效收入,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念好“优绿特强新实”六字经,以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着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鼓励农业“跨界”经营,大力实施品牌提升计划,不断提高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截至目前,全市培育全国领先特色优势产业2个,全省领先的特色优势产业6个,中国农副产品之乡总数达13个、地标产品达20多个,眉山已成为成为“中国特色农副产品之乡”和地标产品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味在眉山”实现销售收入839.5亿元,东坡泡菜销售收入达到70.55亿元,“眉山春橘”销售收入达64亿元。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今年,我市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紧紧围绕破解农村“空心化”问题,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鼓励和支持返乡创业。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大学生和复员转业退役军人等人员返乡下乡创业工作,建立眉山市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每年预算安排创新创业专项资金1.2亿元,出台农民工服务保障“四十一条”、促进返乡下乡创业“二十条”,综合运用财政担保、金融信贷、创业孵化等扶持政策,积极为返乡创业的农民工营造良好的投资兴业环境,着力提高创业发生率和成功率。
(二)探索乡村振兴合伙人制度。汇集乡村治理合伙人、乡村产业合伙人、乡风文明合伙人三类人才,建立乡村振兴人才库,出台体制内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兼职兼薪、职业农民城市职工养老和医疗保险补助等人才激励政策,对乡村振兴合伙人颁发荣誉村民等证书,实现共谋发展、共同治理、共享繁荣三大目标,促进形成各类人才向乡村有效流动。
(三)加大农业对外开放力度。编制农业重大项目“政府招商清单”“企业需求清单”,发挥国有农业投资公司的桥梁纽带作用,对农业重大项目实行“一企一策”,采用政府补助撬动业主投资、政府贴息降低融资成本、平台公司担保促进金融贷款、部门资金整合完善公共设施等方式,解决重大项目建设和运营的资金难题,引进现代管理和治理理念,促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流转,引领现代农业加快发展,促进城乡统筹融合,带动小农户增收致富。
(四)做强“味在眉山”千亿产业。以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主导产业,推进“味在眉山”香飘世界。按照市上主抓主导产业、区县主抓特色产业的总体安排,做大做强东坡泡菜、眉山春橘、现代畜牧业等主导产业,做精做优枇杷、鱼苗繁育、设施葡萄、茶叶、禽蛋、蜂产品、藤椒等特色产业,做稳做特粮油产业,推进农业“跨二进三”、跨界经营。筹办好“全省加快培育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推进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工作现场会”为契机,调整完善规划、开展补短升级、抓好申报创建,进一步提升全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水平,持续擦亮“味在眉山”“金字招牌”。
附件:市政协提案办理情况反馈意见表
眉山市农业农村局
2019年8月6日
(联系人:乐军,联系电话:38195126)
市政协提案办理情况反馈意见表
市政协四届四次会议第148号关于农村“空心化”问题的建议的提案 |
提案者 |
高丹 |
承办单位及联人系、联系电话 |
眉山市农业农村局乐军、18080365676 |
反馈意见方式 |
走访面谈(√) 电话沟通( ) 其他( ) |
满意度 |
满意( ) 基本满意( ) 不满意( ) |
是否公开 |
公开(√ ) 不公开( ) |
对 办 理 结 果 的 具 体 意 见 |
年 月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