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代表建议和答复
 
回首页>>
眉山市农业局对市政协第四届三次会议第9号提案答复的函
2018-12-27 10:26   市农业局 审核人:

九三学社眉山市委筹备组代表:

您们提出的《推进“四个融合”着力打造“东坡味道”千亿产业》(第9号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们对“味在眉山”(备注:东坡味道已更名为味在眉山)千亿产业工作的关系和支持。近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围绕“做严标准、做响品牌、做优基地、做强集群、做大市场”,扎实开展“标准提升、品牌创造、基地建设、企业培育、市场拓展”五大行动,各项工作顺利推进,极大的提高了“味在眉山”影响力。2017年,全市“味在眉山”销售收入达到751.3亿元。围绕市委、市政府打造“味在眉山”食品千亿产业目标,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进一步做严标准

一是推进泡菜国际标准制定。市质监局、泡菜研究院和重点龙头企业深入推进泡菜国际标准《泡菜产品规范》制定,已完成标准提案并通过国标委即将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交。二是开展省级监管示范市创建。全面构建追溯体系,初步建成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平台,2018年投入运行;六个区县均建设了县级农产品信息化追溯平台,已纳入250家生产主体实施追溯管理;全市128个乡镇全面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站标准化建设,监管网络覆盖全市,基本形成品牌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体系。三是领头国内行业标准。完成“全国调味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酱腌菜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委员征集,制定了章程、秘书处工作制度,组建方案已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四是制定推介名录。在第一批推介名录的基础上,出台了第二批推介名录,确定151个生产经营主体、412个(种)产品进入,其中重点名录85个生产经营主体、239个(种)产品。五是强化质量安全监管。全面实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风险监测制度,全市定量分析种植业农产品样品2000余个、水产品样品160余个、畜禽产品样品200余个,完成种植业农产品速测样品4万余个,合格率均达到99%以上,有效保障了食用农产品消费安全,树立了眉山食品质量过硬的形象。

二、进一步做响品牌

一是强化品牌扶持。2017年,“味在眉山”列入全省重点培育的10大农产品区域品牌,市上成立“东坡味道”千亿产业品牌营销领导小组,每年设立1000万元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味在眉山”品牌建设、市场营销。二是打造县级区域公用品牌。坚持一县一主业、一县一品牌,“东坡泡菜”、“丹棱桔橙”、“彭山葡萄”、“仁寿枇杷”、“洪雅绿茶”、“青神椪柑”影响不断扩大。“东坡泡菜”作为“味在眉山”千亿产业的核心,品牌价值达到104.65亿元;“丹棱桔橙”创建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成功通过农业部验收,成为全省首个获此殊荣的农产品品牌,品牌价值达到40.6亿元。三是打造产品品牌。积极组织“味在眉山”企业参与第十二届“四川名牌”评选,新增四川名牌产品8个;新增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个(“仁寿曹家梨”);洪雅“雅河猪”正按国家质检总局形式审查意见修改完善;正在培育“味在眉山”系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件(“丹棱不知火”“洪雅雅连”)、中国驰名商标1件(茂华公司“巧巧”)、省著名商标9件、市知名商标10件。目前,全市“味在眉山”产品已拥有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6件、“三品一标”400个。四是科技提升品牌。“味在眉山”产业知识产品牌建设取得良好成效,创建了“中国泡菜城”园区、川南公司和茂华公司知识产权工作站,与中国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农大、中柑所、川农大、省农科院等科研单位长期合作,促进省级重点研发项目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6项。

三、进一步做优基地

一是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坚持发展晚熟柑桔,实施100公里走廊、100万亩基地、100亿元产值的“三百”工程建设,柑橘面积达到96万亩,其中晚熟柑桔56万亩,成为全国杂柑生产第一大市;建成跨区域粮经复合泡菜原料基地46.2万亩,为全省最大的泡菜原料基地。二是特色产业做精做优。种植业方面全年新发展和改造果、菜、茶特色产业面积17.1万亩,建成以仁寿县为中心的10万亩优质枇杷基地,以东坡区为中心的100亿尾名优水产种苗繁育基地,以彭山区为中心的3万亩设施葡萄生产基地,以洪雅县为中心的20万亩绿茶生产基地,以青神县为中心的10万亩椪柑生产基地,实现了同类产业全国一流。创建国家级种业基地2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1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2个。畜牧业方面建成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15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场31个;水产业方面建成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5家、国家级淡水鱼标准化养殖示范区1个、水库生态鱼国家级标准化增养殖示范区1个、国家级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推广体系示范县2个、国家级水产良种场4家,水产面积24万亩;森林食品方面建成森林食品基地5.5万亩。三是推广农业标准化技术规程。编写《农业产业扶贫技术教材》,制定58种主要作物和水产品标准化种养技术;组织制修《眉山农业地方标准汇编》,制定4种主要粮油作物、12种水果、18种蔬菜、8种鱼类、2种茶叶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四、进一步做强集群

一是产业集群规模扩大。东坡区建成全国规模最大、功能最全、工艺最先进的泡菜产业园区,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全国第一,聚集泡菜及上下游龙头企业30余家,亿元以上企业12家。

洪雅县工业园区生态养生食品产业区按总面积21平方公里、控规面积11.2平方公里修编工业园区(含生态食品产业区)规划,已完成初步成果,入驻食品企业14家。仁寿县文林工业园区已引进江陵食品、福仁缘农业科技、盛昌食品、碧海粮业等一批食品加工企业,初步形成了以果蔬、畜产加工为核心的产业集群。二是重点项目顺利推进。引进正大集团在仁寿县建设100万头生猪生产基地、在东坡区建设300万只蛋鸡生产基地,构建生猪屠宰加工、精深加工、分割、包装、冷链体系,实现一二三抽样全产业链服务。东坡区投资4.5亿元的中国泡菜城商务会展中心项目已启动前期准备工作;老坛子新建2万吨泡菜、1万吨调味品的生产线项目已建成投产;千禾公司投资5.4亿元的25万吨酱油醋项目、李记公司投资5亿元的年产15万吨蔬菜深加工项目、惠通公司投资3.7亿元的4万吨泡菜原料发酵车间改造项目、吉香居公司投资0.4亿元的泡菜调料自动化生产项目等新项目开工建设。彭山区投资2.4亿元占地100亩的思念食品西部基地开工建设;投资1.25亿元占地120亩的川娃子食品厂落户青龙工业园区,启动建设。洪雅县投资2.2亿元占地53亩的洪雅国际藤椒文化旅游产业园开工;投资0.4亿元的绿都茶业项目竣工投产;投资2亿元的若水茶叶精深加工及茶饮料生产线建设项目和投资7200万元的乐山绿源公司白茶精深加工产品项目,正筹备开工建设;雅妹子公司5000万元的生态食品项目已投资1000余万元完成一期厂房建设;与峨眉半山生态蔬菜公司签约预投资1亿元的冻干蔬菜项目。丹棱县成立丹橙现代果业公司,全面推动整县柑桔生产标准化、产品特色化、营销品牌化;投资重庆金立方酒业公司投资5000万元的白酒文化产业基地项目已竣工投产;引进投资5000万元占地40亩的祥瑞生猪规范化屠宰及加工生产项目。青神县加强钟家山食品工业园区建设,神果环球食品有限公司新建冻库1500吨、新增加工包装生产线1条,企业年产值达到1亿元;与美食品新增生产线2条和新开发产品2个,企业年产值达到1亿元。三是利用资本市场入驻新活力。积极支持“味在眉山”相关企业通过上市和挂牌融资,组织各类中介机构对企业进行了资本市场融资培训,鼓励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做强做大。茂华食品、李记泡菜、四川豪月等20余家优质企业纳入省、市上市和挂牌企业后备资源库;鼓励支持茂华食品进行股改工作,邓仕食品、三品农业、四川豪月等5家企业已分别在成都(川藏)股权交易中心、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和深圳前海股权交易中心成功挂牌。四是科研水平不断壮大。建成四川东坡中国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3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个科技企业孵化器、17个市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实施“中国泡菜现代产业链关键技术研究集成与示范”等省级重点研发项目和科技成果转化项目6项,组织泡菜、果蔬、粮油、调味品、畜产品等产业进行技术创新,正在形成一批重大科技成果。首创泡菜“稳态发酵”理论,开发出“直投式功能菌”和“自控连续式发酵装备”,攻克泡菜生产高效节水技术、亚硝酸盐降解等关键技术,获得省科技进步类一等奖,正在申报创建国家泡菜科技创新中心;“四川花椒特色经济林培育研究及产业化示范推广”科研课题获得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年,“味在眉山”产业相关企业新申请国家专利50余件。

五、进一步做大市场

一是大力发展会节经济。成功举办第九届中国泡菜博览会,参会嘉宾1250余人(国际120余人),参展企业252家(国外19家),销售2893万元、38万人次现场游购,“味在眉山”和知名侨商走进眉山活动签约86.2亿元。邀请300名外国友人和5名世界环保小姐开展全球推广,Google点击量5390万次,蜚声海外。在“2017中国会展行业年会·年度颁奖盛典”上,入围“2017年度中国十佳特色展览会”,荣获“中国会展业年度大奖”。区县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开展三苏桃花节、观音葡萄节、黄丰橘花节、仁寿乡村文化旅游节、曹家梨花节、洪雅采茶节、李子采摘节、丹棱“不知火”桔橙(桃花)节、青神椪柑节等丰富多彩的会节活动。二是组织推介走向世界。先后组织“味在眉山”企业参加澳大利亚国际食品展、洛杉矶美食展、四川农业食品中东欧经贸交流会、香港欢乐春节文化庙会、第九届国际茶展暨第二十八届香港国际美食博览会、2017年川货新春大拜年、第五届四川农博会、成都春季糖酒会、中国西部(四川)国际投资大会、眉山樱花节等国际国内知名展会,参加了海上丝路“盛世公主号”邮轮首航特别活动,在新加坡、北京门头沟、第十五届中国食品安全年会上开展专场推介。邀请20多个国家和地区外宾团60多批700余人次莅眉参观考察泡菜产业,举办了第四届中日农业交流合作研讨会,邀请中、日、韩泡菜专家进行高峰对话。三是开拓电商市场。推进中央、省级电商项目,建成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3个(仁寿、青神、洪雅)、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和产业示范县2个(丹棱、彭山)全市目前已建成电子商务孵化园区和电子商务运营中心5个,乡村级电商服务站近900个,农村电商网络构架基本形成。着力培育本地电商平台和电商企业,已建成赶场小站、幸福仁寿、家园帮、眉山全搜索·同城购、乡鹰网、彭山全程购、智慧通等公共服务电商平台,涌现出仁寿网贸港科技、青神易网科技、四川蜀商、丹棱雅购等本土电商企业50多家,网销“味在眉山”系列产品。先后举办中国·仁寿第十七届枇杷节暨第三届京东网上枇杷节、丹棱县首届西部农特产品微电商峰会、互联网+“不知火”桔橙节等电商专项活动,组织参加浙江省义乌市2017年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博览会、“互联网+农业”论坛等活动。全市开展电子商务的农业企业141个、专业合作社686个、家庭农场267个,实现网销售额22亿元。

您们对以上答复是否满意或有其他建议,请填写反馈意见表。

希望能继续得到您们的关心和支持!


眉山市农业局

2018年7月18日

(联系人:袁利联系电话:18990326763)

关闭窗口

主管:中共眉山市委眉山市人民政府     主办: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眉山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市长热线)电话1:028-12345(眉山区域拨打)         

眉山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市长热线)电话2: 028-38119999(非眉山区域拨打)

网站标识码:5114000002   蜀ICP备12025919号-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001

本页面执行时间为0.06秒 ,推荐使用1366*768分辨率以上显示器及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进行浏览

党政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