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中共眉山市委眉山市人民政府 主办: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眉山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市长热线)电话1:028-12345(眉山区域拨打)
眉山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市长热线)电话2: 028-38119999(非眉山区域拨打)
网站标识码:5114000002 蜀ICP备:12025919号-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001
,推荐使用1366*768分辨率以上显示器及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进行浏览
眉山市彭山区四举措织密农民工就创服务保障网 |
2025-09-26 16:49
[字号:大 中 小]
打印
|
在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推进过程中,眉山市彭山区高度重视农民工就业创业工作,以四大举措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农民工就业创业服务保障体系,让广大农民工朋友能够稳岗务工地、返乡有就业、创业有助力。 靶向施策稳岗位,筑牢就业 “稳定线”。眉山市彭山区针对农民工分布特点精准发力,稳定就业线。一方面聚焦区外务工农民工群体,全区有省内区外务工人员1.8万余人,省外务工人员0.9万余人,为服务好在外务工农民工,该区在重庆、拉萨等5个省外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地方设立了驻外农民工服务工作站,借助工作站、老乡微信群、短信等渠道,广泛宣传维权法律法规,提升农民工维权意识。今年以来开展各类宣传活动30余次,聘请法律顾问5名,接受法律咨询45人次,解决纠纷5起,较好的稳定了在外务工农民工的工作。另一方面加大区内稳岗政策落实力度,发放稳岗扩岗补贴 538万元,惠及309户企业、2500余名职工;兑现新成长劳动力补贴12 万元,覆盖83家企业;在区内农民工中开展全覆盖维权政策宣传,协调处理案件461余件,成功追发劳动者工资待遇414余万元,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在就是利用村(社区)农民工综合服务站建立工友驿站3个,为区外来彭就业农民工提供价廉实惠的居住场所,解决了农民工的生活后顾之忧;建立彭山经开区治安巡逻队,30余名队员24小时开展治安巡逻服务,为园区创立了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实现企业稳定发展,区内3.6万名农民工就业稳定。 优化服务促就业,搭建返乡 “就业桥”。为吸引返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彭山区持续推进 “游子归乡・乐业家乡” 专项行动,构建完善区镇村三级劳务服务体系。建立了1 家区级劳务公司和6家镇街劳务专业合作社,聘请51名村(社区)劳务经纪人,区级劳务公司牵头成立了区人力资源协会,在彭山经开区设立了劳务服务工作站,近距离为经开区的企业服务。同时依托全区51个村(社区)农民工综合服务站开展农村劳动力信息摸排,通过电话访谈、入户采集等方式,精准掌握农民工返乡意愿、求职意愿、培训需求,建立农民工培训就业信息库。入驻园区的工作站建立了定期走访企业制度,今年已走访企业40家65次,建立用工需求台账存储600个岗位,发送就业招聘信息50期,推送企业招聘岗位3000余个,为企业用工和农民工就业搭建了信息交流平台。组织开展现场招聘会20次,组织300 余人参加企业面试5次,吸引3000余名返乡农民工回乡就业创业。 政策赋能助创业,激活发展 “新引擎”。彭山区从政策、资金、服务多维度为返乡创业者助力起航。一是开展创业培训,开启创业者创业之梦。先后举办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6期培训235人,开展技能提升培训23期培训1250人次,组织6人参加省市举办的返乡创业能力提升培训。二是开展创业指导。今年在全区6个镇街聘请了10名创业成功人士担任返乡创业指导员,为返乡创业农民工提供创业指导365人次;邀请省级创业指导专家到彭山进行创业讲座6次。三是落实创业政策,在资金上为创业者提供支持。联合区内银行,共同搭建 “银政企” 对接平台,为缺乏创业启动资金的创业者提供银行创业担保贷款,今年已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790万元,近5年来累计发放9000余万元;同时为符合条件的返乡农民工发放创业补贴,鼓励大家积极投身创业大潮,累计发放返乡农民工创业补贴补贴22人计22万元。四是加强创业基地建设,完善创业“绿色通道”。区内创建创业孵化园3个,今年已为80余家创业企业(项目)提供培训、巡诊等服务,为280余名创业者提供指导咨询,累计孵化项目373个,扶持683人创业,带动5000余人就业。 典型引领见实效,点亮奋斗 “新希望”。彭山区注重发挥典型示范作用,近年来先后培育 38 名返乡创业明星、8 家明星企业。省级返乡创业明星王程淋,在2019 年返乡创办四川成林寿香稻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初期,区级相关部门主动对接提供帮助,协助申请创业担保贷款300万元,邀请省农科院农业专家到彭山现场进行技术指导,安排其参加创业培训学习……一系列的帮助让他很快成长起来。经过五年的发展,他的公司成为了彭山农业方面的龙头企业,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年销售额超5000万元,带动周边1000余名农民务工增收,成为彭山助创成效的生动范例。 未来,彭山区将持续创新探索,进一步完善农民工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服务,不断书写民生发展新篇章。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