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中共眉山市委眉山市人民政府 主办: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眉山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市长热线)电话1:028-12345(眉山区域拨打)
眉山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市长热线)电话2: 028-38119999(非眉山区域拨打)
网站标识码:5114000002 蜀ICP备:12025919号-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001
,推荐使用1366*768分辨率以上显示器及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进行浏览
眉山市东坡区技能引擎激活产业新动能 |
2025-09-23 15:26
[字号:大 中 小]
打印
|
近年来,东坡区紧紧围绕“兴产聚人”核心战略,以推行“新八级工”为契机,大力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建成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新八级打破“天花板” “以前干技工,到高级技师就到头了,现在还能评特级技师、首席技师,待遇也提上来了,大家更有奔头了。”在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高恒专注地操作设备,他刚刚被评为特级技师,成为东坡区“新八级工”制度实施后的首批受益者,不仅获得了一次性1万元奖励,还被企业聘任至特级技师岗位,享受每年2万元生活补助。 这一变化正是源于东坡区加快推进“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该制度在传统五级技能等级基础上,向下增设学徒工,向上拓展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形成八级晋升通道,彻底打破技能人才成长的“天花板”。 从“五级”到“八级”,不是简单的变“数”增“量”,而是职业技能等级体系的架构重组,是技能人才职业发展的通道拓宽,更是助力企业加快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有力保障。截至目前,全区已培育像高恒这样的特级技师6人,系全市唯一入选区县,高技能人才占比得到显著提升。 车间里走出"大师班" 在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的车间里,甘俊林正俯身指导年轻工友操作焊接机器人,五年前,他还只是一名普通技工,如今,他已荣获“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更是带领团队实现了C70E侧墙生产线自动化改造,推动枕梁与横梁自动生产线落地,为公司智能转型奠定了基础。 2019年,甘俊林眉山市技能大师工作室授牌成立,工作室采用“1+3+N”模式,以领军人才带动设计、工艺、班组长三级梯队,聚焦产线瓶颈工序优化与整车关键技术难题。成立以来,已输出21项专利、8篇论文,多项成果获四川省和中车科技创新奖。更值得一提的是,工作室培养的高级技师、技师和高级工总数达53人,在国际、国家和省级技能竞赛中获奖68人次。 甘俊林的成长轨迹,正是东坡区技能人才培养的生动缩影。面对制造业转型升级中高技能人才短缺的挑战,东坡区以技能大师工作室为突破口,打通人才成长通道,2024年仅中车眉山车辆有限公司就新增高级工及以上技能人才55人,高技能人才占技术工人比例已达58.5%。 茶香飘出“致富路” 与此同时,在文旅领域,另一条技能成才之路也在悄然铺就。李倩茶艺技能大师工作室里,茶香袅袅中,学员们正在学习传统茶艺,工作室成立以来,已培养茶艺人才2万余人,获得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奖项20余个。 李倩团队创新“党建引领+技能大师工作室+市场产品+就业致富”模式,与三苏祠博物馆等景区合作,开发茶产品、开展公益培训,帮助茶农增收致富,实现年产值1200万元。“我们要让传统茶艺焕发新生机,”李倩说,“既传承文化,又带动就业。”如今,她已带领团队多次在全国和省级技能大赛中摘金夺银,出版教材10部,甚至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交流茶文化,在全球12个国家举办128场茶文化讲座,让东坡茶香飘向世界。 四川省甘俊林技能大师工作室和四川省李倩茶艺技能大师工作室,一个深耕高端制造,一个传承千年茶艺,共同编织出东坡区技能人才培养的生动图景。下一步,东坡区将进一步完善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制度,建强公共实训平台,深化产才融合,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为东坡区加快高质量发展打造市域首个千亿极核注入强劲动能。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