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务动态 >> 区县动态 >> 正文

眉山东坡:田园创客智汇乡野 构建“一院两员三客”乡村创新创业新格局
2025-09-23 15:24  东坡区人民政府 [字号: ] 打印

盛夏八月,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石碑广场上,“眉山村K·永丰开唱”活动火热上演。20位村民——有种粮大户、直播达人,也有卖菜商贩和带娃高手——纷纷登台,用歌声唱出心声,用舞蹈舞出丰收的喜悦。这片稻浪翻滚的土地,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迎向每一个怀揣梦想的“新农人”。

作为四川省第二批“新农人”试点地区,东坡区紧紧围绕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示范区目标,将培育“新农人”作为推动乡村发展的关键抓手,通过出台《东坡区支持“新农人”创新创业十六条措施》、构建“一院两员三客”乡村创新创业格局、打造“永丰·合耦里”创客小院等一批乡村创新创业示范平台,全力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努力绘就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崭新画卷。

“小院”有了大作为,乡村创业梦在这里生根

曾经闲置的民房,如今已成为创意迸发、人才汇聚的创业热土,今年6月,东坡创客“新农人”小院——“永丰·合耦里”正式揭牌。这座掩映荷塘畔的两层小院,历经翻新改造,变身成为集创业孵化、共享办公、产品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院内不仅陈列着永丰优质农产品,张贴着详细的活动计划与创业导师名录,更汇聚着一群满怀梦想的“新农人”。

“研学项目咋个搞?”“网上直播我们能不能参与?”小院正式揭牌前,永丰村内已有32位“准乡村创客”报名。“从没想过能在村里接受这么专业的电商培训。”张澳回忆,小院筹备至今已开展三期培训,场场爆满。导师从最基础的手机调试讲到如何把控直播节奏,每个环节都很实用。“我逐渐掌握不少直播技巧,在镜头前更加从容自如了。”

作为推动人才返乡入乡的核心载体,小院整合了基层农民工综合服务站、就业驿站资源,将31项公共服务事项下沉至村一级,为“新农人”提供创业指导、项目孵化、技术培训等一站式服务,首批入驻非遗石画、农旅研学、永丰村播、产品设计等4个乡村创业项目,预计今年产值达300万元,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80万元。

“两员”下沉一线,勾勒出田埂间的服务图景

在修文镇一片绿意盎然的蔬菜基地里,创业指导员向峰正蹲在地头,向围拢过来的农户讲解道:“咱们这个轮作模式,关键是要掐准时间茬口,苗期保温防虫,收获期抢早上市,这样才能既保粮又增收。”作为大当家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创办人,向峰自主探索出特色种植模式,并依托“农户+市场”运行机制,累计为2200多人次提供技术指导,年销售额突破300万元,带动周边千户农户共同走上致富路。

作为东坡区精心遴选的16名返乡创业指导员之一,陈建伦创办的遍山红家庭农场已成功带动20户农户增收致富。他探索的可食用玫瑰深加工模式成效显著,被纳入东坡区创业项目库,为其他农户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今年以来,东坡区创新构建“一镇一员、一村一员”服务网络,在镇级遴选返乡创业指导员16名、在村(社区)配备就业创业服务员164名,把政策、技术、资金送进田间地头,“面对面”为村民解决实际问题,服务群众448人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096.5万元、各类补贴资金599万元,有力推动人才向乡村集聚、为产业赋能、助农民增收。

“三客”带动百万经济,本土品牌结出致富果实

东坡区坚持“挖掘本土特色+推动农村电商+培育新农人”三线并行,聚力打造“创客、播客、农客”乡村创业品牌,充分激发乡土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带动乡村经济稳步增长。

“创客”品牌中,本土地域产品“永丰八宝”已进入千家商超,年销售额超500万元;“播客”代表、退役军人张恒通过电商直播销售柑橘约200万斤,销售额突破1700万元,带动农户增收超300万元;“农客”典型王涛推广“水稻-蔬菜-药材”轮种模式,带动农户增收超200万元。这些鲜活案例,成为东坡区“人才+产业”融合发展的最佳注解。

接下来,东坡区将持续探索“培育‘新农人’、丰富‘新业态’、打造‘新生活’”的“三新”路径,以全国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实施为契机,大力推广“永丰·合耦里”创客小院等成熟模式,打造全区镇(街道)和村(社区)就业服务站、重点就业驿站等特色点位,持续健全乡村创新创业格局,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与乡村全面振兴迈上新台阶。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