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务动态 >> 区县动态 >> 正文

眉山青神:优化慢病管理,构筑医防融合新模式
2024-05-24 09:08  市医疗保障局 [字号: ] 打印

 

眉山市青神县医保以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为,以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为,持续推进慢性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引导开展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探索构建县域医防融合发展新模式

一、探索建立慢病管理机制,提升管理水平

一是出台政策,切实减轻群众负担陆续完善出台糖尿病、高血压痛风个性化签约服务政策,实施按人头按病种付费,向医院集团购买服务,所需经费由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医保基金和签约居民共同负担,缓减群众慢性病负担。二是“组,提升规范管理水平由县人民医院和中医医院牵头,8乡镇(社区)卫生院共同参与组建专家服务团队8支,成立“1+1+1+2”(1个县级专科医生,1个乡镇全科医生,1个村医,2个护士)管理指导团队开展慢病管理,提升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和精细化。2024年共签约“三病”个性化服务患者5751人次。三是签约管理,提升慢病管理能力。创新医保慢特病家庭医生签约管理模式,制定医保签约服务包,坚持谁签约谁负责谁受益的原则,根据考核结果拨付经费,家庭医生年度薪酬平均增10%—20%,充分调动家庭医生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家庭医生为群众健康更好地服务,基层慢病管理能力得到提升,患者满意度明显增强。

二、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提升服务质效

一是带量采购确保基层用药需求以国家集采和省集采药品目录为基础,以医院集团为主体实施带量采购,结合需求实时动态更新“两病”药品目录,实现县、乡、村用药一体化,确保基层卫生院用药开得出、配得上。二是宣传培训提升政策覆盖维度针对基层医务人员日常管理中的不足,开展针对性培训600余人次,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公示栏、微信公众号以及“坝坝会”广泛宣传政策,提高群众知晓率。印发宣传资料15000份,张贴宣传海报1500余张,惠及群众5万人不断提升慢病管理水平。三是家医服务推进形成诊疗格局。家庭医生和患者通过签订协议形成稳定的契约关系,为签约患者提供有效的、个性化的服务,患者认可度上升,进而愿意到信任的医生处诊疗其他疾病,通过家庭医生的引导开展基层首诊和双向转诊,基层首诊率和业务量增加率达25.69%,推动形成定点医疗、分级诊疗和有序就医格局。

三、加快便民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整合能力

一是下沉事项实现经办服务全覆盖建设“医保+医院”便民服务站,实现医保服务“零距离”。下沉13项高频事项至医院、19项服务事项至乡镇医保经办窗口,16个事项到村(社区),让患者“不出村、不出院、零跑腿”即可办理医保业务。将38家村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一体化经办服务管理,基本实现“以乡带村、乡村协同、服务一体、共同发展”目标。二是网格管理构建医保服务新格局推进“网格化+医保”建设,全县226名网格员携手共建152个网格,筑牢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的医保网格化管理体系,努力构建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的医保服务新格局三是分级管理助力医防融合新常态建立开放49个“两病”药品专柜和基层慢病药房(库),下沉部分限制药品到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对签约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定期检查,根据慢病患者情况实行“三色三级”(绿色村,黄色乡,红色县)管理,充分发挥管理干预,防止疾病进一步恶化,确保疾病稳定节省医保基金支出,提高卫生资源利用效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