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中共眉山市委眉山市人民政府 主办: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眉山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市长热线)电话1:028-12345(眉山区域拨打)
眉山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市长热线)电话2: 028-38119999(非眉山区域拨打)
网站标识码:5114000002 蜀ICP备:12025919号-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001
本页面执行时间为0.05秒 ,推荐使用1366*768分辨率以上显示器及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进行浏览
我市获批2家省级中试研发平台 |
2025-04-29 09:15
[字号:大 中 小]
打印
|
近日,由四川中试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有限公司申报的四川省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储能)中试研发平台、眉山市东坡区科技创新发展中心申报的四川省水稻新品种新技术中试研发平台成功获批省级中试研发平台,标志着我市打造西部中试转化基地进入快车道。 近年来,我市不断深化“成都研发+眉山转化”,投资10亿元建成投用新能源新材料融合创新中心,深入推进“四链”融合,奋力打造西部中试转化基地。 一是着力构建“1+N”中试研发平台体系。“1”即新能源新材料融合创新中心,“N”即链主企业自建、共建的若干特色中试研发平台。按照做强“1”、做活“N”的工作思路,通过抓平台聚合、产业契合、人才耦合、多链融合,为破解科技与经济“两张皮”、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融合发展探索了新路径。该体系现已延伸链接中科院成都生物所、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等高端平台30余家、覆盖眉山8大产业链和所有县区、工业园区。体系内汇聚了石碧院士等国省级高层次人才149人,成为全市密度最大、增长最快、创新最活跃的人才高地。 二是聚焦优势产业提质倍增和重点产业建圈强链。作为全市中试转化的龙头载体,全市50余个中试研发平台将中试转化面向产业发展需求的原创性技术和标志性产品,灵活运用市场机制,针对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需求,引进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高端创新人才团队及重大前沿科技成果,大力组织技术攻关和中试熟化,专业、高效、精准地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和科技企业孵化。先后孵化和引入美国雅保、智利SQM等企业5家,“LYSO”闪烁晶体材料等多项技术成功打破国外垄断,“聚苯硫醚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等技术成功实现国际高端产品的国内替代,“AMOLED用磷光发光材料”国产化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三是积极打造优质中试服务品牌。组织我市各类中试研发平台瞄准新一代电池正负极材料、电解质、先进储氢材料和生物质能的中试验证、物化性质检验检测、成果转化以及育种攻关等前沿和未来领域,深入链接两院院士、国省实验室等高端创新资源,进一步发挥服务效能,为高校、院所、企业科技成果加速转化提供概念验证、工艺流程优化、中小批量试制生产、样品试验检测等中间试验服务,积极打造眉山中试熟化品牌。目前,我市2家省级中试研发平台已与四川省中试研发有限公司搭建合作关系,并成为全省中试研发平台“1+N”模式的子平台,将承担向全省其他省级中试研发平台推荐中试项目、承接省中试公司安排的中试任务、参与企业孵化等,助力科技成果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下一步,我市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让西部中试转化基地名符其实。一是抓紧出台《眉山市支持科技成果中试熟化产业化发展的若干政策》,从中试到产业化进行全链条支持;二是积极向科技厅争取将我市纳入全省中试项目审批流程优化及中试人才激励机制改革试点市,重点突出包容性审批,破解中试项目审批难、审批长困境,营造良好的中试生态。三是加强与省中试公司的务实合作,争取更多优质中试项目纳入省中试资金支持范围;四是深入开展高水平科技单位敲门行动,组建新能源新材料融合创新中心院士专家团队,畅通企业家与科学家、工程师之间的沟通渠道,实现创新链“1-10-100”的接力跨越,推动具有眉山特色的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助力全市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取得更大突破,不断积蓄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硬实力。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