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务动态 >> 部门动态 >> 正文

“读城”三苏祠 细品文化魅力
2023-03-07 14:50  市文化旅游局 [字号: ] 打印

2月25日,眉山市图书馆“东坡小书童·读城”研学活动走进三苏祠飨殿,30组家庭如沐春风,在三苏祠的“飨殿”细品三苏文化魅力。

飨殿是三苏祠的正殿,面阔三间,单檐硬山顶,前有出廊,由时任眉州知州赵惠芽于清康熙四年主持重建。“你们知道‘飨’字的由来吗?‘飨殿’又是做什么的?大家走进三苏祠飨殿,观察殿内陈设布施,魏老师介绍着。“飨”字的初文是“”,“乡”的古字形像两人相向就食。后来“乡”被赋予其它含义,篆书时加“食”分化出“飨”,“飨”同“享”,意为祭祀。是用来祭拜三苏的。

随后,魏巍老师带领孩子们认识了“飨殿”前的三块匾,讲述着它们的故事和深意。“第一块匾是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眉州知州蔡宗建撰书的‘是父是子’,意为有这样伟大的父亲,就有这样优秀的儿子;第二块匾是四川督学使刘锡嘏撰书的‘文章气节’,意为三苏文章宏伟博辩,品格超尘脱俗,为后世敬仰;第三块匾是康熙四十三年(1704)是眉州知州金一凤撰,乾隆十六年(1752)眉州知州宋载书‘文峰鼎峙’,意为三苏父子如文坛高峰,鼎足而立,相互辉映,雄视百代。”孩子们为小小牌匾居然能有如此深意而感到赞叹不已。

“你们知道三父子中谁的文学成就最高吗?”孩子们异口同声道:“苏东坡。”苏东坡既才华横溢,又豁达开朗,既关心百姓,又广交好友。孩子们积极地分享着自己心中的苏东坡,路过的游客不时为孩子们丰富的语言而纷纷点头称赞。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在孩子们朗朗的诵读声中,仿佛让人穿越千年,看见了苏东坡传奇的人生故事。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