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著名诗人许岚点评:认识河清没几年,但从她诗歌里弥漫开来的乡村气息,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她是真诚和炽热的,一直坚守用心的锄头写诗。她是勤奋和充实的,在老家回到过往和现实,为诗歌寻找寄托与灵感。“蛙鸣的疼是稻子生长过程的阵痛、蜕变,稻子是父亲的梦想,也是父亲一生的写照;老屋里面的世界穿越到古代,有些幽暗却依然温暖;抠一块墙土带在身上,路上的我就有归宿;老屋院墙那些我们吼过的地方和蔷薇花,如今淹没在荒芜里;当年奶奶把枣子,换成学费和生活品;在岷江河边坐下来,或在岸上奔跑,我们都不说各自的悲伤;在岷江河堤上,看到一首诗立于荷之上,岷江之水早已流进我的身体;推开春天的窗户,种子在歌唱,那些丢失的心,在母亲的怀里开出花来;稻草人沉默不语,它把所有的风雨咽下,它伸出手让雀鸟落脚;仰望天空,突然想到大自然的逻辑是永恒的,它的灵感高于我的笔触”……
河清的内心世界是清澈的,那些少时的记忆,当下的忧伤;河清的诗歌语言是细腻的,像蟋蟀鸣叫着她的忧喜,岷江河流淌着她的表达。她的诗中不乏美好的句子,“蟋蟀的琴音牵着我/走进藏在门后的童年/走近煮着爱的锅台”、“风拉着云走了/风推着帆来了/风扶着我的影子”……
凡是耕耘在土地上的诗者,生活都不会对其辜负。虽然,河清的诗清新中尚缺沉淀,自我中尚缺宽广,生活与生命的阅历中尚缺诗意的学养,田园中尚缺新田园的尝试与思考,但对于一个年过60岁的她来说,干净的灵魂,干净的抒写,乐观阳光的创作面貌,已经难能可贵。期望她今后能多在当下的新田园中沉下身子,去发现和采集诗的故事,因为优秀的诗者都是——不沉溺于过往,坦然地书写当下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