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联工作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政要闻 > 群团协会 > 文联工作 > 正文

河清丨有些幽暗却依然温暖

发布机构:市文联 发布时间:2025-03-19 浏览次数: [字号: ] 打印

稻子熟了

这一日,我们默默地端着饭碗

与您的名字一起慢慢咀嚼

在此前和在此之后

有多少人懂如何挑选一粒谷种

有多少人知道

水稻从播种到成熟的过程


五月,家乡的禾苗正在返青生长

来不及弯腰叩首

蛙鸣替他们直喊疼


一个把一生浸在稻田里

播撒梦想种子的父亲

把自己种在了泥土里

他要以这样神圣与庄严告诉母亲

稻子熟了



老屋

泥砖青瓦建的四合院老屋

围墙上,院坝里外长满了荒草

郁郁葱葱

低叙着流年的雨打风吹


里面的世界穿越到古代

有些幽暗却依然温暖

仿佛听到阵阵的风铃欢语

充满了老屋,浓郁而甜蜜


墙角石磨,依晰母亲磨面时

旋转的身影

转头微笑喊着我乳名——

回来了



墙土

辗转在这即将改造的村庄

看一院落一院落的老屋

看墙上褪色的上学时的奖状

思念乡亲们亲切的只言片语

还有小伙伴们的鸡飞狗跳


明天老屋及龙门外的花草树木

将在轰隆隆的机器声中

化身成高楼大厦或水泥路

老屋今后在梦里无处落脚


蟋蟀的琴音牵着我

走进藏在门后的童年

走近煮着爱的锅台

我要抠一块墙土带在身上

路上的我就有归宿

挺直的身体不再孤独



院墙

老屋的院墙

爬满了蔷薇花

仿佛看见我们在花下

悄悄翻开砖石

寻找蟋蟀的身影

听到我们

斗蛐蛐的大喊大叫


月圆之夜,蔷薇花下

八仙桌上摆满

月饼,苹果,石榴

在这浓浓的温馨里

听父亲拉琴

看母亲

水袖飘飘如梦如幻的舞蹈

品美味

享团圆的欢愉


那些我们

吼过的地方和蔷薇花

如今淹没在荒芜里

快来捉我啊

蟋蟀在叫我们啦


眉山著名诗人许岚点评:认识河清没几年,但从她诗歌里弥漫开来的乡村气息,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她是真诚和炽热的,一直坚守用心的锄头写诗。她是勤奋和充实的,在老家回到过往和现实,为诗歌寻找寄托与灵感。“蛙鸣的疼是稻子生长过程的阵痛、蜕变,稻子是父亲的梦想,也是父亲一生的写照;老屋里面的世界穿越到古代,有些幽暗却依然温暖;抠一块墙土带在身上,路上的我就有归宿;老屋院墙那些我们吼过的地方和蔷薇花,如今淹没在荒芜里;当年奶奶把枣子,换成学费和生活品;在岷江河边坐下来,或在岸上奔跑,我们都不说各自的悲伤;在岷江河堤上,看到一首诗立于荷之上,岷江之水早已流进我的身体;推开春天的窗户,种子在歌唱,那些丢失的心,在母亲的怀里开出花来;稻草人沉默不语,它把所有的风雨咽下,它伸出手让雀鸟落脚;仰望天空,突然想到大自然的逻辑是永恒的,它的灵感高于我的笔触”……

河清的内心世界是清澈的,那些少时的记忆,当下的忧伤;河清的诗歌语言是细腻的,像蟋蟀鸣叫着她的忧喜,岷江河流淌着她的表达。她的诗中不乏美好的句子,“蟋蟀的琴音牵着我/走进藏在门后的童年/走近煮着爱的锅台”、“风拉着云走了/风推着帆来了/风扶着我的影子”……

凡是耕耘在土地上的诗者,生活都不会对其辜负。虽然,河清的诗清新中尚缺沉淀,自我中尚缺宽广,生活与生命的阅历中尚缺诗意的学养,田园中尚缺新田园的尝试与思考,但对于一个年过60岁的她来说,干净的灵魂,干净的抒写,乐观阳光的创作面貌,已经难能可贵。期望她今后能多在当下的新田园中沉下身子,去发现和采集诗的故事,因为优秀的诗者都是——不沉溺于过往,坦然地书写当下和未来!

作者简介

河清:原名佘建珍,四川彭山人,60岁农民。作品散见《诗选刊》《诗歌月刊》《上海诗人》《中国家庭报》《华西都市报》等刊物,获奖数次。


主管:中共眉山市委眉山市人民政府     主办:眉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眉山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市长热线)电话1:028-12345(眉山区域拨打)         

眉山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市长热线)电话2: 028-38119999(非眉山区域拨打)

网站标识码:5114000002   蜀ICP备12025919号-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001

本页面执行时间为0.03秒 ,推荐使用1366*768分辨率以上显示器及IE8.0以上版本浏览器进行浏览

党政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