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神县在2024年创新试点的基础上,今年在全县6个乡镇全面推广“专业机构+基层组织”居家托养模式,为全县458名残疾人提供康复护理、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健康监测等基本照护服务,实现应托尽托全覆盖。

一是建构工作模式。县残联统筹资源,购买服务,制定方案,明确县乡残联、专业机构、基层组织及残疾人各方权利义务,确保各项举措落地落实。引入具备资质的社会服务机构,开展专门培训、指导、评估服务,提供技术设备、操作指南、个性化服务等专业支撑。委托所在地村(社区)残协招募残协专委、村组干部、村医、志愿者、邻里乡亲等组成服务小组,就近就便提供及时服务。二是提供精准服务。以村(社区)为单位对辖区内残疾人及其家庭逐一走访,精细精准摸排需求,切合实际、量力而行填写《居家托养需求登记表》,由专业机构、服务承接方、残疾人或其监护人签订三方协议,明确服务内容、频次、质效等细化事项及要求,建立“一人一档”服务台账。三是强化评估监督。县残联会同专业机构通过开展实地评估、满意度调查或电话回访等方式,收集服务反馈意见建议,常态化监督整改发现的问题,奖优罚劣,确保服务量质提升,让残疾人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