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预决算公开 >> 正文

关于眉山市201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8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8-02-08 15:39  市财政局 [字号: ] 打印

 

201825日在眉山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次会议上

眉山市财政局局长   刘友洪

 

各位代表: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眉山市201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8年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查。

一、201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

2017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严峻形势,全市各级财税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市四届二次党代会和市四届人大二次会议部署,全面落实市人大常委会预算法执法检查审议意见,紧紧围绕市委135”总体布局,全市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良好。

一是狠抓预算执行管理,实现财政收支稳步增长。坚持依法征收,积极挖掘收入增长点,落实涉税收入管控机制、非税收入管控机制、税收征管联席机制,财政收入实现稳定增长,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3.16亿元,同口径增长6.8%严格预算约束,优化支出结构,加快资金分配下达,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25.5亿元,增长4.07%

二是落实积极财政政策,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去产能,积极筹集资金支持化解煤炭等行业过剩产能。支持去库存,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和货币化安置。努力去杠杆,支持按市场化法治化方式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继续降成本,落实减税降费措施,将全面推开营改增等已出台政策进一步落实到位。扎实补短板,壮大县级教育、卫生、小额信贷分险、产业扶贫等四项扶贫基金规模至1.7亿元。坚持新增财力主要用于改善民生,全市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60%以上,全市全部财政支出中80%以上用于民生十项民生工程和20件民生实事投入资金共计153.29亿元,为计划投入的102.19%

三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促进重点建设与绿色发展。及时落实工业、现代农业、三产等发展资金,落实天府新区眉山区域、岷东新区、甘眉工业园区、金象化工产业园区、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等补助资金,落实仁寿信利电子、工业大道、太和大道、东坡泡菜城、洪雅旅游、青神竹编等项目资金,促进重点建设。持续实施绿海明珠”“千湖之城”“百园之市三大工程,足额保障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资金需要,培育东坡味道产业,助推东坡区创建全国第一批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争取到财政部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发展资金1亿元,促进绿色发展。

四是转变支持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稳定增长。加快转变财政支持发展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和政策的撬动作用,引导社会资金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完善产业发展投资引导基金体系,设立工业企业应急临时周转资金、工业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产业扶持发展投资基金。全面落实财政金融互动政策,制定出台实施细则,及时兑现奖补资金,发挥银行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积极性,撬动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增贷款118亿元。坚持高标准、规范化、多领域推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实施,截至2017年末全市共有37个项目纳入财政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综合信息平台项目库,眉山市被批准为全国重大市政工程领域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创新试点市,眉山田园型智能产业新城等多个项目分别被确定为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和四川省示范项目。

五是强化法制财政建设,严格财政监督管理。坚持高标准开展财政法治化建设,以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总揽全市财政系统各项工作,2017年市财政局被财政部评选表彰为全国财政系统六五普法先进单位,确定为全国财政系统法治财政建设示范单位。将法治财政融入工作实际,全面建成并运行“1+11+10+1”财政内控体系,把内控制度全面融入财政业务管理系统和办公系统,实现财政业务和内部管理的信息化、程序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六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努力释放改革红利。贯彻落实预算法,完善政府预算体系,强化预算信息公开,预算透明度进一步提高。深化乡镇财政规范化管理工作,探索乡财乡管。清理盘活存量资金,全市盘活财政存量资金8.63亿元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拓展评价范围,创新评价方式,强化结果运用,资金使用绩效进一步提高。创新现金管理手段,深挖社保专户增收潜力,通过滚动延长定期存款期限、增加定期存款规模、提高利率上浮比例等方式增加专户收入0.3亿元。深入推进债务管理改革,加快推进存量债务置换,管好用好新增债券,2017年到位地方政府置换债券和新增债券87.36亿元,有效缓解了我市财政压力。推进政府采购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财政管理基础进一步夯实。

201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如下:

市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2017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为960,000万元,2017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31,612万元,为预算的97.04%,同口径增长6.8%

市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2017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预算为1,842,690万元,执行中发生了以下变动:一是中央和省财政各项转移支付补助、税收返还补助和结算补助收入增加608,274万元;二是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收入增加258,410万元;三是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增加32,258万元;四是上年结余收入增加29,855万元;五是调入一般公共预算资金增加23,564万元;六是收入短收28,388万元。全市地方一般公共总预算支出相应变动为2,766,663万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支出预算变动为2,303,424万元。

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2,255,014万元,为预算的97.9%,增长4.0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主要项目完成情况是: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81,056万元,增长16.64%;公共安全支出134,135万元,增长17.46%;教育支出404,163万元,增长5.08%;科学技术支出11,915万元,增长58.23%;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321,650万元,增长28.58%;节能环保支出63,363万元,增长30.65%;城乡社区支出214,271万元,增长54.63%;金融支出4,855万元,增长40.64%;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22,181万元,增长19.90%

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31,612万元,加上级返还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1,170,148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收入556,810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4,334万元,上年结余收入29,855万元,调入资金33,904万元,收入总计2,766,663万元;减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255,014万元,上解上级支出61,234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403,600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金15,981万元,收支品迭滚存结余30,834万元,全部为结转下年的支出。

市四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的2017年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为792,960万元,2017年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1,147,088万元,增长15.32%。全市政府性基金支出完成1,274,828万元,增长11.03%

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基金收入1,147,088万元,加上年结余60,789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6,041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收入316,847万元,减基金预算支出1,274,828万元,上解上级支出2,886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156,800万元,调出资金31,262万元,滚存结余74,989万元,按规定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全市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算为6,561万元,执行数为7,089万元,为预算的108.04%;支出预算为6,561万元,执行数为7,089万元,为预算的108.04%

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数365,948万元,执行数为373,353万元;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数265,181万元,执行数为307,036万元;全市社会保险基金当年收支结余66,317万元,年末滚存结余551,988万元。

市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批准的2017年市本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为189,660万元。2017年市本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77,523万元,为预算的93.6%,同口径增长6.8%

市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批准的2017年市本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总预算为475,002万元。执行中发生了以下变动:一是中央和省财政各项税收返还补助、转移支付补助、专款补助和结算补助收入增加341,817万元;二是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收入增加249,300万元;三是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增加3,572万元;四是上年结转项目结余19,977万元;五是调入一般公共预算资金增加6,945万元;是下级上解收入27,314万元;是收入短收12,137万元。市本级地方一般公共总预算支出相应变动为1,111,790万元,其中地方一般公共支出预算变动为463,652万元。

市本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443,942万元,为预算的95.75%,增长45.88%。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主要项目完成情况是:一般公共服务支出60,249万元,增长6.54%;公共安全支出44,295万元,增长21.19%;教育支出26,734万元,增长21.79%;科学技术支出2,151万元,增长0.14%;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1,941万元,增长18.8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6,357万元,增长70.02%;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38,976万元,增长722.44%;城乡社区支出35,759万元,增长6.94%;农林水支出26,434万元,增长36.21%;商业服务业等支出2,365万元,增长95.94%;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6,137万元,增长36.71%

市本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市本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7,523万元,加上级返还性收入和转移支付收入513,543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收入340,500万元,上年结转项目结余收入19,977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5,648万元,调入资金17,285万元,下级上解收入27,314万元,收入总计1,111,790万元;减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43,942万元,上解上级支出25,845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178,200万元,债务转贷支出162,300万元,补助下级支出270,030万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金11,763万元,收支品迭滚存结余19,710万元,全部为结转下年的支出。

市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批准的2017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为189,910万元。2017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78,342万元,为预算的93.91%,下降47.04%。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完成224,030万元,下降36.87%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情况是: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178,342万元,加上年结余40,229万元,上级补助收入1,229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收入158,884万元,下级上解收入2829万元,减基金预算支出224,030万元,上解上级支出2,829万元,补助下级支出6,102万元,债务还本支出28,500万元,债务转贷支出48,824万元,调出资金17,077万元,滚存结余54,151万元,按规定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算为458万元,执行数为985万元,为预算的215.28%;支出预算为458万元,执行数为985万元,为预算的215.28%

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数293,006万元,调整预算数299,228万元,执行数为299,228万元;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数209,833万元,调整预算数252,113万元,执行数为252,113万元;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本年收支结余47,115万元,年末滚存结余368,956万元。

全市2017年政府债务余额3,570,966万元,其中一般债务2,077,543万元,专项债务1,493,423万元。

2017年发行地方政府债券873,657万元(一般债券556,810万元,专项债券316,847万元),其中:置换债券560,400万元(一般债券403,600万元,专项债券156,800万元),新增债券313,257万元(一般债券153,210万元,专项债券160,047万元)。

上述全市和市本级2017年地方财政预算执行及平衡情况是按照全市和市本级收支执行快报数据汇编的,决算正式编审结束报省财政厅批复后,还将有一些变化,届时再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市财政工作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财源基础薄弱,非税收入占比高,一次性收入基数大,财政收入逐渐由高速增长转向中低速增长;重点项目建设、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脱贫攻坚、绿色发展、社会保障、还本付息等刚性支出需求日益巨大;财政收支政策更加严密,财政保障范围不断扩大,财政监管要求不断提高,收支矛盾越来越突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听取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采取有力措施逐步加以解决。

二、关于2018年财政预算草案

2018年地方财政收支预算编制原则为:坚持依法编制,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编制四本预算;坚持零基预算,以往年度预算安排不作为基数,部门经费和项目经费均据实编制,按照绩效原则安排预算;坚持收支平衡,努力增收节支,做到财政收支平衡,不编制赤字预算,不寅吃卯粮;坚持间接支持,统筹整合资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放大作用,带动民间资本、金融资本投入实体经济;坚持有保有控,优先保障基本支出、运转支出和民生支出,对市委、市政府明确的2018年工作任务予以重点保障,严格遵循八项规定,从严控制三公经费预算。

(一)全市地方财政预算草案

2018年全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为1,001,484万元,同口径增长7.5%,加预计省转移支付和返还性收入612,392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收入72,585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8,972万元,调入资金14,202万元,减上解支出60,328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还本支出72,585万元,预计当年地方公共财政预算可用财力1,596,722万元,相应安排支出预算1,596,722万元。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安排主要项目为: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63,108万元,增长5.47%;公共安全支出107,461万元,增长13.38%;教育支出278,553万元,增长11.16%;科学技术支出9,029万元,增长4.41%;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6,195万元,增长1.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07,075万元,增长5.89%;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270,016万元,增长2.31%;节能环保支出30,456万元,增长6.77%;农林水支出115,885万元,增长8.67%;交通运输支出65,224万元,增长3.77%;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12,063万元,增长10.78%;住房保障支出40,467万元,增长13.59%

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算为933,367万元,主要是土地出让收入910,954万元,车辆通行费收入3,783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14,850万元,污水处理费收入3,400万元,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380万元。相应安排基金支出预算933,367万元。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全市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算为9,535万元,按照收支平衡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要求,相应安排支出预算9,535万元。

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数397,480万元;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数326,189万元;全市社会保险基金本年预算结余71,291万元,年末滚存预算结余623,280万元。

以上全市2018年地方财政预算草案,是根据2017年全市预算执行情况和2018年收支政策代编的,请予审查。待市、区县预算编制完成汇审后,再将汇总情况报市人大常委会备案。

(二)市本级地方财政预算草案

2018年市本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为187,941万元,加预计省返还性收入和转移支付收入322,957万元,下级上解收入21,547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收入72,585万元,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5,000万元,调入收回存量资金14,202万元,减补助下级支出137,540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支出72,585万元和上解上级支出24,110万元,当年可用财力399,997万元,相应安排支出预算399,997万元。

市本级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安排的主要项目是: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1,913万元,增长23.6%;公共安全支出35,997万元,增长29.77%;教育支出22,842万元,增长1.49%;科学技术支出2,250万元,增长9.49%;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1,737万元,增长19.3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5,020万元,增长131.13%;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28,500万元,增长10.08%;节能环保支出8,354万元,增长16.74%;农林水支出24,402万元,增长15.88%;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4,235万元,增长34.23%;住房保障支出11,681万元,增长2.35%

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为354,637万元,主要是土地出让收入344,254万元,车辆通行费收入3,783万元,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4,000万元,污水处理费收入2,600万元。相应安排基金支出预算354,637万元。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323万元,按照收支平衡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要求,相应安排支出预算1323万元。

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数322,958万元;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数270,261万元;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支预算结余52,697万元,年末滚存预算结余421,654万元。

(三)岷东新区地方财政预算草案

2018年市本级财政预算中,岷东新区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为13,470万元,其中税收收入12,490万元、非税收入980万元;加东坡区划转托管富牛镇支出基数1,481万元。相应安排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951万元,主要安排用于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805万元、公共安全支出1,722万元、教育支出1,332万元、社会保障就业支出840万元、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614万元、城乡社区支出5,347万元、农林水支出402万元、住房保障支出446万元、债务付息支出943万元、其他支出1,500万元。岷东新区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为80,000万元,相应安排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80,000万元,用于城乡社区支出。

以上市本级(含岷东新区)地方财政预算草案,请予审查批准。

按照预算法要求,将109个市级部门2018年的综合预算提交大会,请一并审查。为保障市级政府正常运转,按照预算法规定,2018年预算年度开始后,参照上一年同期支出情况安排相应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

三、2018年财政工作计划

2018年,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揽,认真贯彻市四届三次党代会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和本次大会各项决议,积极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着力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是突出预期目标,落实增收节支。坚持抓发展促增收,认真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大力培植财源、涵养税源,加强收入管理,夯实增收基础,提升收入质量。认真贯彻保运转、保民生、转变支持产业发展方式的财政工作方针,牢固树立勤俭节约的思想,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调整优化支出结构,集中财力支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加快资金分配下达,提升资金使用绩效,确保早投入、早见效。

二是突出重点保障,支持五个突破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为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提供坚强的资金保障,重点支持党的建设“三大工程”、富民强市“九大行动”战略抓手,推动市委“135”总体布局落地落实保障重点建设,支持融入成都。全面优化开发布局,支持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环天府新区经济带,千方百计筹措千亿交通大会战资金,助推成眉无缝对接,推动成眉同体发展。发挥放大效应,支持产业发展。转变财政支持产业发展方式,运用财政杠杆吸引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支持产业发展,打造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板块。加大扶持力度,支持文化旅游。加大对文化旅游的财政扶持力度,管好用好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和引导有条件的文化产业和文化企业做强做大,继续支持江口沉银、三苏文化、森林康养等特色旅游产业发展,引领推动全市文化旅游业发展。强化资金统筹,支持城乡建设。继续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支持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制定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财政政策。大力弥补短板,支持民生事业。坚持新增财力主要用于改善民生,确保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63%,财政支出的80%以上用于民生。进一步建立健全财政支持民生改善长效机制,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三是突出制度治理,深化财税改革推进透明预算制度建设,进一步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加强专项资金清理整合,深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提升资金使用绩效。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完善地方税体系。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健全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财税政策机制。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支持落实去产能、去库存重点任务,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完善财政支农政策,支持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四是突出风险管控,建设法制财政完善政府性债务风险应急处置机制,加强债务风险防控,定期向市人大报告债务情况。扎实开展七五普法,着力提高财政干部法治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主动接受监督,及时办理好人大代表建议、批评、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模范遵守财经纪律,落实三张清单制度,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确保财政资金和财政干部双安全。

各位代表,做好2018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自觉接受市人大的监督指导,认真听取市政协的意见建议,只争朝夕、锐意进取、埋头苦干,解放思想、凝心聚力、跨越发展,为建设繁荣富裕美好眉山而努力奋斗!

 

 

2017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18年财政预算.xls
眉山市市本级三年财政支出规划报表.xls
2018年眉山市预算公开套表.xls
关闭窗口